靈魂人物——蟻光炎、鄭午樓
1937年,坚持救死恤生、扶危济困二十五年的报德善堂,顺应时代发展,正式向泰国政府注册为公司式的慈善机构,制定了第一份《华侨报德善堂章程》,并进行了改组后的第一次选举,时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爱国侨领蚁光炎被推举为报德善堂首任董事长。
蚁光炎与郑智勇一样,也有过在红头船上漂泊的经历,也曾在越南、柬埔寨、泰国各地做过多年苦力、杂工,也曾经过艰难创业才逐渐成为华商巨子。他不仅拥有潮州人共有的品格,勇敢、慈悲与感恩,心中还有着浓烈的家国情怀。接手报德善堂后不久,就传来日本发起侵华战争的消息。故国惨遭战火,中国军民在艰难中奋勇抗日,蚁光炎心急如焚。那天他一夜未眠,经过再三思虑,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偌大的家业和公司交给妻子、侄儿照管,自己则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之中,尽一个华夏子孙的本分。
蚁光炎发起了拒售泰国米给日本、拒运日货等运动,还领导了声势浩大的群众募捐,带头捐钱捐物。为解决中国抗日将士御寒衣被,率报德善堂同仁四处奔走,仅仅三天,就将泰国布匹抢购一空,全部运往抗日前线。善堂不仅购置了一船船粮食、医药用品、被服装具运往中国,还捐献了大量汽车,先后组织7000多名华侨子弟参加抗战,有的担任物资运输车队司机,通过滇缅公路运送抗日物资,有的直接投身到战火硝烟之中。为了保障抗战
物资供给,蚁光炎又与侨商共同投资,开发位于云南边境的佛海地区,建设农垦
生产基地,既可用作运送抗战物资的转运站,又可生产粮食支援前线。
蚁光炎与报德善堂的抗日行动引起了亲日派的敌视,他们先是百般阻挠,又派人威逼利诱。蚁光炎言辞拒绝,还立下了“因公牺牲,慷慨赴难,虽死而在所不惜”的誓言。1939年11月21日,为了震慑其他华侨,亲日派雇佣枪手对蚁光炎实施暗杀,这位爱国侨领身中三枪,喋血
曼谷耀华力路。
蚁光炎牺牲后,引领报德善堂的重任落在了年仅二十三岁的郑午楼肩上。 郑午楼组建和领导“暹罗华侨救济祖国粮荒委员会”,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中,持续不断地募资捐款,继续购买大米运回祖国支援抗战,救济灾民。
战火纷飞、世事难料,善堂如何延续和发展?如何担当起保护海外华侨的重任?如何才能积蓄更大的力量,救济中泰两地的同胞?
郑午楼虽然年轻,但作为家中长子,他自幼就跟随在父亲郑子彬身边做事,父亲的勤勉质朴品质已植根于心,加之他儿时接受过私塾教育,少年时入读过培英学校和新民学校,后来又在易三仓书院深造,不仅国学基础扎实,而且通晓中、英、泰三国文字,拥有了比先辈更加开阔的视野。
当时漂泊海外的华人依旧是缺乏国家照顾的“海外孤儿”,郑午楼透彻地分析华人在海外的处境和生存之道,并总结出华侨观的理念:华侨既要爱祖国,更要爱赖以为生的侨居国。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有责任、有担当,要为社会造福,为侨居国服务,不能有暂寄居的心态。他还倡导在血缘、地缘的基础上,广结善缘,“要切切想到比我们更困难的人,以我之所有济人之所无,藉以回馈社会,报答国家。”郑午楼的理念不仅对报德善堂的发展影响巨大,对华人最终融入泰国社会,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也起到了决定作用。
郑午楼是当时泰华各界公认的经商奇才,他从父亲留下的当铺起步,先是承包酒厂,很快发展成为泰国酒业的翘楚,又与侨领余子亮等人合创的暹罗京华银行,以诚信和声誉赢得客户信赖,逐渐成长为拥有101家分行,资产达337亿泰铢,位居泰国三大银行之一。他还与挚友开创了泰国第一个官商合办的万富工业区,每年为国家创造几十亿株的财富。他投资建设的“曼谷世界贸易中心”,不仅是郑氏家族的傲世的成就,也是泰国的光荣和骄傲。
虽然事业兴隆,但郑午楼始终崇尚勤勉、谦逊、简明、节俭,也将这些理念运用到善堂的管理之中。为了善堂不至于坐吃山空,能得以长久地延续和发展,郑午楼主张以经营工商企业的经验来管理报德善堂,并成立报德善堂慈善基金会,用利息做慈善,郑午楼为基金会题撰了四句诗﹕基金年年在,利息月月增,积善添福寿,芳名万古馨。
在郑午楼担纲报德善堂董事长三十五年,在他的引领和推动下,报德善堂先后创建了华侨医院、华侨中医院,还积极发展教育,扩大了奖助学金规模,定期为各地的学校颁发儿童节文具。为培养人才,善堂创办华文师范学院,并把初期创办的护士学校晋升为华侨学院,后又经过扩建发展,华侨学院逐渐成长为驰名的国际大学——华侨崇圣大学。医院和学校,不仅服务华人华侨,也同样张开怀抱,服务泰国民众,接纳泰国学子。
郑午楼卓越的才德,为报德善堂注入了现代化管理方式和全方位的慈善工作理念,善堂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从一个民间慈善组织,发展成为全泰国最大综合性慈善机构。他的功勋也得到泰国王室与泰华各界人士的关爱,皇上陛下御赐郑午楼一等白象大绶勋章、最崇高之尊宗诰大绶勋章、被授予巴曼、五里缘仙少将衔,泰皇还为他颁授国立喃甘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国立诗纳巧辇威洛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2007年11月25日,郑午楼去世,他的思想、风骨和管理理念却完整地保留下来,伴随着报德善堂的成长得以继续传承。继任董事长胡玉麟、郑伟昌,均秉承前辈的信念,继续开展慈善工作,从处理突发事故、灾害救助、医疗帮扶、赠医赠药、收养孤儿、敬老养老等慈善公益事业依旧在有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