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 》

    netflix紀錄片《The Great Hack》《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 》
    誰沒看過廣告?不論你點不點入,同一時間,你的麥克風正在竊聽。
    的確,我們被精準預測。始於連接世界的夢,再來是共享的社群平台,不再感到寂寞:線上遊戲、交友、生活記憶、相片備份、購物。 每個數位足跡從不曾消失,數位世界中,一切關於我;交際互動,信用卡記錄、地理位置、喜好,都被編列上架,以便買主便於獵取我的情緒衝動、底限;或,如何越過界限,我們是活體稀金,價值數兆美元,正被餵養。
    以「無償之名」,引我入局,這種以自身為注的快感,我們同步上癮。
    連結世界的夢想正在重塑一些客體。資訊數據慘遭販賣,但免費的數位自由,遠勝於「使用者條款」。
    「凡『使用者』,必先被『使用』之。」
    舊時代的廣告人,到現代的數學人,專業的科學洞察,科技足以你令瞭解你想觸及的觀者。一切合法並出於個人意願,所給的全面數據,我與你身旁的網絡人脈,銷售一空,足以成為社會選民的心理測寫,左右世界。我們尚無法承認,也許是不願意面對脆弱;因為政宣、廣告行銷輕易左右我們。
    幾百種創意或惡意,放進網路任其成長,你我蠶食鯨吞消化滲透,沒有品牌也能擴張,來無影去無蹤。個資被使用來對付個人。
    而世界所有人,有其個別化恐懼與憤怒。所有發生都被記錄,寫進個體身份中。
    「報告:『已經達到初始的設計目標。』」
    補充1:部分是逐字稿,順一順給想看這部記錄片的人,當然我是以電影的某角度,簡化並以文字陳述,避開唐納川普跟希拉蕊這兩位人物,不特別提其中爭議,另外內文段落集結各種專家的觀點,我也沒有特別註名。但我覺得對這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考慮。
    補充2:結論非常有力,提供反思,記者的英語口音迷人「正當我們以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而權利中心早就更加極權?」當我們以為民主而更加民粹,我們怎麼更自由?
    補充3:如果看《操弄》此書,第320頁,可以互相比對作者跟記者的說法,但我傾向讀者先不要站邊,保持一個理解雙方的態度,至於個資外洩的問題(因為很明顯),大家還是有必要具備相關常識為宜,這也是目前社群媒體普遍問題,同事以前有人發生臉書帳號被連盜四五次。
    跟電影完全不同,如果您想瞭解一點大數據怎麼改變行為,也許可以看看書,我認為布特妮‧凱瑟非常優秀,做為一位吹哨者,至少有些工作經驗可以提供給讀者參考,她剛進劍橋公司的時候才26歲,據她回憶,老闆是一個出身在特權的封閉族群,只接觸得到和自己類似的人,大家生來一副統治世界的樣子,裡面有很多有趣的事件,很值得警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