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百一十一年的守护 华侨报德善堂的今与昔(十六)

    心灵净土
    佛教是泰国的精神支柱,上至国王、贵族官吏,下至平民百姓,都把捐资修建佛寺当作一件善事,因而全国各地,恢弘的寺庙随处可见。佛教思想也早已溶入教育、文化甚至民众的日常生活,为报德善堂传承佛大峰祖师信仰以及善堂文化,提供了独特的思想基础和人文环境。
    佛教教育是泰国人极为重视的教育形式,在他们心目中,唯此才能形成人格力量和良好的道德。在男子成年之前,都要在寺院生活一段时间,削发为僧,接受佛教教育。
    按照泰国习惯,男子在成年之前要到寺院生活一段时间,就连国王也不例外。削发为僧的时间或长或短,在暮鼓晨钟中念经打坐、吃斋化缘,还要三省吾身,接受礼貌和礼仪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修行,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净化,为健全的人格,慈悲的心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佛教所提倡的静心、善良、忍让等品德更成为泰国人的道德基色,因此,即便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即便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看到更多远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泰国人依旧对本国文化传统非常尊崇和自豪。
    报德善堂源自中国的大峰祖师崇拜,同样以慈善与慈悲为思想基础。这样的理念与泰国的佛教文化极其相近,因此完美嵌入泰国的佛教氛围之中。长达一百余年的善行,更是为报德善堂赢得了信赖,逐渐从一个外来善堂文化,成长为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内心充满关怀,就能够推己及人,感同身受,因此,善堂的工作之中,不仅有救灾、救援、教育和医疗,还有很多看似微小却又极为贴心的关照。
    泰国的阳光总是那么热烈,一片一云飘过来,又会突然大雨倾盆。善堂连这样细小的需求也感同身受。2006年起,善堂开始筹资修建候车休憩亭,从曼谷开始,慢慢地向各地的延展。如今,在很多城镇的道路旁都能看到一排排漂亮的休憩亭,造型美丽,带有浓郁的佛教色彩,不仅可以为搭乘公交车的乘客遮风挡雨的,提供休息的座椅,还给人以时刻被关心的感觉。善堂一直在做的都是这样让人安心的善行。
    在泰国街头很少能看到流浪乞讨的人群,人们都安然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也许只是一家小店,一辆小货车,但人们的脸上没有戾气和焦虑,更多的是灿烂的微笑和安宁的神情。民众的生活状态与政府提供的保障措施有着极大的关系,而报德善堂在其中也一直在做着自己的贡献。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在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也许一个拥抱、一句鼓励,一张返乡的车票,都会成为巨大的鼓励,帮助他度过难关。
    2020年7月,善堂接待了一位略显沧桑的中年人。他有些羞涩地询问,自己能不能来这里做工,挣钱买一张回家乡的车票。工作人员感觉他似乎有难言之隐,就耐心地向他了解情况。这位先生去年离开家来曼谷创业,但没有想到疫情会突然爆发,他已经苦苦坚持了几个月,疫情依旧没有停止,事业也依旧止步不前,所有的投资连同希望,都化为了泡影。他想回家乡寻找其他出路,但已经拿不出买车票的钱,这让他非常绝望。工作人员为他做了登记,并为他资助了回家的旅费。这位先生感动地语无伦次,不停地说,我该怎么感谢你们啊?我该怎么感谢你们?工作人员鼓励他: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和家人团聚,我们就非常开心。今后好好工作,如果有能力的时候,帮助有困难的人,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