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主題創作|食的品味

飲食與一個人的生活經驗相關,討論某個人的品味時經常會提起他的飲食習慣,推敲其生活狀況與價值觀。包含文化傳承、食材挑選、用餐禮儀,甚至是食物品牌的選購,更牽涉到個人的公民素養——拒吃使用童工的巧克力品牌、不人道的禽畜生飼養、養種植採用不環保的方式⋯⋯還有,向敵國勢力靠攏的品牌。
「這人每天喝的是連鎖超商的咖啡」、「他覺得知名美式量販店的肉桂捲就很好吃了」、「天啊,那是人工奶油做成的草莓蛋糕耶,我跟你說,他吃不出來喔!」⋯⋯這些敘述都是我在甜點店和客人聊天,熟客們和我指控「某些人」品味不好的各種證詞,可能是想讓我開心,或者營造出我們的品味相似的「感覺」,以達成某種社會關係的認同感。
熟客們欣賞店中的咖啡、肉桂捲、蛋糕,能分辨出「精品豆與業務豆」、「法國奶油與美國奶油」的差異,偶爾甚至要攻擊其他店家的相同商品,(不知為何)氣憤的說:「拜託,那家店的奶油一吃就是乳瑪琳啊,我跟朋友說這東西不能吃!」,他們還會主動分析情勢,「用高品質的食材,這樣的售價並不貴啊」。聽著客人誇張的說著別人的甜點如何不堪,我只能默不作聲,畢竟從沒到他們說的店消費,即使我吃過也不能攻擊同業的商品。
想起第一次和一個男性約會,母親會問我對方請我去什麼餐廳,想知道他的飲食習慣和我是否一樣、是否擁有和我相似的品味——即使我們說的品味不存在比較意味。因為「門當戶對」在社交中是重要的,客人也把在「和甜點店的我當朋友」當成是社交行為的一環,以為彼此認同品味是重要的。
而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品味是什麼等級?那是別人想像我有的格調,有時因為別人誤以為的高格調與我不符而有點不好意思。
我從小愛吃義美的巧克力糖、士力架巧克力、Ferrero的各種產品,吃著那些含有可可脂的巧克力糖是津津有味,也曾經喜愛去大賣場買烘焙品,喝著法國連鎖超市一瓶五歐元自有品牌的紅酒,倒也沒什麼立場說自己有品味吧?
在巴黎認識一位嫁給法國律師的韓國朋友跟我說不要到亞洲超市買東西,「那樣感覺有損妳的形象!」當時我只覺得好笑,我這年輕人有什麼形象需要維護?但對於想投入特定職業或打入上流上交圈的人而言,從很年輕開始就會做好個人品牌。
母親曾說韓國人在脫下大衣時會故意把衣服內裏的品牌給人看到,那樣的行為就好像new money (暴發戶)刻意展現自己財力而不是一種品味,因為在他們眼中能做比較的只有金錢,而在old money 的世界中只要看到材質便知道行頭的價值,心照不宣的——就好像在台灣你能吃懂不同來源的醬油,估計是來自傳統大家族。
經常覺得對於「食的品味」的追求似乎和影集中六十年代美國郊區完美嬌妻相同的八股,而現代社會對於飲食文化之於品味的認知有改變嗎?人們還是會以法國人對飲食的重視來說明他們的文化精髓,法國教育部也特別指出:「學校是學生學習好品味、營養學和食物文化的特許機構。良好的行爲與禮儀是必須被教導和學習的,而且需要長時期的培養。」
二十出頭時,有個在「法國在台協會」工作的法國同齡友人住在我家兩個街區外,約了幾次在附近的咖啡廳聊天,她說找到符合法國人水準的起司,再約著開紅酒搭配,若沒有夠格的起司則無法開酒。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人對保留自己文化的堅持和我周圍的台灣同齡人很不一樣,因此對法國人的固執有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也覺得她的行為是不是證實了法國人傲慢的傳言?明明有其他在台北生活的歐洲人承認這裡可以買得到品質相當於歐洲的起司和紅酒。
最終,台灣的工作結束前她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起司,我始終不知道那是一種對於法蘭西文化的尊重或者是她過度強調自己的品味與難以被取悅的高質量追求是一種職業上的習慣,這點猜測是這個法國年輕人的工作包括幫法國國民在台灣媒合工作,或許是把自己在職務上的挑剔帶到生活中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