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務|釀X高雄市電影館|川端康成文學映画導讀
方格精選

釀特務|釀X高雄市電影館|川端康成文學映画導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古都》劇照/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提供

《古都》劇照/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提供

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的小說曾多次被改編為影視作品,其作品中所呈現的日本之美及精神內涵,一直是這位作家廣受矚目之處;川端在 1968 年諾貝爾獎典禮上的致詞,亦大量引用日本古典文學、茶道、花道和禪僧哲學,直指日本侘寂文化予其創作的影響。

川端的作品常瀰漫著某種虛無又妖異的氣息,而對於日本傳統文化的鑽研和深度浸淫,又給予其故事盛大的意象,透出難以抗拒的迷離魅力。從改編電影的角度去認識川端作品,相當不同於單從文學的進入,來回地耙梳,能更完整地認識這位文學家及其所處在的時空和精神狀態。

《千羽鶴》劇照/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提供

《千羽鶴》劇照/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提供

這次影展選映了五部作品,片單橫跨作家早年 1927 年的《伊豆的舞孃》,到中期 1952 年《千羽鶴》、1954 年《山之音》,再到近晚年 1962 年《古都》和 1969 年《美麗與哀傷》等作品的改編電影,除了完整呈現川端康成人生關注和創作系譜,也是不同世代對日本文化的凝視和演繹。

《山之音》劇照/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山之音》劇照/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以電影年份依序介紹:1954 年《山之音》由成瀨巳喜男執導,原節子主演,成瀨以其標誌性的優雅無痕筆觸,和川端原著碰撞出耐人尋味的對話。短篇形式集結的《山之音》被公認為日本戰後文學中極傑出的作品,透露了對死亡、性愛、美的沉迷與思索。成瀨表面上含蓄內斂,實則深沉洶湧的作者性,讓讀者/觀眾繞從另一個角度玩味川端筆下的「慾望」所可以到達的深刻性。

中村登執導的 1963 年《古都》,曾在次年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川端同名作品,很可以直接回應川端曾以雪、月、花的季節流轉對自己作品所給出的剖析。小說主角深浸於四季轉換間的古都京都,從春天的湯豆腐、夏天的竹葉壽司味噌湯、到秋冬的甲魚鍋,布置出一幢瑰麗又滄桑的舞台。這份歲月不返的憂愁,讓故事中姊妹花的曲折際遇給出更多嘆息。須注意的且有,本片配樂來自日本最著名作曲家之一、作品包括黑澤明《亂》的音樂家武滿徹。

《美麗與哀傷》劇照/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美麗與哀傷》劇照/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1965 年《美麗與哀傷》由筱田正浩執導,這是「松竹新浪潮運動」核心人物的筱田正浩全盛時期的重要作品,以其耽美糜麗的手法演繹小說家筆下的出軌、同性情慾、復仇,這是筱田正浩第一部彩色電影,也是他在松竹最後一部片,在這部電影中亦可見筱田如何拿捏影像和文學兩種意味與意象的平衡。

1969 年改編電影《千羽鶴》由增村保造執導,增村對多數觀眾來說或許並不熟悉,但亦曾改編谷崎潤一郎作品、帶有性感潮濕筆觸的他,除了適恰表現出這部講述茶道、失戀和死亡的作品裡頭的豐沛情感,且可見與他長期合作的若尾文子如何以愛慾女神的氣質表現川端康成字裡行間的氤氳。《千羽鶴》在此之前還有由吉村公三郎所執導的 1953 年改編版本,這兩部作品俱由曾十九度入選「電影旬報」年度十大的日本另一重要作者新藤兼人擔任編劇。

《伊豆的舞孃》劇照/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伊豆的舞孃》劇照/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1974 年的《伊豆的舞孃》由西河克己執導。西河曾兩度改編《伊豆的舞孃》,1963 年版本由吉永小白河和高橋英樹主演,這次影展放映的 1973 年版本則由三浦友和山口百惠主演。兩者相比較,後者更貼近原著、情節上更飽滿,情感性也更強。

川端康成一直把 27 歲完成的這部《伊豆的舞孃》看為處女作,並在小說中投射了年少的自己不斷面對親人離去的「孤兒癖性」,而兩部改編電影都將重點偏重在這樣一個有著纖細優柔性格的年輕人在愛情上的處境。


日影經典 ─ 川端康成文學映画
𝘛𝘩𝘦 𝘔𝘢𝘴𝘵𝘦𝘳:𝘠𝘢𝘴𝘶𝘯𝘢𝘳𝘪 𝘒𝘢𝘸𝘢𝘣𝘢𝘵𝘢
2022.1.14 Fri. - 1.30 Sat.
高雄市電影館 獨家放映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到了《麥特與麥斯》,我們看見一位敏感纖細的年輕創作者,慢慢走向內斂成熟,懂得放之後學著收,輕巧涵蓋一個人成長過程可能經歷到的愛情、親情、友情。麥斯無疑就是多藍,他的憂傷與脆弱緊緊牽動觀者的神經,畫面則為視線的盡頭,極力壓抑的愛從眼神一躍而出,同樣毫無保留,依舊真誠赤裸。
在與失婚婦女的田調過程中,陳湘琪找到的對象 10 對夫婦有 9 對離婚,不離的那一個就像嚴太太。當周遭的人都納悶為何要在傳統婚姻關係裡掙扎、到底追求什麼的時候,對諸多的「嚴太太」而言,就只是繼續過日子罷了,反正不離不快樂、離了也不會快樂,彷彿所有人都患上了「快樂缺乏症」(Anhedonia)。
本月份【電影釀的酒】,主編和釀編要分享「超認真荒島片單」──假設真的要永遠流落荒島,你會帶上哪三部電影+一部影集(怎麼這麼好,可以帶這麼多)?──請注意這不等於「人生最愛片單」,畢竟你可能最愛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但你不會想在孤單的未來永遠重看它吧⋯⋯ 快來聽聽主編和釀編選了什麼片!
《釀電影》vol.07「在表演的路上」,瞄準影視作品的靈魂──演員的表演與導演「指導表演」的關係。我們跨海專訪在國際大放異彩的日本導演濱口竜介,深入探索其電影作品與指導方法;也專訪演員鄧九雲、陳竹昇、袁子芸,以及導演阮鳳儀、陳芯宜;此外還有武俠影展、2021 影視出版品暢銷榜與金馬 58 得獎影評。
青春耀眼卻也刺眼,在青春時期充滿追尋的渴望,無法安於平凡,無法接受平庸,而青春特有的執著與桀驁不馴,卻使用力追尋與衝撞現實生活的自己遍體鱗傷,那些出於戀慕生命而執著衝撞的本質,甚至會產生弒人般的力量與傷害。但終究,人是在生活之中的,許多框架就是生活本身。
「因為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在前方還有等著你的人/你會哭會笑會愛會傷神/你會不會敲我的門」——筆者在看《鈦》的時候一直想到葉倩文這首〈愛的可能〉。什麼是「愛的可能」呢?對《鈦》的文森,和扮作「阿德里安」的艾利西亞來說,都是找到那個願意「敲你的門」的人。門,是心門。
到了《麥特與麥斯》,我們看見一位敏感纖細的年輕創作者,慢慢走向內斂成熟,懂得放之後學著收,輕巧涵蓋一個人成長過程可能經歷到的愛情、親情、友情。麥斯無疑就是多藍,他的憂傷與脆弱緊緊牽動觀者的神經,畫面則為視線的盡頭,極力壓抑的愛從眼神一躍而出,同樣毫無保留,依舊真誠赤裸。
在與失婚婦女的田調過程中,陳湘琪找到的對象 10 對夫婦有 9 對離婚,不離的那一個就像嚴太太。當周遭的人都納悶為何要在傳統婚姻關係裡掙扎、到底追求什麼的時候,對諸多的「嚴太太」而言,就只是繼續過日子罷了,反正不離不快樂、離了也不會快樂,彷彿所有人都患上了「快樂缺乏症」(Anhedonia)。
本月份【電影釀的酒】,主編和釀編要分享「超認真荒島片單」──假設真的要永遠流落荒島,你會帶上哪三部電影+一部影集(怎麼這麼好,可以帶這麼多)?──請注意這不等於「人生最愛片單」,畢竟你可能最愛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但你不會想在孤單的未來永遠重看它吧⋯⋯ 快來聽聽主編和釀編選了什麼片!
《釀電影》vol.07「在表演的路上」,瞄準影視作品的靈魂──演員的表演與導演「指導表演」的關係。我們跨海專訪在國際大放異彩的日本導演濱口竜介,深入探索其電影作品與指導方法;也專訪演員鄧九雲、陳竹昇、袁子芸,以及導演阮鳳儀、陳芯宜;此外還有武俠影展、2021 影視出版品暢銷榜與金馬 58 得獎影評。
青春耀眼卻也刺眼,在青春時期充滿追尋的渴望,無法安於平凡,無法接受平庸,而青春特有的執著與桀驁不馴,卻使用力追尋與衝撞現實生活的自己遍體鱗傷,那些出於戀慕生命而執著衝撞的本質,甚至會產生弒人般的力量與傷害。但終究,人是在生活之中的,許多框架就是生活本身。
「因為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在前方還有等著你的人/你會哭會笑會愛會傷神/你會不會敲我的門」——筆者在看《鈦》的時候一直想到葉倩文這首〈愛的可能〉。什麼是「愛的可能」呢?對《鈦》的文森,和扮作「阿德里安」的艾利西亞來說,都是找到那個願意「敲你的門」的人。門,是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