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關西鎮位於新竹縣東側山區,山區富含大量的石灰質,如白石般的山區,當地土壤呈現酸性,適合種植茶葉經濟作物,過去曾以製茶農業重鎮。
水泥活躍時期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國民政府接手日本在台的南方水泥株式會社,成立公營事業-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1954(民國40年)年耕者有其田政策,由彰化辜家辜振甫取得所有權,台泥由公營轉為民營,同一時間進駐關西發展採礦工作。
1957年(民國46年)遠東集團徐旭東,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竹縣橫山鄉設立首座水泥廠,在關西鎮進行採礦作業工程。
1964年(民國63年)在地的羅家羅家羅吉琛成立玉山石礦股份有限公司,也在關西鎮山區採礦工作。
礦業生活寫照
當時三大礦業、工廠在關西、橫山當地的建設,1960年代末期至1979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所需的水泥需求量增高,採礦場大量的就業機會,並且比起農業薪資還要優渥,吸引了許多在地的人前來工作。
卡車載滿礦石車聲,炸山產生的噪音,滾石落在鐵皮屋頂迴盪震動,紅白相間的塔柱銜接著索道流籠(纜車)在滿礦石來回穿梭,成為關西鎮地區生活寫照。
採集石灰岩是高度危險的工作,只要有操作不慎都造成重大災害,當時的勞工保障仍舊不齊全,時常有工人發生意外、受傷、死亡等事件多不勝數
產業東移
1970年(民國59年)以後環保意識抬頭,政府與民間產業東移,礦業移至東部發展,關西地區空氣因著採石場的停工,不再混濁,溪流與飲用水恢復了過去的清澈,少了採礦炸山行動,落石的次數減少了,山谷不再有的噪音。
過去知名景點『蝙蝠洞』因為採礦震動造成坍塌,而過去「白石下」社區「四份子捨石場」,因著石灰質地形本身土質不穩,只要豪雨、風災容易造成坍幫建築物龜裂危險問題。
2001年(民國90年)納莉颱風造成台灣2000年來最嚴重的淹水災害,小鎮關西也不例外,所到之處土石流遍佈山中,令人膽戰心驚,而這些土質鬆垮的地方,都曾經是採礦後的地區。
捲土重來
2013年(民國102年)縣政府與水泥業者已復甦經濟的政策,解除了石灰質礦業保留區, 2015(民國104年)年亞泥、羅慶仁、羅慶江所屬礦區重新審請復礦,第一階段環保評估未達標,第二次以拆開所屬礦區審核也未達標,當地居民連署反對復礦。
2016(民國105)年確定需要進行第三階段環境評估「用水泥換取捨石場崩塌惡夢,怎麼想都划不來!」為了守護自然棲息地,堅持反對採石場的復工,就這樣雙方僵持互不相讓。
終於2022年(民國111年)環評第三階段正式確定,反礦在地居民一方勝訴,亞泥與其他採礦礦權確定2016年結束,不能再繼續開採。在關西居民慶祝著同時,卻有另外一個問題等著他們挑戰....
說到這邊了先休息一下,來一杯咖啡吧!
(對!進入工商時間)
圖片來源
備註1:使用水泥要注意!強鹼恐造成皮膚灼傷
備註2:姜朝鳳宗族
備註3:亞泥在新竹也挖礦 農損50萬竟賠300袋水泥
備註4:亞泥流籠(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