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在育幼院前廚餘桶被發現的棄嬰小雪,經歷三次的收養與棄養,罹患了緘默症,回到撫養他長大的育幼院阿姨家。
阿姨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沒有,但她有無限的包容與溫暖,在阿姨面前,小雪可以盡情耍任性、擁有一切自由。只是,每當看到走在街上的母子,小雪仍忍不住好奇--那種情感到底是什麼感覺?此刻的他們,正熱烈愛著彼此嗎?
「家與父母的獨特氣味,總令我恐懼又嚮往,所謂家人,終究是我無法理解的奇怪世界。」
沒有父母、自小生長在孤兒院的小雪,流連幾個寄養家庭,但都以失敗告終。每一天,他都活在可能被拋棄的恐懼裡,大人們互相交流、客套委婉地拒絕,只不過是給自己完美脫身的藉口,對於他的感受,根本就視若無睹。在第三次寄養失敗後,罹患了緘默症。因緣際會到貴族小學附讀,看著被受父母寵愛的孩子,關於家人的定義,竟越來越模糊了起來。
1.用糖衣包裝的歧視
宇上小學的班導師在見到小雪的第一刻起,便對他投以炙熱關懷的眼光。數不盡的問候與關愛,讓受盡冷暖的小雪對自己開始有所期許。「班導師非常留意我的表情與一舉一動,三不五時就笑容滿面地看著我......我期望班導師的熱情與視線能持續包圍著我,成為我不被這所學校的利齒撕咬、被他的胃液融化的香油。」(p.54)但隨著他靜靜的觀察,他不免懷疑起老師的真心。如果真的如老師口中的,為了教育不遺餘力,那他為什麼要來與上小學教書呢?這完全不是一個可能會遇到像他這樣需要關愛、需要幫助的學生的地方,「我和泰雲就在眼前變得支離破碎,也不知道他在高興什麼,自始至終都滿臉笑容。」(p.115)
說穿了,班導師不過就是想藉著這份關愛,襯托出自己的好意而已。
「面對孩子,班導師總是給予宛如滔滔江水般的愛,但大部分都會以尷尬的結果收尾,導致孩子們變的更爭寵好勝。我深信班導師給予的親切和愛都只是謊言和虛假,就算是真正的愛,這副作用未免也太大了。而我,通常都會成為副作用下最大的受害者。」(p.131)像小雪一樣出生貧窮,卻比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們還要優秀的學生,到哪裡找呢?那是一種被包裝的虛榮,隱藏在善意後面的,為著私慾膨脹的自尊心。
2.想像與現實的差距
從來沒有被家人深愛過的小雪,總是看著路旁的母女、電視機裡演員演譯的故事去揣摩,自己被愛的樣子。她幻想自己是小兒科醫生-郭恩泰叔叔的女兒,有一個穩如泰山、能偵測自己情緒並給予包容的父親。在郭恩泰叔叔的家裡,一定是幸福美滿的結局。然而,這份因渴望而編織的網,在他知道郭恩泰叔淑是作惡多端的時賢的爸爸以後,破了一個大洞。「儘管我和時賢發生肢體衝突,導致肋骨斷裂是很不得了的大事,但害我變成這樣的孩子,竟然是郭恩泰醫生叔叔的孩子,這個事實造成的衝擊實在太大了。」(p.141)
比起因為衝突而造成的傷害,或是被責備,都比不上支撐自己已久的夢想破碎,而有的絕望感來的可怕。那是一種即使自己不屬於美好的那一端,還是相信那樣的世界和那樣的人存在於某處,要是哪一天走運了,或許還有開啟那個世界的大門,走進去的機會。而如今現實卻赤裸裸地宣告,就連那樣晶瑩剔透、光滑無瑕的地方,都殘留發霉的痕跡,究竟還值得我們去相信的,有什麼呢?
然而,為了到達夢想的地方,為了有能開啟大門的機會,小雪還是為此不懈。因為他相信,只要自己能符合大人的期待,他就有機會被愛。
「寫作業到深夜時,偶然聽到郭恩泰醫生叔叔夫妻倆低聲交談的內容,彷彿在我的滿腔熱忱又澆了汽油。他們竟然如此信賴毫無血緣關係的我,願意全力替我加油,一股衝勁頓時往上竄升。」(p.156)
3.被愛的代價
但越是努力,越搞不清楚想要到達的地方。如果目的地是被無條件的接納與被愛,那如果有一天不努力了,是不是再也到不了想要去的地方?小雪不禁懷疑自己,如果努力念書的代價是放棄自由、只能接受大人的安排,那這個代價與被愛是不是對等的,他究竟該不該有所犧牲?「只要車停在校門前,我就不得不搭上車。我後來才明白,原來這是一種就連回家時想搭地鐵、搭公車或走路回家等小事都無法決定、毫無選擇的人生。」(p.159)
而時賢的叛逆,便是為這份窒息的愛最強烈的控訴。那被支配、掌控的人生,讓小雪也跟著時賢不由得坐立難安。時賢排斥學習,讓媽媽傷透腦筋,因緣際會收養了小雪,反而讓時賢媽媽的寄望有了著落。為了被愛而努力不懈的小雪,在在符合了時賢媽媽的期待,當這份期待一點一滴加強了力道,小雪很快地也感受到了愛的負重。
郭恩泰叔叔在得知時賢成績一落千丈以後,送走了小狗向量,這也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認真讀書就能養小狗,但你沒有遵守約定,所以你沒有養向量的資格。」為什麼郭恩泰叔叔說的話明明沒有邏輯問題,卻像一雙強而有力的大手,緊緊掐著喉嚨,憤怒的令人喘不過氣來。
小雪不禁想起自己被領養以後,默默被阿姨送走,她的愛犬阿寇。為什麼大人總不問過意見,就擅作主張?從來沒人關心過自己真正的感受,除了阿寇。那些名為善意的謊言,不過是拿來遮掩自己過錯的藉口,「他們看過的,不過就是一個無父無母的野丫頭,以及一隻生性膽小的雜種狗,才不會懂我們愛著彼此或是不想分開的苦衷。」(p.180)自始至終,從不問愛的代價的,也只有小狗阿寇。
4.大人,也是正在成長的小孩
對小雪而言,郭恩泰叔叔的鼓勵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他總告訴小雪,小孩要多笑、開開心心的長大,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反而面對自己的兒子時賢時,卻訓誡他太怠惰、沒有吃過苦。
「孩子們的確應該要多笑,但像時賢這樣在良好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有責任成為優秀的人,把自己得到的回饋給社會。」
「所以您是說,像時賢一樣在良好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就應該要報答,像我一樣在惡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只要嘻嘻哈哈就行了嗎?」
郭恩泰叔叔對自己與時賢的雙重標準,著實刺穿小雪一直嚮往的夢。他不禁更加模糊了起來,為什麼越愛會越恨,為什麼明明很在乎,卻越往不同的方向走去。其實大人多半也都是還未成熟的小孩,還沒搞清楚自己的內心,就長成大人了。高舉著從不曾實現的期望,沒有問就強加的寄託,那一句「為你好」裡,究竟藏著多少自己也無法達成的貪慾。
5.不起眼卻最樸實的愛
雖然沒有親生父母,也從不曾在養父母那裏得到持久的關愛,但阿姨卻一直在他被棄養以後等他回家。阿姨雖然舉止粗糙、目不識丁,總是嚷著自己見識淺薄,無法給她最好的,但阿姨的懷裡卻能接納小雪的任性妄為,也能給予他對於生命主導的無限自由。「阿姨毫不吝惜地大方給予微笑,隨時用雙臂牢牢抱住我。一直以來,在我反覆經歷收養與終止的收養的過程,帶著茫然發白的腦袋回來時,阿姨也總在原地等我,一次也沒有落下。」(p.228)在愛與不愛的加加減減裡,只有阿姨從來沒有改變過,始終在小雪的身旁。原來真正的愛是不需要努力付出才能爭取到的,是像空氣一般存在著,卻不用時時回頭確認就能握緊的東西。
【小雪-被愛的條件】無疑是將父母對孩子的期待,以及孩子對父母的愛,這一份雙向交雜的情感,剖析的淋漓盡致的一本小說。家人,果真是一團難以理解的謎題,只能慢慢在雲霧散盡之處,尋找愛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