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樣和 Z世代 共事? 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何謂Z世代 =>泛指在(1995 ~ 2010 年)之間出生的人.目前的年紀介於26~12歲之間的青年或青少年.
而這個年紀中多數人在這個時間點.都剛進入職場沒多久.而且社會歷練多數也是一張白紙.所以延伸的問題也就特別的多.

工作的地方就遇到兩個截然不同的例子.姑且稱她們為橘子跟葡萄吧!!
橘子是在高三的年紀到 工作的地方工作的.人就如同橘色一樣亮麗熱情.無論是跟店裡的人或是顧客的互動都很融洽.臨場的反應也很不錯.學習能力跟主動性更是不在話下.然而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因為畢業要去外地讀書.所以就離開了.但還是有聯繫.偶爾休假也會來探個班!!
葡萄則是在橘子離開後不久才來一起共事的.人就如紫色一樣神秘冷冽.跟店裡的人或是顧客的互動都簡單扼要.臨場的反應緩慢容易反應不來.而學習能力跟主動性更是差強人意....(跟橘子比起來真的差很多!!)但是換個角度想.或許是沒真正弄清她的想法.才會有這些問題產生.

raw-image

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葡萄的回話都非常的簡單.
葡萄你去把那些剛到貨的商品上架一下! :喔!
葡萄剛剛教的操作方式.有沒有問題啊? :嗯!(搖頭..)
葡萄等等去把二樓的地板掃一掃. :嗯!嗯!
葡萄你平時沒上班都在做什麼? :沒有.
幾乎所有的回話或是交談都是像這樣.簡單扼要.一句話不超過3個字...
這樣真的很難理解她心裡的真正的感覺或是想法.

因為之前跟橘子的相處.感覺同年紀的青少年.應該都還不錯.但是這個想法在遇到葡萄時翻盤了!!
或許是這個世代的青年都有的通病吧!反正我是來工作的.你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沒說得當然不用去做.因為你又沒說.有回應給你已經很不錯了!!(當然還是有好的. 沒說是全世代的都是這樣啊!!)

z世代的人.因為生長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快速且多如繁星的資訊一直不斷地出現在他們的身邊.無論有沒有吸收.就是有那麼多的資訊產生.久而久之對於自身無關的議題.或是不感興趣的事物(無論是否會影響到什麼.只要不感興趣.)就是用讓旁人感覺敷衍的態度來回應.或許對他們而言這樣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些是否真的是她們的真正想法或感受.無法確定.因為 不是這個世代的🤷‍♂️....


所以在工作上只能慢慢的取得葡萄的信任.讓她願意說出心裡真的想法.利用講道理的方式.慢慢地引導改變.當然時間一長.還是沒有改變的話.還是只能放生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啡贏不可的沙龍
11會員
66內容數
啡贏不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11
歷經十餘載.早已習慣舒適圈 也清楚.這樣下去不會有結果 但就是.無法自拔的沉淪下去
2022/02/11
歷經十餘載.早已習慣舒適圈 也清楚.這樣下去不會有結果 但就是.無法自拔的沉淪下去
2022/02/05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恭喜啊!恭喜啊!發啊!發大財! 在幾年前.每到過年期間.處處都能聽到應景的過年歌曲. 到處都是絡繹不絕的人潮.店家也忙進忙出的補貨補到手軟.吆喝聲喊到沙啞. 而這2年的過年.因為一個全球的疫情.讓整個過年這個重要的日子.幾乎是全變調了! 感恩練習~還是要持續的
2022/02/05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 恭喜啊!恭喜啊!發啊!發大財! 在幾年前.每到過年期間.處處都能聽到應景的過年歌曲. 到處都是絡繹不絕的人潮.店家也忙進忙出的補貨補到手軟.吆喝聲喊到沙啞. 而這2年的過年.因為一個全球的疫情.讓整個過年這個重要的日子.幾乎是全變調了! 感恩練習~還是要持續的
2022/01/29
一家獨資的店鋪.裡面人員有老闆.員工.老闆要負責招攬生意.進貨.決定售價等等瑣碎事務.而員工就是老闆說什麼就做什麼.粗重活.打掃環境等等的工作.
Thumbnail
2022/01/29
一家獨資的店鋪.裡面人員有老闆.員工.老闆要負責招攬生意.進貨.決定售價等等瑣碎事務.而員工就是老闆說什麼就做什麼.粗重活.打掃環境等等的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你以為Z世代資源更好了、更不缺錢了,但他們卻更多人在與焦慮、茫然、身心症拚搏。職涯諮詢這職業,當愈做愈深入時,愈覺得自己要不斷更新自己,無論是知識技術、還是身心狀態,要不然要怎麼好好陪伴他們呢?
Thumbnail
你以為Z世代資源更好了、更不缺錢了,但他們卻更多人在與焦慮、茫然、身心症拚搏。職涯諮詢這職業,當愈做愈深入時,愈覺得自己要不斷更新自己,無論是知識技術、還是身心狀態,要不然要怎麼好好陪伴他們呢?
Thumbnail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在挑戰企業主的標題! 如果這個企業讓他們瞧得起,也許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宿舍或家,給企業一個機會,進入一個組織工作。你真的沒有看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Thumbnail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在挑戰企業主的標題! 如果這個企業讓他們瞧得起,也許他們願意離開舒適的宿舍或家,給企業一個機會,進入一個組織工作。你真的沒有看錯,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Thumbnail
最近遇到好幾位大專應屆畢業的求職者,普遍都帶給我相似的感受,讓我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種世代差異呢?
Thumbnail
最近遇到好幾位大專應屆畢業的求職者,普遍都帶給我相似的感受,讓我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種世代差異呢?
Thumbnail
上次朋友 A 子在社群動態上分享《 Z 世代經濟:未來最有影響力的新世代》這本書裡提到的案例:「美國一位 19 歲年輕快餐店經理不知如何解決顧客打來的客服問題,緊張到把電話掛掉。」結果有位 Z 世代同學看到立刻在下方留言反駁:「我才不會這麼笨。」關於 Z 世代,真的有人問過他們「怎麼想」嗎?
Thumbnail
上次朋友 A 子在社群動態上分享《 Z 世代經濟:未來最有影響力的新世代》這本書裡提到的案例:「美國一位 19 歲年輕快餐店經理不知如何解決顧客打來的客服問題,緊張到把電話掛掉。」結果有位 Z 世代同學看到立刻在下方留言反駁:「我才不會這麼笨。」關於 Z 世代,真的有人問過他們「怎麼想」嗎?
Thumbnail
最近跟一個朋友見面,他們公司來了個年輕女孩,這位新同事標新立異的做事方式,為大家開啟了一個新的視野,以結果來說,他工作非常有效率,但是,他的直屬主管卻很頭痛⋯⋯
Thumbnail
最近跟一個朋友見面,他們公司來了個年輕女孩,這位新同事標新立異的做事方式,為大家開啟了一個新的視野,以結果來說,他工作非常有效率,但是,他的直屬主管卻很頭痛⋯⋯
Thumbnail
無論任何年齡、任何位階,面對任何人都願不斷學習並修正,才是讓自己更加卓越的不二法門。
Thumbnail
無論任何年齡、任何位階,面對任何人都願不斷學習並修正,才是讓自己更加卓越的不二法門。
Thumbnail
職場上的前後世代差異,當然是一種偏見,一種刻板印象。但現實中是如此嗎?還是有其他角度來描述這個現象?
Thumbnail
職場上的前後世代差異,當然是一種偏見,一種刻板印象。但現實中是如此嗎?還是有其他角度來描述這個現象?
Thumbnail
何謂Z世代 =>泛指在(1995 ~ 2010 年)之間出生的人.目前的年紀介於26~12歲之間的青年或青少年. 而這個年紀中多數人在這個時間點.都剛進入職場沒多久.而且社會歷練多數也是一張白紙.所以延伸的問題也就特別的多.
Thumbnail
何謂Z世代 =>泛指在(1995 ~ 2010 年)之間出生的人.目前的年紀介於26~12歲之間的青年或青少年. 而這個年紀中多數人在這個時間點.都剛進入職場沒多久.而且社會歷練多數也是一張白紙.所以延伸的問題也就特別的多.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工作不到1年辭職也沒關係?Z世代職場大軍報到……他們在想什麼? Z世代是「矛盾的一代」,由社群媒體與3C產品陪伴成長; 追逐夢想、渴望自我實現的同時,也不忘追求高薪; 願意為工作負責任,卻不表示他們欣然接受傳統的管理模式或思維框架。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工作不到1年辭職也沒關係?Z世代職場大軍報到……他們在想什麼? Z世代是「矛盾的一代」,由社群媒體與3C產品陪伴成長; 追逐夢想、渴望自我實現的同時,也不忘追求高薪; 願意為工作負責任,卻不表示他們欣然接受傳統的管理模式或思維框架。
Thumbnail
剛進社會時,總能聽見上一個世代的人用某種標籤貼在這一個世代身上,而這種輪迴,似乎是週而復始的無盡循環。 每到畢業季節前後,也就是求職旺季,各種所謂的「人力專業顧問」就又會出來對各個新世代與當今職場給些評論與建議。總而言之,永遠就是職場上的老鳥覺得菜鳥不耐操、玻璃心且不受控。然後隨著一屆又一屆的菜鳥
Thumbnail
剛進社會時,總能聽見上一個世代的人用某種標籤貼在這一個世代身上,而這種輪迴,似乎是週而復始的無盡循環。 每到畢業季節前後,也就是求職旺季,各種所謂的「人力專業顧問」就又會出來對各個新世代與當今職場給些評論與建議。總而言之,永遠就是職場上的老鳥覺得菜鳥不耐操、玻璃心且不受控。然後隨著一屆又一屆的菜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