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咖啡館三部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Cafe Museum
不管你有這樣的煩惱,那般的憂愁....走進咖啡館吧!
Du hast Sorgen, sei es diese, sei es jene.....ins Kaffeehaus! (Peter Altenberg)
咖啡館的存在,對於維也納人而言,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同時也存在著文化的意義。而我,一個外來的移居者,原本只是個極需咖啡因振奮人生的純粹嗜飲者。面對「維也納咖啡館」則是全然被動地被吸引著,歷經這些年的洗禮,回想起來我的咖啡館旅程是個包含著三階段的歷程。
第一階段: 觀光式的探索

還記得剛下飛機的第一天,就急急切切前往中央咖啡廳朝聖,只因為這是所有旅遊書上一致推薦的必訪咖啡廳景點,在長長的等待隊伍後,大理石的富麗堂皇與眾多品項的咖啡,完全滿足了觀光客的好奇心。這段時期的探索,是一種依照著旅遊書上的按圖索驥,有著一種馬不停蹄的匆忙感。
第二階段: 找尋昔時沙龍

在第二次大戰以前,咖啡館是維也納所有文學家、哲學家、甚至科學家集聚之地,不只是作家在這兒創作,哲學家這兒高談闊論,音樂家也日日在此流連。可想而知,每一間咖啡館中有多少知識的火花在此激發,總在闔上小說後忍不住跟著作家的腳步一訪咖啡廳,試圖尋找他們當年曾在此的身影,多麼想要在啜入每一口咖啡香中也能感受到百年前在同一地點曾有的文藝熱情與文人們相互激發的澎湃。在當時,許多中學生也愛流連此處,對他們來說,在這兒似乎可以學習到更多最新的知識。像是作家史蒂芬 茨維格就常翹課跑去咖啡館,對他而言,那兒更有學習的意謂!

咖啡館是我們接受「新知」最佳的教育場所。
Aber unsere beste Bildungsstätte für alles Neue blieb das Kaffeehaus. (Stefan Zweig)
中央咖啡廳的常客們,包括史蒂芬茨維格 佛洛依德等
第三階段,在咖啡館中走入維也納藝術史

生活在此刻的維也納人,在藝術史的軌跡上是幸福的一代,每一個時代建築風格竟然可以神奇的並存於一個城市之中,甚至在咖啡館中也可以見證另一場建築風格的演化史。
1900之際正是維也納這個城市所有文化衝突進行最劇的時刻,新與舊,保守與新進,看似彼此不容,實則相互激發振盪著。此刻奧地利藝術家協會所代表的保守主義與維也納分離教派所主張的挑戰傳統正在激戰中,然而許多咖啡廳也在文化衝擊又百花盛開的此刻出現。在分離教派不遠之處有一間博物館咖啡廳(Cafe Museum)正是此時的產物,探訪這兒收穫的不只是一不咖啡的香濃,也是一趟建築史的回顧。
Adolf Loos 設計的椅子與昔時舊照,1899年
1899年才二十九歲的建築師Adolf Loos接下了博物館咖啡廳的設計工作,也因為這一次的設計案讓他確認自己的絕對實用主義是能夠具體實現,並對這樣的走向有了很大的信心。雖然,Adolf Loos支持克林姆分離教派,但在設計上他更加堅持實用主義,不喜維也納工坊的裝飾藝術。他認為最好的品質對使用者尤為重要,而過多的裝飾和藝術設計是不合適的,一切都應以舒適為最高原則。
「裝飾」,對於體力與健康而言都是虛擲,這同時也意謂了材料的浪費。現代人,擁有現代感的人們,不但不需要裝飾,更該唾棄它。
„Ornament ist vergeudete Arbeitskraft und dadurch vergeudete Gesundheit … Heute bedeutet es auch vergeudetes Material, und beides bedeutet vergeudetes Kapital … Der moderne Mensch, der Mensch mit den modernen Nerven, braucht das Ornament nicht, er verabscheut es.“ (Adolf Loos: Ornament und Verbrechen, 1908)
他使用了曲木椅子的單純設計放在咖啡館中,這與當時其他咖啡館重奢華的毛絨家具完全背道而馳,並引發一波咖啡館的革命!由於他的設計與原本流行的風格實在太不一樣,甚至有媒體將博物館咖啡廳的嶄新設計視為一次「醜聞」,儘管如此,藝術家們仍然蜂湧而至,並且替咖啡館取了口語化的名字Sesseionisten Tschcherl或Cafe Nihilismus(虛無主義咖啡館)。在維也納的Leopold Museum仍然可以見到當時咖啡館的設計原件與昔時舊照。從他的設計中,著實感受得出,即便在日常咖啡館,文化的衝突也不缺席。而他的設計也讓他在爾後被視為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重要先驅。
現在的博物館咖啡廳
1933年由於原傢具的老舊磨損,由Josef Zotti負責重新改造,他則以半圓的涼廊風格和紅色沙發試圖營造客廳的舒適感受,並設計了銀色半圓燈具來提升現代感。
走入咖啡館,你試圖填滿的是旅遊書上的一頁?想要感受戰前咖啡沙龍的藝文?還是追尋建築藝術史的軌跡?亦或單純啜一杯香濃?在維也納的咖啡館,你可以得到所有的解答。
cafe museum
博物館咖啡廳: Operngasse 7, 1010 Wie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走出門,就會到目的地。 舉手發問,答案一定會出現。 透過這樣的精神,歐洲的建築、音樂、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白雪寒風 」幾乎奧地利冬季必備基本風景。在漫漫長冬要如何快樂過活?這點奧地利人從許久前就很懂得生活的樂趣,畢竟他們總是自視為最偉大的奧匈帝國人民,該吃該玩的也要集歐洲之大成。於是,室內,夜夜笙歌的冬季舞會,再加上餐桌上的好料....他們如何用美好佳餚暖心暖胃呢?
「白雪寒風 」幾乎奧地利冬季必備基本風景。在漫漫長冬要如何快樂過活?這點奧地利人從許久前就很懂得生活的樂趣,畢竟他們總是自視為最偉大的奧匈帝國人民,該吃該玩的也要集歐洲之大成。於是,室內,夜夜笙歌的冬季舞會,再加上餐桌上的好料....他們如何用美好佳餚暖心暖胃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三月中旬開始,維也納傳統的復活節市集紛紛登場,市集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兔子、彩蛋復活節藝術裝飾、手工藝品、農產品與溫暖人心美食佳餚,琳瑯滿目。這可是僅次於聖誕市集的另一大節日盛會,非常值得來感受一番。本文提供市集時間、地點、交通、亮點及2025年資訊。
原文先載於本人Threads 這是2024年12月中在維也納飯店check in的對話 🤵🏻‍♂️是櫃檯先生 🙋‍♀️是我 🙋‍♀️ 有在Agoda預定,訂單是這個名字 (遞出護照 🤵🏻‍♂️ 好的。(開始翻護照對資料 🤵🏻‍♂️ 為什麼封面是台灣,但裡面卻是還是寫Re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南京一名老婦賣的即溶咖啡在中國掀起的熱潮,以及知名歌手鄭華娟的書《好笑華娟撞見維也納咖啡》,讓讀者更深入瞭解維也納咖啡的文化和歷史。文章中分享了即溶咖啡與阿拉比卡豆和羅布斯塔豆的特點,還回顧了米朗琪咖啡的由來和不同濾泡方式的咖啡品嚐方法,讓人對咖啡有更廣泛的認識。
Thumbnail
入秋了,一夕之間。 窗外下的雨延延綿綿的,寒冷又潮濕的空氣浸濕了頭髮和衣物,打著傘看不清前方的視線。城裡瀰漫著一種無法言語的蕭然,和哀傷。琴上擺的布拉姆斯,蒼白的光線,和灰濛的天空,讓我想起住在維也納的那段日子。 維也納是個很難形容的地方,人們在那個地方有種難以言喻的疏離,卻又繁華。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義大利的設計就像一杯濃郁的濃縮咖啡,讓人一口喝下去,瞬間精神百倍,心情愉悅。每當我們提到奢侈品,義大利的名字總是閃閃發光,彷彿在低語著那些名匠職人的小秘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秘密,一探義大利設計的奧妙吧!   義大利設計的歷史根基 義大利的設計歷史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Thumbnail
日本橋的午休時間,我找到了一家自己喜歡的咖啡館。很小的一家咖啡館,牆上貼著東京地圖和世界地圖,收音機傳來老舊的西洋樂曲,大部分客人都是獨自一人,面向牆壁望著手機默默滑,和我一樣。
Thumbnail
Kleines Café 是維也納老字號咖啡其中之一,也是 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時)的取景地之一。 這篇文章介紹了Kleines Café 的咖啡和薩赫蛋糕 (Sachertorte),並推薦大家可以坐戶外的位子喔。
Thumbnail
來到維也納,到一間老字號咖啡廳 Café Hawelka 品嚐維也納最經典的 Melange 咖啡和著名的蘋果派。此外,也推薦他們的 goulash soup 和 sausage。在這裡,您可以感受到濃鬱的咖啡香和懷舊的氛圍,絕對是旅行清單上的不可錯過的體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三月中旬開始,維也納傳統的復活節市集紛紛登場,市集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兔子、彩蛋復活節藝術裝飾、手工藝品、農產品與溫暖人心美食佳餚,琳瑯滿目。這可是僅次於聖誕市集的另一大節日盛會,非常值得來感受一番。本文提供市集時間、地點、交通、亮點及2025年資訊。
原文先載於本人Threads 這是2024年12月中在維也納飯店check in的對話 🤵🏻‍♂️是櫃檯先生 🙋‍♀️是我 🙋‍♀️ 有在Agoda預定,訂單是這個名字 (遞出護照 🤵🏻‍♂️ 好的。(開始翻護照對資料 🤵🏻‍♂️ 為什麼封面是台灣,但裡面卻是還是寫Re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南京一名老婦賣的即溶咖啡在中國掀起的熱潮,以及知名歌手鄭華娟的書《好笑華娟撞見維也納咖啡》,讓讀者更深入瞭解維也納咖啡的文化和歷史。文章中分享了即溶咖啡與阿拉比卡豆和羅布斯塔豆的特點,還回顧了米朗琪咖啡的由來和不同濾泡方式的咖啡品嚐方法,讓人對咖啡有更廣泛的認識。
Thumbnail
入秋了,一夕之間。 窗外下的雨延延綿綿的,寒冷又潮濕的空氣浸濕了頭髮和衣物,打著傘看不清前方的視線。城裡瀰漫著一種無法言語的蕭然,和哀傷。琴上擺的布拉姆斯,蒼白的光線,和灰濛的天空,讓我想起住在維也納的那段日子。 維也納是個很難形容的地方,人們在那個地方有種難以言喻的疏離,卻又繁華。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義大利的設計就像一杯濃郁的濃縮咖啡,讓人一口喝下去,瞬間精神百倍,心情愉悅。每當我們提到奢侈品,義大利的名字總是閃閃發光,彷彿在低語著那些名匠職人的小秘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秘密,一探義大利設計的奧妙吧!   義大利設計的歷史根基 義大利的設計歷史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Thumbnail
日本橋的午休時間,我找到了一家自己喜歡的咖啡館。很小的一家咖啡館,牆上貼著東京地圖和世界地圖,收音機傳來老舊的西洋樂曲,大部分客人都是獨自一人,面向牆壁望著手機默默滑,和我一樣。
Thumbnail
Kleines Café 是維也納老字號咖啡其中之一,也是 before sunrise (愛在黎明破曉時)的取景地之一。 這篇文章介紹了Kleines Café 的咖啡和薩赫蛋糕 (Sachertorte),並推薦大家可以坐戶外的位子喔。
Thumbnail
來到維也納,到一間老字號咖啡廳 Café Hawelka 品嚐維也納最經典的 Melange 咖啡和著名的蘋果派。此外,也推薦他們的 goulash soup 和 sausage。在這裡,您可以感受到濃鬱的咖啡香和懷舊的氛圍,絕對是旅行清單上的不可錯過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