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記憶:探索金瓜石百年歷史風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金瓜石鄰近臺灣最北端,蘊藏豐富的金銅礦,歷經近百年開發,形塑一座獨具特色的礦業城市。今日,金瓜石採礦繁華不再,仍留下許多礦業文化與地理景觀,如大小礦坑長度加總超過600公里,可環繞臺灣一圈,令人驚嘆!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刊頭 臺金公司坑內外關係圖
案名:臺金廠房、礦場位置圖
|檔號:0066/205/006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灣各種物產豐饒,也蘊藏礦物資源,以富含金礦聞名全球,在16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即開始在北部探尋,最終無功而返。直至1889年,臺灣巡撫劉銘傳修築鐵路期間,工人偶然在基隆河發現砂金,有人溯溪而上,發現九份、金瓜石蘊藏金脈。這個消息公諸於世,立刻吸引數千名淘金客、採礦者蜂擁而至,在北臺灣掀起一股熱潮。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在1896年頒布〈臺灣鑛業規則〉,規定只有日本人才能經營礦業,隨後將九份、金瓜石礦權一分為二,便於管理。日商田中長兵衛率先承攬金瓜石礦權,從日本引進器具、技術人員,分頭進行露天與坑道開採作業(圖1),並發現礦石中蘊藏銅礦,於是在水湳洞建置煉銅廠,形成礦石開採與金屬冶煉併行的經營模式。
圖1 1911年長仁一、二號坑道圖
案名:長仁一、二、四番坑地形坑道圖檔號:1911/205/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全球經濟陷入蕭條,波及到金瓜石採礦事業,煉銅廠被迫關閉,田中長兵衛為維持金瓜石整體營運,轉將礦砂輸往日本販售。後來,礦區經營權易手,在後宮信太郎主持下,慢慢恢復採礦工作。至1931年,日本鑛業株式會社購得礦場經營權,為提升金銅礦石開採效率,借助地質學勘測技術(圖2),依照地圖資訊指引,按圖索驥大規模開發金銅礦床,設置選礦廠篩選礦石,分類出銅精砂、金銀澱物,分批銷往日本精煉。隨著金瓜石採礦事業興盛,金礦產量高居日本、臺灣首位,也成為重要的銅礦產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國際局勢轉變,待美軍轟炸臺灣,金瓜石對外海運航線在1944年陷入瓶頸,採礦工作被迫停歇。
圖2 1930年臺灣基隆區金瓜石瑞芳礦山地質圖
案名:臺灣基隆區金瓜石、瑞芳礦山地質圖
檔號:0019/205/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45年戰爭結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金瓜石地區。隔年,行政院資源委員會設立臺灣銅礦籌備處,接管金瓜石礦權,試圖恢復礦石開採作業,不斷添購金銀澱物、沉澱銅泥冶煉設備,籌劃金屬冶煉實務。籌備處在1948年改組為臺灣金銅鑛務局(簡稱鑛務局),依規定煉製的黃金全部交由臺灣銀行以官定價格收購。隨著國共戰爭爆發,臺灣通貨膨脹劇烈,加上官定價格收購黃金規定的限制,導致黃金生產成本過高。至1951年,鑛務局已入不敷出,為維繫整體營運,決定恢復生產銅礦作業,自此奠定金瓜石「以銅養金」的經營模式。根據統計,此時在金瓜石作業的礦工超過1,900人,相關辦公室、提金室、煉廠、倉庫、車庫、修理廠、機房等四處林立,各式索道馬不停蹄輸送礦石,而鑛務局員工、眷屬占當地總人口11,000人的半數以上,除了員工住宅與大量宿舍,還有學校、醫院、電影院、游泳池、物品供應社,方能滿足礦工家庭生活的需求(圖3、圖4)。
圖3 臺灣金銅鑛務局所有鑛區分佈圖
案名:金瓜石礦體分布圖
檔號:0056/205/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臺灣金銅鑛務局地面佈置圖
案名:金瓜石及其他地區各項圖--2
檔號:0037/205/004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55年,金瓜石金銅礦生產業績蒸蒸日上,經濟部為吸引國內外資本投資,擴大經營規模,遂將鑛務局改組為台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金公司)(圖5)。依據公司章程,經營業務包括:採勘金銅硫化鐵礦、開採金銅硫化鐵礦及選礦作業、製煉純金銀銅及銀銅加工品,以及對其他有關金屬礦業的原料成品、半成品及副產品的製造與銷售(圖6),公司內部的所屬單位最初有探勘處、鑛廠、選廠、鍊廠、保修廠,後來因應業務擴張,增設金瓜石煤礦、新竹煤礦等單位(圖7)。
圖5 鑛務局改組為臺金公司
案名:機關成立
檔號:0044/011/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臺金公司章程
案名:機關成立
檔號:0044/011/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臺金公司總管理處暨所屬單位一覽表
案名:公司組織手冊
檔號:0060/400/003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分析臺金公司內部職掌,探勘處負責地質調查、礦床與地質研究,為提升開採效率,也常繪製地質圖(圖8)、地形圖作為輔助,並分析各礦場構造與地質環境,落實巷道地質鑽探(圖9),且不斷往外擴展鑽測範圍以尋求新礦源。鑛廠專注測繪礦產儲量、質量,擬定採鑛規劃與監督實施,機具修配、保養作業,以及督導作業場域安全、衛生(圖10)。選廠所負責工作,包括操作碎鑛及重液選鑛、金銀研磨氰化,與鑛石研磨浮選作業(圖11、圖12)。煉廠則負責金屬冶煉技術,生產各級銅品,冶煉金銀產品,沉澱銅生產作業,粗煉銅的操作。保養廠負責各項機械設備安裝、修造、檢查與維護,管理電力與電信作業,與土木工程及辦公廳、工廠與廠房的修建。臺金公司內部組織專業分工,各司其職,總營業額屢創新高。
圖8 1974年臺灣地質圖
案名:臺灣地質圖
檔號:0063/205/003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9 地面鑽探
案名: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資料
檔號:0059/005/002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金瓜石鑛廠佈置圖
案名:金瓜石鑛廠佈置圖
檔號:0044/205/234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選廠操作流程圖
案名:選廠操作流程圖
檔號:0057/205/007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2 選廠全景
案名: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資料
檔號:0059/005/002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金瓜石開採金銅礦石,依作業地點分為露天、坑內兩種型式,前者用於金礦的開挖,先以鑽孔機挖鑿,或是透過炸藥爆破,再利用怪手等機具挖掘礦石,最後以重型卡車輸運。坑內適用於金銅鑛石的挖鑿,依據山坡高度,每隔120或160公尺處向礦體方向開鑿水平巷道,藉此進入礦山。礦山內部坑道四通八達,上下相鄰的水平坑道垂直距離為40公尺,相互交織,錯綜複雜。至於礦石的運送,海拔417公尺以上先利用臺車運至坑外(圖13),再以架空索道運到選廠(圖14);未達海拔417公尺的部分,以貫籠或臺車運到坑外,再利用循環索道運往選廠(圖15),進行礦石的篩選。
圖13 坑內臺車輸運礦石
案名: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資料
檔號:0059/005/002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4 架空索道運輸礦石
案名: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資料
檔號:0059/005/002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5循環索道運輸礦石
案名: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資料
檔號:0059/005/002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礦石篩選後,經提煉為銅精砂,先集中堆放於水湳洞倉庫,再以鑛車裝載(圖16),續以臺金公司經營的水八鐵路,即俗稱的金瓜石線,從水湳洞車站經焿子寮、深澳、基隆八斗子,運抵八尺門倉庫儲存。若要銷往國外,會以駁船運送至對岸碼頭,裝填貨船;內銷本地部分,則以卡車送往基隆車站,裝填火車後輸往各縣市。1965年,臺灣鐵路管理局經深澳火力發電廠爭取,為便利煤礦運送,打造了深澳至瑞芳段鐵路,亦即深澳線鐵路。之後,臺金公司利用金瓜石線、深澳線與臺灣鐵路網絡交會,便利輸出礦砂,以及運送從各地採購的工廠器械,公司員工也經常搭乘火車前往各地(圖17)。
圖16 1959年一噸載重鑛車鐵片鑛車裝配圖
案名:礦車規格圖
檔號:0044/252/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7金瓜石線列車時刻表
案名:業務/鐵道
檔號:0055/310/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金公司鼎盛時期,擁有員工超過3,000人,除減免員工及眷屬搭乘火車費用,也經營金瓜石醫院提供醫療保健照護(圖18),並在水湳洞、臺北辦事處設分處,選派外科、眼科、牙科、骨科、心臟科醫師前往診療服務。為了提供員工與眷屬休閒娛樂,臺金公司經常在中山堂放映電影,以及舉辦各種戶外運動競賽。員工家庭享有許多福利,以教育方面而言,臺金公司不僅補助員工子女就讀瓜山國小學費,更在當地創辦時雨中學,減免國中學子赴外就學之不便。若有員工子弟赴臺北就讀其他學校,或者接受高中職、大學教育,亦申請臺北營運處提供的學生宿舍(圖19),既可減輕家庭負擔,又享有專人就近照顧的服務。
圖18金瓜石醫院門診時刻表
案名:勞工安全衛生卷宗及勞保醫院等(65年度~66年度)
檔號:0065/030/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9 寄住臺北營運處學生宿舍申請書
案名:人事類/子女教育
檔號:0071/482/001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71年,臺金公司認為將銅精砂輸往日本提煉,不符合經濟效益,派員赴國外考察煉銅技術,決定採購可年產一萬噸銅的相關設備,在1973年完成水湳洞煉銅廠建置工程,隨即投入生產。在此期間,也興建銅加工廠(圖20),除了製造銅板,也加工成各種材料,提供電子、汽車、燈炮、鈕扣、雨傘、樂器、餐具等產業鏈使用。1975年,擴充電解槽,生產利潤較高的電解銅。該年底,臺金公司金鋁線工廠落成,這是有感於臺灣電子工業快速發展,金絲需求量增加,遂引進國外技術投入金絲的製造,並且進口鋁矽原料,製造鋁質引線,全面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圖20銅加工廠(今時雨中學室內體育館)
許峰源提供
1980年,臺金公司獨立設置鋁線工廠,希冀提升鋁線生產質量。同一年,又建置禮樂煉銅廠(又稱哩咾煉銅廠)(圖21),投入電解銅的生產。然而,遭逢國際金銅價格不斷跌落,臺金公司營運出現嚴重虧損,導致資金經常周轉不靈,加上煉銅過程產生汙染,長期破壞生態環境,已成為眾矢之的。1987年,曾以經營金瓜石礦山、煉製金銅鑛及加工金屬製品聞名的臺金公司,結束營運而走入歷史。
圖21禮樂煉銅廠全景
案名: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資料
檔號:0059/005/002
來源機關: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儘管金瓜石金銅礦事業風光不再,仍以蘊含豐厚礦業風采與獨特地理景觀,吸引民眾前往觀覽,甚至成為許多電影取材,拍攝礦工生活的最佳景點。例如:榮獲義大利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殊榮的《悲情城市》(圖22)、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無言的山丘》(圖23),以及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的《多桑》,都融入金瓜石獨特建築風貌與礦城景觀。近年來,黃金博物館成功打造金瓜石礦山文化、台灣電力公司點亮水湳洞十三層遺址、臺灣鐵路管理局恢復深澳線營運,以及深澳鐵道自行車的營運,在在廣受大眾歡迎,再度讓金瓜石的魅力受到眾人矚目。
圖22 悲情城市影片榮獲威尼斯金獅獎返國記者會案名:亞太媒體中心、國際能源環保科技展、響尾蛇飛彈安裝檔號:0078/0167/1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3 1993年翻拍電影無言的山丘參展劇照
案名:金鐘獎、外交、劇照翻拍
檔號:0067/0035/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金公司在1991年併入臺糖公司,該公司檔案在2008年移轉為國家檔案。檔案局典藏臺金公司檔案,經整理以《臺灣金銅礦務產業檔案》為題,在2022年榮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第三屆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的殊榮。這些檔案珍貴豐富,可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檢索、查詢。檔案局也以此批檔案為基礎,於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共學館2樓推出「臺金歲月:臺灣金銅礦務產業檔案微型特展」,歡迎前往參觀,一同探尋金瓜石百年歷史風華,以及臺灣金銅礦業文化資產。
*依據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查詢,「鑛」為礦異體字。臺金公司生產特殊的金銅礦,常使用鑛字。本文為保持公司作業特色,部分內容也以鑛字行文,特此說明。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為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典藏豐富多元之國家檔案,每月 16 日(遇假日順延)定期發行「檔案樂活情報電子報」(Archives LOHAS),向社會大眾宣傳國家檔案內涵價值、檔案管理專業知識與經驗交流、各項服務及活動,以及國內外檔案館、博物館及圖書館相關資訊報導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國宴,可說是「舌尖上的外交」,是展現我國竭誠歡迎友邦元首來訪的重要場合。對一般人來說,過往只能從報紙上看到國宴菜單,不但吃不到,連菜色都看不到。時至今日,我們不僅看得到整套國宴料理菜色,還能夠在飯店享用國賓級的盛宴。
1983年5月5日,卓長仁等六名「義士」劫持中國民航客機飛往大韓民國,史稱「反共六義士奪機事件」,不僅影響臺灣與南韓外交關係,也牽動中共與南韓的首次官方接觸。
鹽,乃「百味之首」,是開門七件事之一,更為人體每日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除了大家熟知用於烹調食用外,鹽也被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包括食品加工及農、漁、工業等方面,用途超乎你我的想像!
西螺大橋的通車,打通彰化、雲林公路交通,讓全臺灣公路暢行無阻,節省南來北往時間,大大提升運輸效益。橋上鋪設鐵道,更讓臺糖鐵路連成系統,交織路線四通八達,提高產業經濟價值,兼具戰時軍事輸運的功能。
金門四周環海,早期居民多從事漁業,或以養蚵、曬鹽維生。1949年,國軍在古寧頭戰役後進駐金門,厲行軍事管制,漁民雖能出海捕魚,卻受到嚴格管控。隨著金門漁會的設置,肩負照顧漁民生活,扶植漁業發展,推動漁業現代化建設,也讓金門漁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 周致帆 金門位居
臺灣與日本關係密切,在國際合作與經濟貿易上,更是不可或缺的友人。從1972年起,臺日雙邊在無邦交的狀態下,何以建立互信機制?亞東關係協會又如何扮演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現在,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鑑選人員 曾咨翔
國宴,可說是「舌尖上的外交」,是展現我國竭誠歡迎友邦元首來訪的重要場合。對一般人來說,過往只能從報紙上看到國宴菜單,不但吃不到,連菜色都看不到。時至今日,我們不僅看得到整套國宴料理菜色,還能夠在飯店享用國賓級的盛宴。
1983年5月5日,卓長仁等六名「義士」劫持中國民航客機飛往大韓民國,史稱「反共六義士奪機事件」,不僅影響臺灣與南韓外交關係,也牽動中共與南韓的首次官方接觸。
鹽,乃「百味之首」,是開門七件事之一,更為人體每日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除了大家熟知用於烹調食用外,鹽也被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包括食品加工及農、漁、工業等方面,用途超乎你我的想像!
西螺大橋的通車,打通彰化、雲林公路交通,讓全臺灣公路暢行無阻,節省南來北往時間,大大提升運輸效益。橋上鋪設鐵道,更讓臺糖鐵路連成系統,交織路線四通八達,提高產業經濟價值,兼具戰時軍事輸運的功能。
金門四周環海,早期居民多從事漁業,或以養蚵、曬鹽維生。1949年,國軍在古寧頭戰役後進駐金門,厲行軍事管制,漁民雖能出海捕魚,卻受到嚴格管控。隨著金門漁會的設置,肩負照顧漁民生活,扶植漁業發展,推動漁業現代化建設,也讓金門漁業邁向新的里程碑。 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碩士生 周致帆 金門位居
臺灣與日本關係密切,在國際合作與經濟貿易上,更是不可或缺的友人。從1972年起,臺日雙邊在無邦交的狀態下,何以建立互信機制?亞東關係協會又如何扮演穿針引線的重要角色?現在,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曾任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鑑選人員 曾咨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歷史是一面時光鏡子、那麼時光鏡子到了現在就是一種照明與反映現況的融合。台灣曾經走過多達煤礦開發史共經歷了約一百二十五年。這一百二十五年橫跨清代、日治時期、民國時期的台灣礦業造就出台灣從貧困到經濟發達的年代。新北市平溪區的菁桐地區石底大斜坑曾經是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礦區,這裡就是能源開發的一個歷史場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許律師將從礦工工傷事件,討論職業災害與礦工的勞動權益,探討1984年臺灣發生三大礦災事件,以及中國礦災問題。除此之外,也提到了國家安全監管部門在中國的角色,並闡述中國頻頻發生礦災的原因以及礦工們的爭取權益的過程。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Thumbnail
猴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昔日以煤礦生產聞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原為瑞三礦業選煤廠,昔日選煤廠轉型為保存煤礦產業歷史的場所,讓遊客能深入了解台灣早期礦工的生活與歷史。導覽員向我們介紹早期礦工的故事,如女礦工禁令、矽肺病情況等。看完煤礦歷史,我們來到猴硐貓村看看可愛的貓咪療癒心情。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在南洋群島掠奪財寶後,埋藏於臺中太平頭汴坑的傳說。以及附近地名「福利社」的由來。
Thumbnail
位於路旁就能看到的礦業遺跡,不只在金瓜石或望古擁有,基隆友蚋也是其一。在基隆友蚋信步而行,處處能發掘有趣的人文歷史遺跡,包含運煤隧道、運煤橋遺跡、壺穴景觀步道、礦坑口和百年古橋諸繕橋等等。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也產過石油嗎?當時甚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口油井。苗栗公館小山區中的出磺坑,就寫下了這一段黑金歷史故事與地景風貌,當時的油井架、地軌纜車、宿舍、辦公室等都還存在,來這裡走訪一趟,能認識是更多台灣有趣的故事。
Thumbnail
這裡是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附近,景觀優美,因此特地前來作畫。回想當年煤礦盛行時,這裡應該是多麼熱鬧啊!但如今卻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難怪大家都走了。據說,民國76年開始,台灣的煤礦就已經逐漸枯竭。 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里,是台陽礦業公司於1925年至1940年間陸續興建的,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歷史是一面時光鏡子、那麼時光鏡子到了現在就是一種照明與反映現況的融合。台灣曾經走過多達煤礦開發史共經歷了約一百二十五年。這一百二十五年橫跨清代、日治時期、民國時期的台灣礦業造就出台灣從貧困到經濟發達的年代。新北市平溪區的菁桐地區石底大斜坑曾經是日治時期台灣最大的礦區,這裡就是能源開發的一個歷史場
治臺後期 清廷對臺灣的消極態度一直要到19世紀中葉才改變,其原因是由於國際環境的改變。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歐洲勢力衝擊著清帝國統治下的台灣。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同意讓臺灣開港通商(安平、淡水),不久又開放打狗和雞籠二港。此後,臺灣的對外貿易相當熱絡,臺灣盛產的茶、蔗糖和樟腦大量出口,這增加了就業
Thumbnail
許律師將從礦工工傷事件,討論職業災害與礦工的勞動權益,探討1984年臺灣發生三大礦災事件,以及中國礦災問題。除此之外,也提到了國家安全監管部門在中國的角色,並闡述中國頻頻發生礦災的原因以及礦工們的爭取權益的過程。
EP.40 臺灣第一座蔗作移民的糖廠—花蓮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ujjx5t7000501vj1vhke0di 花蓮地區新式糖業的奠基,始自明治32年(西元1899年)的賀田金三郎東臺灣開發計畫,然而其開發過程並非事事順利,究竟
Thumbnail
猴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昔日以煤礦生產聞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原為瑞三礦業選煤廠,昔日選煤廠轉型為保存煤礦產業歷史的場所,讓遊客能深入了解台灣早期礦工的生活與歷史。導覽員向我們介紹早期礦工的故事,如女礦工禁令、矽肺病情況等。看完煤礦歷史,我們來到猴硐貓村看看可愛的貓咪療癒心情。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在南洋群島掠奪財寶後,埋藏於臺中太平頭汴坑的傳說。以及附近地名「福利社」的由來。
Thumbnail
位於路旁就能看到的礦業遺跡,不只在金瓜石或望古擁有,基隆友蚋也是其一。在基隆友蚋信步而行,處處能發掘有趣的人文歷史遺跡,包含運煤隧道、運煤橋遺跡、壺穴景觀步道、礦坑口和百年古橋諸繕橋等等。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也產過石油嗎?當時甚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口油井。苗栗公館小山區中的出磺坑,就寫下了這一段黑金歷史故事與地景風貌,當時的油井架、地軌纜車、宿舍、辦公室等都還存在,來這裡走訪一趟,能認識是更多台灣有趣的故事。
Thumbnail
這裡是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附近,景觀優美,因此特地前來作畫。回想當年煤礦盛行時,這裡應該是多麼熱鬧啊!但如今卻是靜悄悄的,一點聲音也沒有。難怪大家都走了。據說,民國76年開始,台灣的煤礦就已經逐漸枯竭。 平溪菁桐日式宿舍群位於新北市平溪區菁桐里,是台陽礦業公司於1925年至1940年間陸續興建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