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君權有沒有憲法依據?

    最後回應問題③:君權有沒有憲法依據?
    前文提到中國傳統的政治制度,對君權的建立、轉移、罷免,古有堯舜禪讓,毋須流血,毋須叛亂,更加毋須革命。舜之所以得天下,乃是天與之。
    孟子有個弟子叫做萬章。 萬章問:帝堯把天下傳給舜,有這樣的事嗎? 孟子說:沒有,天子不能把天下傳給人。 萬章問:那麼舜有天下,是誰給的呢? 孟子說:天給他的。
    這話怎麼說呢?
    舜輔佐帝堯治理天下,長達二十八年之久;而且,堯把兩個女兒同時許配給舜,看看他能不能家齊,能不能大公無私地治理天下。舜不但政績婓然,天下歸心;而在堯過世,三年喪禮期滿,舜退避到南河之南,把天下讓給堯之子。結果,無論是天下諸侯朝拜天子,抑或是百姓訴訟,都到舜那裡去;那麼,歌功頌德的,自然就歌頌舜。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故謂「天與之」。
    然而,這只是堯舜時期的賢人治國,君主的權位轉移,才可以由民心而轉移。很可惜,這種禪讓,無法持續。為什麼?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所欠缺的,就是對政體的合理性、對君權的約束、對君位的獲得、繼承、轉移和罷免,都沒有憲法依據,而但憑民心的取向而已。即使後來的商湯把夏桀放逐,後來的周武王誅殺殷紂,都只能採取軍事革命,而解決暴君的權位。
    牟宗三先生說:「傳統中國的政制,只有治道而無政道」,就是針對君權的憲法依據。而過去的歷代皇朝,雖則治權在士,而政權仍在君。皇帝既代表政權,亦是治權之核心。所以,只有吏治而無政治啊!
    (寫於2022年1月22日) 後話:2007年高考的文化專題: 試評論「以賢人治國之長,補民主政體之短」的主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