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地基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聽說我們曾經搬過一次家。
  之所以用「聽說」這個詞,是因為搬離時才兩歲的我對舊家一切根本毫無印象,對我來說那就只是個名詞、是開啟家庭話題的鑰匙,如同地理課本上的陌生地名,一輩子也抵達不了。因此即便其他人言之鑿鑿說著舊家一二樓之間有座小滑梯,說姐姐和其他堂兄弟姊妹們總是從那裡咕嚕咚的溜下來,嘻笑聲一次又一次傳遍家中每一角落,我的腦中仍舊搜索不到相關記憶,好像我跟他們來自不同的過去,卻必須強迫接受他們口中的事實一般。
  新家位在鎮上的另一頭,比舊家寬敞,有車庫,交通方便,後方還多了個小庭院,除了每逢初一十五鄰居燃燒大量紙錢製造的灰黑空氣跟餘燼,聽說各方面皆比舊家好上許多。
  好雖好,有件事卻伴隨了我們許多年,雖不覺特別困擾,倒較像是不慎熟識的朋友,不會特別放在心上,直到偶然提起才會湧出相關事例。
  那是我親身經歷,關於某種聲響的回憶。
  每戶人家或許多少都有遇過,那聲音聽起來就像彈珠義無反顧脫離指腹的束縛,從半空中急墜而下、彈起、再落下、彈起,三番兩次衝撞磁磚地面,發出答、答、答、答答的叩擊聲後朝門口方向滾去,延續拉長好一會兒才漸漸趨於無聲。
  回頭仔細想想,這彈珠聲出現的時機總是選在我們即將遺忘有這回事時,通常發生在晚上八點到十一點半之間,也就是晚飯過後入眠之前的那段空閒,每每重複兩至三次,不曉得扔彈珠的人是希望引起我們的注意呢,還是另有意圖?然而,只要家中有人拋出「是誰又在玩彈珠啊?」這類充滿不耐情緒的語句,聲響便會硬生停止,彷彿扔彈珠的人負氣離去,抑或小心翼翼屏住氣息,不讓我們發現他的蹤跡,像是在玩捉迷藏似的。
  我們搜索了四樓的儲物間,詢問左鄰右舍,甚至斜靠在聲響傳出的牆壁上湊耳傾聽,都得不出結果,只能推估出「聲音似乎是從實心牆壁中發出」這種毫無證據的結論,卻又感覺這聲響真切得令人難以接受以上推斷。
  曾有那麼一次,彈珠落下觸地的瞬間父親跟我便開始動作,腳下的大理石樓梯因高速奔跑模糊成一長條暗色平面,甚至能聽見自己腳踝發出筋骨用力扯開的喀喀聲,不消十數秒便從一樓客廳直抵四樓儲物間的入口。樓梯間昏黃燈光將父親身影拉得又長又壯碩,彷彿惡魔倒影般,將站在前頭的我吞入腹內,只差頭上沒多長兩隻犄角,但也夠嚇人了。當時身形矮小的我還來不及按下電燈開關,眼角餘光恰好掃向大型櫥櫃旁的角落,彷彿有人蹲臥在那,右手五指鬆開,以即將拋出物體的姿勢──咻!燈光在這時強硬且突兀進入雙眼,空白遮去眼前一切,待半秒後視力恢復,除了櫥櫃跟幾乎快分解散去的淡薄陰影,什麼也沒有。
  沒有人、沒有彈珠、沒有聲響。
  這件事過後,彈珠聲有好一陣子沒再出現,我並沒有把所見之事告訴家中其他人,畢竟這種連自己也不太敢相信的事,即便是至親之人也有很大的機率輕敲我又小又甜的腦袋,試圖找出破洞的地方。
  至於關於這奇妙聲響最後的記憶,大約是國三即將參加基本學力測驗時。
  那晚特別不平靜,彈珠急切落下後,似乎還未停止彈跳便在空中被撈起,重複擲向地面。不同以往那種吊人胃口,富饒遊玩興致的出現頻率,反而像是要告知什麼緊急之事,不得不逼我們放下手邊工作,尋找他的行蹤。
  可惜我們仍一無所獲。
  半夜十二點睡覺時間準時躺下,母親如往常般親吻我的額頭後下樓回房。夏日天氣炎熱,房門並沒有關上,電風扇吹得門上寫著「合格」大紅字的掛布飛呀飛,掛布上方塑膠細棒毫無節奏敲擊木門,雜音吵得我無法好好入眠。我搔搔頭,準備起身將掛布拿下,那聲音卻再次出現。早已進入睡眠時間,若真有超乎常理的存在,照理說祂不會在此時擾人清夢,是想說些什麼嗎?可當腦中冒出疑問,掛布不知何故,竟不再發出碰撞聲,我只好摸摸鼻子躺回被窩,然而彈珠聲並沒有因此停下,窩在被中越久,彈珠在地上越滾越快、隨時都會衝出家門的畫面在腦中便越加清晰,逐漸增強的回音迴盪房間裡,我忍不住伸起雙手湊向耳旁。
  像是觸動了某種機關,所有音聲跟隨雙手動作,在最澎湃渾厚時卻乍然而止,我什麼也聽不見,全然的安靜灌滿耳道後溢出淹沒房間。這感覺怪異得不舒服,彷彿暴風雨前特別毒辣的陽光刺落土地,但我別過頭,假裝沒事般闔上雙眼。
  啪。
  誰打了響指?
  天猶未亮,但可以清楚數出天花板兩支燈管平行並列。沒來由地坐起身,明明是夏天,空氣卻冷得連呵氣都能迸出幾顆水珠。睡前喝多了水膀胱有些吃力,我搖搖晃晃站起,走向房門口。
  出房門後只須直走兩步,便能左轉進入浴室。但某個影像撞入眼眶,我本應雙腳顫抖、後退、扯開嗓門,但我什麼也沒做,只是愣愣站著,然後看著。
  是位看不清長相的男人。
  走廊變得好長好長,彷彿往哪邊走永遠都沒有盡頭。男人面目模糊,卻感覺有雙銅鈴般誇張巨大、如鹿或牛一般的大眼隱藏在黑暗中俯視著我,他頭上的黑色藤狀物如犄角般向左右延伸擴散,好似粗壯卻彎曲的枝枒恣意生長,只差沒長出綠葉點綴。他的頸部以下和黑暗背景融為一體,來不及繼續往下看,男人微微欠身,接著從懷中掏出了一顆黑色彈珠。
  那彈珠似乎蓄積了多年能量,散發不知該如何形容的強烈氣息。男人也不打算解釋,只是用拇指和食指輕捏彈珠,手心翻面朝下,用蝸牛爬行般的速度伸出手臂。
  我不知道他是否刻意放慢速度,時間在這裡似乎不曾向前推移,我反倒有些訝異自己竟未感到不耐,也全然沒有害怕或畏懼的情緒。
  終於,他打直了右手臂,動作誇張放開彈珠。
  答、答、答、答答。
  全世界都豎起耳朵迎接這詭異聲音的來到,身體起了一層又一層雞皮疙瘩,不知為何我隱隱覺得這或許是最後一次聽見這聲音。回聲越來越大,沿著走廊來回奔馳碰撞,彈珠在彈跳了好幾次後開始在地面滾動滑行,毫無猶豫朝我直奔而來。
  眼球跟著彈珠的走向游移,直到它在腳邊安穩停下。這時球珠上的漆黑早已隨快速滾動化入空氣之中,只剩顆淨透明亮的玻璃圓球。
  我彎腰拾起,放在掌心之上,周圍的景象恢復以往,男子不知何時失去蹤影,手中的彈珠同時自掌中消失,只剩我隻身一人站在房門口。
  剛剛發生什麼事了?怎麼都不見了?怎麼剩我一個人?
  啪。
  是誰打了響指?
  「喝啊!」從床上彈起,陽光從窗簾的縫隙中射入將房間一分為二。門上的掛布不知被誰取下,四四方方折好擺在桌上,桌上鬧鐘顯示六點三十分,頭腦昏昏沉沉,雙腳也酸得像站了整晚。
  母親的呼喚聲遙遠而真切,我套上皺巴巴制服,下樓吃早飯。
  沒有人提起昨晚發生的事,我強忍睡意大致解釋了一下,爸說我壓力太大作奇怪的夢,媽表示認同,要我趕快吃完準備上學。
  不久後基測圓滿結束,我離開家到高雄讀書,在學校附近獨自一人租屋生活。課業與社團事務較閒暇時每周回家,但也有可能整整一個半月不踏上自家門口。那晚的經歷對家人來說似乎也不怎麼重要,畢竟每晚都可能產生許多夢境,大多皆夢過即忘,可無論夢境與否,我卻再也沒聽過那詭異卻不令人害怕的彈珠彈跳聲。
  偶爾憶起開口詢問,父母親卻雙雙表示我不在家的期間不曾聽聞,我返家時也一次都沒有發生。又過了一段時日,偶然聽聞同學談起自家經歷,說那聲響是地基主想要逗小孩子玩而故意發出的,也有人反駁是牆壁中的鋼筋因水泥熱漲冷縮產生的普通現象,不要怪力亂神。
  認真想想,若我看見的男人是地基主,為何地基主的面目會如此模糊呢?那種仿如動物凝視的感受又是為何?是他表達關切的方式?還是那一切經歷只不過是我想像力豐富,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穿鑿附會?
  不過,不論那夜所見是誰,現在來到更遠的北部讀書,說這些似乎都只是徒然,前陣子爸媽他們再次搬家,說在我床頭櫃的縫隙裡卡了顆幾近全然透明的玻璃珠,爸用盡方法嘗試了好幾次都取不出來,最後只得作罷,留待下一任屋主處理,我請爸傳照片過來,爸說手機相簿裡的那些相片檔案有些狀況,他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明明特意多拍了幾張,卻每張都無法顯示。
  好吧,即便親身經歷,有時可能也無法證明什麼,什麼都解釋不清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47內容數
還在試圖成為小說家的路上,目標是將民俗、科幻與自然環境議題融合在一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建佐 Chazel 的其他內容
   龍叔過世也一年多了。   那天晚上爸接到電話,說龍叔早上沒去整理祖祠大廳,被發現倒在家裡,救護船送過來本島時已來不及,享年五十六歲,討海半輩子,一生未娶。
  闔眼之前與之後,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我想。   會這樣覺得,大概跟林老先生脫不了關係,林老先生在闔上眼之前,終究沒有機會看到他心心念念、時時刻刻掛在嘴邊的夕陽。   不過這裡一天到頭下雨,最後會是這種結局,也是沒辦法的事。
   有得必有失,反過來概念相同,有失必有得。   今天是睡在駕駛座的第五十八天,後座亂得像剛打過仗,不是打砲,我也沒機會有這種奢侈享受,一早四點半……
   「喂哥!安將又閣去廟前操兵營矣!」「莫管伊,伊酒醒就轉來矣。」哥不耐的揮揮手,將供桌上的魚端回鐵皮屋頂的木造房裡,我猶豫了一下,還是腳踏砂土路,往大廟方向走去⋯⋯
  「閉合迴路,英文是closed loop,設定這迴路的任意一點為初始點。從這初始點順著迴路路徑移動,必定會再遇到初始點……」   轉台。   「……會發生的事情終究會發生,無論你怎麼想辦法避開,就算成功避開了,它終究會發生……」   轉台。   「……覺悟吧!你就認份回家,你哪裡都逃不去的……」
  「聽說她在媽媽肚子裡,把自己的雙胞胎姐姐吃掉了。」   他們都這樣說,然後懼怕抗拒著。   「真噁心。」
   龍叔過世也一年多了。   那天晚上爸接到電話,說龍叔早上沒去整理祖祠大廳,被發現倒在家裡,救護船送過來本島時已來不及,享年五十六歲,討海半輩子,一生未娶。
  闔眼之前與之後,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我想。   會這樣覺得,大概跟林老先生脫不了關係,林老先生在闔上眼之前,終究沒有機會看到他心心念念、時時刻刻掛在嘴邊的夕陽。   不過這裡一天到頭下雨,最後會是這種結局,也是沒辦法的事。
   有得必有失,反過來概念相同,有失必有得。   今天是睡在駕駛座的第五十八天,後座亂得像剛打過仗,不是打砲,我也沒機會有這種奢侈享受,一早四點半……
   「喂哥!安將又閣去廟前操兵營矣!」「莫管伊,伊酒醒就轉來矣。」哥不耐的揮揮手,將供桌上的魚端回鐵皮屋頂的木造房裡,我猶豫了一下,還是腳踏砂土路,往大廟方向走去⋯⋯
  「閉合迴路,英文是closed loop,設定這迴路的任意一點為初始點。從這初始點順著迴路路徑移動,必定會再遇到初始點……」   轉台。   「……會發生的事情終究會發生,無論你怎麼想辦法避開,就算成功避開了,它終究會發生……」   轉台。   「……覺悟吧!你就認份回家,你哪裡都逃不去的……」
  「聽說她在媽媽肚子裡,把自己的雙胞胎姐姐吃掉了。」   他們都這樣說,然後懼怕抗拒著。   「真噁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陽光灑在我的臉上, 不...別以為刺眼的陽光就可以迫使我起床, 啊~~~我還想睡! 今天是周末啊! 熱燙的陽光並不讓我繼續躺著, 10點了, 好吧! 是該起床了. 窗外的鴿子和烏鴉在唱歌著, 倫敦久違的大太陽讓我感到積極. 嗯...這是正面的想法, 負面就是...
Thumbnail
小學二年級,我們從奶奶家搬到現在的家。因為上學比較方便。爸爸說,這是二手屋,因為新成屋價格太高。所以前屋主留下的舊傢俱,我們仍然繼續使用。 有一天,我正在寫功課,來了一位小客人,個子和我一樣高,留著妹妹頭,她說:「我叫亮亮,我們一起玩。」亮亮喜歡玩躲貓貓,一遍又一遍,都不會累。
Thumbnail
自從三年前搬入租屋處,跟地基主婆婆約好一年兩次拜拜,希望祂能保佑住宅平安,事業順遂,本來每年都在找新租屋處的我,也不知不覺就安定住了那麼久,也許寧可信其有,冥冥之中的保佑(若不知情者,可以看我之前關於地基主的文章)。
地基主是每間家宅、屋舍的守護神,又名地主神、地主公、宅神,能保家宅平安並招財旺福。除了家庭,公司行號也會祭拜地基主。此外,地基主被視為住宅的「守護靈」,可祈求家運興旺、避開壞運和負面磁場。那地基主究竟怎麼拜?供品要準備那些?有哪些禁忌? 供品要準備哪些?要拜幾支香?流程是什麼? 供品清單 家常
Thumbnail
最開始兩句記得是七、八年前寫就,一直未能補全,直到前幾日,不自覺吟誦起來,才終於賦予這首詩完整。 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想的情景,是走進舊家後方的廢棄宅院,陽光從生鏽的鐵窗灑落,灰塵旋繞不已,雖然我從未在這房子住過,但從小便往這稱得上危樓的屋子裡跑,翻過許多祖父時代的物品,見過許多父輩留下的痕跡
Thumbnail
我現在國小五年級,今天出門的理由我也不太記得了,只記得回過神時,已經很接近傍晚,而我就站在森林中的步道,左右看去都是極為高大的樹,高到我需要仰著頭到極限,才能看到樹的最高點,一開始我還沒意識到這裡的恐怖,直到... 「咻~咻~咻~」突然吹來的一陣陣風,樹木大力的搖晃著,同時不知道從哪響起來的嗚鳴聲
Thumbnail
#隨筆小說 <往事以矣> 房子被炸毀了。 燒焦的水泥牆破裂傾塌、鋼筋扭曲、屋內的各式擺設破碎得不能辨認原本的樣態。 人們逃離了房子,愣愣地看著被炸彈毀壞的自己的家,不久後,他們開始在房子周圍忙碌地重建一個新家。 他們沿著毀壞的房子外圍,努力又勤奮地建了一道牆,又沿著
Thumbnail
前面微恐,慎入......(結局是好的) 那時的我位於客廳,正手持手機滑著滑著, 突然聽到鐵門被敲擊的聲音 「咚咚咚...」 我不以為意,因為我想說可能是其他鄰居發出的聲音,但... 「咚咚咚...」 又是一道敲擊聲音出現,不太大聲,但似乎是從家門外響起的......
Thumbnail
地震過後,搖晃之大,把水泥牆都給裂了,樓梯牆角皆是破損。 在居住地變成危樓的 96 小時後,感覺人生都好像也碎開了一個口。 這分明是一記重擊,卻不痛? 深夜在旅宿的床上,搖搖晃晃地入睡,睡得不安心,在夢裡能聽到心慢慢從邊緣一點一點碎著,有什麼緩緩剝落然後砸在根本不存在的地,就是如此幽微的聲響,被
Thumbnail
地基主也稱「開基主」、「宅神」或「地靈公」,古代又稱「中霤神」(古代五祀之一)是居家的守護神,主要是負責家宅內全家的平安、健康、財富、運勢等,所以當居家需要施工或入厝時,記得要跟地基主報備一聲!而重大節慶更要進行祭祀,請 祂保佑全家大小健康如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陽光灑在我的臉上, 不...別以為刺眼的陽光就可以迫使我起床, 啊~~~我還想睡! 今天是周末啊! 熱燙的陽光並不讓我繼續躺著, 10點了, 好吧! 是該起床了. 窗外的鴿子和烏鴉在唱歌著, 倫敦久違的大太陽讓我感到積極. 嗯...這是正面的想法, 負面就是...
Thumbnail
小學二年級,我們從奶奶家搬到現在的家。因為上學比較方便。爸爸說,這是二手屋,因為新成屋價格太高。所以前屋主留下的舊傢俱,我們仍然繼續使用。 有一天,我正在寫功課,來了一位小客人,個子和我一樣高,留著妹妹頭,她說:「我叫亮亮,我們一起玩。」亮亮喜歡玩躲貓貓,一遍又一遍,都不會累。
Thumbnail
自從三年前搬入租屋處,跟地基主婆婆約好一年兩次拜拜,希望祂能保佑住宅平安,事業順遂,本來每年都在找新租屋處的我,也不知不覺就安定住了那麼久,也許寧可信其有,冥冥之中的保佑(若不知情者,可以看我之前關於地基主的文章)。
地基主是每間家宅、屋舍的守護神,又名地主神、地主公、宅神,能保家宅平安並招財旺福。除了家庭,公司行號也會祭拜地基主。此外,地基主被視為住宅的「守護靈」,可祈求家運興旺、避開壞運和負面磁場。那地基主究竟怎麼拜?供品要準備那些?有哪些禁忌? 供品要準備哪些?要拜幾支香?流程是什麼? 供品清單 家常
Thumbnail
最開始兩句記得是七、八年前寫就,一直未能補全,直到前幾日,不自覺吟誦起來,才終於賦予這首詩完整。 記得非常清楚,當時想的情景,是走進舊家後方的廢棄宅院,陽光從生鏽的鐵窗灑落,灰塵旋繞不已,雖然我從未在這房子住過,但從小便往這稱得上危樓的屋子裡跑,翻過許多祖父時代的物品,見過許多父輩留下的痕跡
Thumbnail
我現在國小五年級,今天出門的理由我也不太記得了,只記得回過神時,已經很接近傍晚,而我就站在森林中的步道,左右看去都是極為高大的樹,高到我需要仰著頭到極限,才能看到樹的最高點,一開始我還沒意識到這裡的恐怖,直到... 「咻~咻~咻~」突然吹來的一陣陣風,樹木大力的搖晃著,同時不知道從哪響起來的嗚鳴聲
Thumbnail
#隨筆小說 <往事以矣> 房子被炸毀了。 燒焦的水泥牆破裂傾塌、鋼筋扭曲、屋內的各式擺設破碎得不能辨認原本的樣態。 人們逃離了房子,愣愣地看著被炸彈毀壞的自己的家,不久後,他們開始在房子周圍忙碌地重建一個新家。 他們沿著毀壞的房子外圍,努力又勤奮地建了一道牆,又沿著
Thumbnail
前面微恐,慎入......(結局是好的) 那時的我位於客廳,正手持手機滑著滑著, 突然聽到鐵門被敲擊的聲音 「咚咚咚...」 我不以為意,因為我想說可能是其他鄰居發出的聲音,但... 「咚咚咚...」 又是一道敲擊聲音出現,不太大聲,但似乎是從家門外響起的......
Thumbnail
地震過後,搖晃之大,把水泥牆都給裂了,樓梯牆角皆是破損。 在居住地變成危樓的 96 小時後,感覺人生都好像也碎開了一個口。 這分明是一記重擊,卻不痛? 深夜在旅宿的床上,搖搖晃晃地入睡,睡得不安心,在夢裡能聽到心慢慢從邊緣一點一點碎著,有什麼緩緩剝落然後砸在根本不存在的地,就是如此幽微的聲響,被
Thumbnail
地基主也稱「開基主」、「宅神」或「地靈公」,古代又稱「中霤神」(古代五祀之一)是居家的守護神,主要是負責家宅內全家的平安、健康、財富、運勢等,所以當居家需要施工或入厝時,記得要跟地基主報備一聲!而重大節慶更要進行祭祀,請 祂保佑全家大小健康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