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有一個議題,使人陷入二元對立的激烈爭辯,這樣的局面都讓我很想逃,逃得越遠越好。
而對於在網路上寫部落格、寫作的人來說,日更就是其中一個吵不完的話題。
最近我在社群媒體上注意到大人學創辦人張國洋老師在一篇臉書貼文中寫道:
寫作跟肌肉訓練這類事情完全不同。你做重訓、你練跑,你每天固定做,你肌肉練強了確實會越來越輕鬆。但寫作是相反的東西。寫作是往內掏、往心裡掏空的過程。除非你已經積累了數十年的工夫,否則你會迅速空掉,然後迅速無話可說、無觀點可寫了。
我不同意。
寫作與訓練肌肉確實是兩回事,但第一,每天固定訓練肌肉,並不會越來越輕鬆,因為訓練肌肉,需要漸進式增強負荷,如果會覺得越來越輕鬆,那麼就跟低效學習一樣,原地踏步好幾年,不進則退。
第二,我同意寫作是往內掏的過程,但相對的,寫作也可以是紀錄外部事件,何嘗不能是向外尋找的過程?尋找那些你想談論的主題,你想寫的東西。
寫作,不是非得要寫下你的個人觀點,也不總是得為某些議題在文章結尾下出一個驚天動地的結論。
寫作,更多的是分享你的故事、你的個人經驗、你從其他有趣的人、事、物上看見了什麼?學到了什麼?
或者,你在自己與別人的生活經驗中看到了什麼共同面臨的問題、挑戰?什麼樣的話題正在吸引著你?
即便你是這個領域的生手,也能大量地從讀別人的文章,吸取他人看待某件事的觀點,廣泛閱讀前人的知識體系(書籍)來旁敲側擊,慢慢地,你也會對這個領域衍生出獨有的認知,而這些獨有的認知,就值得寫下來做紀錄,分享給其他人。
我並非寫作,或是練肌肉的高手,成為高手也並非我的追求。
但在堅持一整年上健身房進行高強度的肌肉訓練後,我對重量訓練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套認知。以前,我對肌肉訓練矇矇懂懂,總是直觀地認為:
做的重量越重 = 肌肉就會成長
這樣的理解,並沒有不對,但是認知卻過於狹隘。在一邊高頻、高強度的訓練,一邊研究相關資料下,我才更全面底理解:
確保肌肉不斷成長 = 飲食 x 訓練 x 休息
真正促使肌肉成長的關鍵,重量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若真的要精準的說,肌肉成長的關鍵是在你「可控制」的最大負荷重量下來進行肌肉伸張收縮的行程。
重量太輕,沒用;重量太重,姿勢不可控又傷及關節。重量,是其中的關鍵因素沒錯,但因應目標的不同,訓練方式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但唯一不變的是,我人會持續出現在健身房,重複投入訓練過程,因為少了「訓練」的環節,遑論肌肉成長?
因此我認為寫作跟重訓,兩者的底層概念是相通的,一但被問起是否每天都要進行訓練,是否每天都得寫點東西?
試著想想,你日更是為了什麼?你日練是為了什麼?
Quantity leads to quality,量變產生質變,從一竅不通到登峰造極的祕密就是去大量練習,你越關注數量,你就會變的越好,因為每次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都會想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一點。
確實,每次的重量訓練,我都看作是「修正」的機會,修正訓練強度、修正訓練姿勢、修正我對重量訓練的認知;每次的寫作發表,也是不斷修正的過程。
經歷不斷修正的過程,才會累積出成果。
在找到適合你自己的產出節奏,在找到適合你的訓練強度、頻率之前,如果你能每天都多寫一點、多做一點、多訓練一點,那又何嘗不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與其說是日更,不如看作是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