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為政與治道(8)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賢人之治,有保證嗎?
現在檢視問題②:賢人之治,有保證嗎?
前文提到堯舜的賢人之治,這是非常看重執政者的道德操守與對社稷的承擔的。問題又來了,這「賢人之治」僅屬道德責任、政治責任,而非法律責任。換言之,還是寄望於人治,這有保證嗎?
所以,孔子就經常提點:君君、臣臣。也就是說,君要像君的樣子,盡君的責任;臣才能像臣的樣子,盡臣的責任。即使臣不臣,還是由於君不君啊。可見對於社稷的責任,孔子認為一切不仁不義不正,全該由執政者一力承擔的呀!故有「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之說。
然而,問題還得解決呀!若君不君,則怎麼辦呀?
君既不盡君職,便不成一個君。不成一個君又如何呢?當年孔老夫子見魯定公已經去到「君不君」的地步,就只有不得已而離開魯國;也就是說,那時還沒意識到「君不君」的權力轉移。
事隔百多年,孟子對齊宣王說: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
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註1】
臣視君、臣視君、還是臣視君,這只不過是臣子對君上的心態而已;完全未涉及如何處置君不君的難題。
其後,孟子才有機會向齊宣王誘問:「假使掌管司法刑獄的最高官員,未能管束其屬下,那麼該怎樣處置他呢?」
齊宣王很爽快地回答:「罷免他。」
孟子接著又問:「假如王的四境之內不能治,那該怎麼辦呢?」
結果,齊宣王便顧左右而言他。【註2】
由此得知,在孟子的觀念,假如君不君,確實是可以罷免的。但,始終都未有法理依據。
有一天,齊宣王向孟子請教公卿大夫應當如何效忠君王的道理,誰知孟子竟然說:「若是同宗的公卿,見君王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君可易位。」
易位?另立賢君?臣下犯顏直諫,尚且都不能接受,更何況是更換君位?齊宣王當然勃然變色啦。【註3】
又有一次,齊宣王問孟子如何看待「商湯放逐夏桀,武王討伐殷紂」這兩宗以下犯上、放君弒君的歷史事件。誰知孟子竟然大膽地回答:「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註4】什麼叫做「一夫」?得不到民心而又眾叛親離的獨斷專制的君主,簡稱獨夫。此處,孟子很清晰也很極限地說:「我只聽聞是誅殺了一個被天下人民所唾棄的獨夫,而未聽聞過是臣下弒殺君上啊。」
由此觀之,從孟子的思想看來,君不盡職、不勝任,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以致危害社稷,臣是可以把他易位,甚至天下人民也可以把他誅了。這可以說,自堯舜禪讓,湯武征伐之外,孟子對君主權位的轉移,提出了第三個模式。故此,哪些說儒家的君臣制度,是封建奴才,實在不合理啊!
(寫於2022年1月22日)
【註1】見《孟子•離婁下3》
【註2】見《孟子•梁惠王下6》
【註3】見《孟子•萬章下9》
【註4】見《孟子•梁惠王下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此觀之,要邁向大同社會,其實並非鏡花水月,並非空中樓閣;而只要: 賢人之治 + 民主政治體制→大同
    《大同與小康》: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這種現象很普遍,就是自己不要的東西,與其堆積在家裡,不如送出去,做到物盡其用。這就是「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上文講到堯舜的賢人之治,是孔子一生嚮往的大同社會。這樣,大家都會問: ①大同的理想社會,還能實現嗎? ②賢人之治,有保證嗎? ③君權有沒有憲法依據? 首先檢視問題①:大同的理想社會,還能實現嗎? 《大同與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同與小康》: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然則,何謂「賢人之治」? 這種理想社會,就曾出現在堯舜時期。堯、舜之所以是賢君,最關鍵的就是有民本的觀念。民本,就是以民為本位,以民心為心。 《尚書•泰誓》: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禮記•大學》: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可見執政者,必須敢於擔當,必須有道德自覺。
    其實,季康子當時就曾有相關的疑問。他問:「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這就是用政令刑施把壞人、惡人、甚至是異己分子趕盡殺絕,以配合正道的手段。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19》 但,話又說回來,自身正了,天下就會太平了嗎?
    過去每當講授金耀基教授的《中國的傳統社會》一文時,文中雖然沒提到孔子哪些話,可我都把孔子對為政的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這幾句話,重點地、深切地向學生講解,不是為了考試,而是希望學生對從政有個正確的觀念。 然則,何謂「政者,正也」?
    由此觀之,要邁向大同社會,其實並非鏡花水月,並非空中樓閣;而只要: 賢人之治 + 民主政治體制→大同
    《大同與小康》: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這種現象很普遍,就是自己不要的東西,與其堆積在家裡,不如送出去,做到物盡其用。這就是「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上文講到堯舜的賢人之治,是孔子一生嚮往的大同社會。這樣,大家都會問: ①大同的理想社會,還能實現嗎? ②賢人之治,有保證嗎? ③君權有沒有憲法依據? 首先檢視問題①:大同的理想社會,還能實現嗎? 《大同與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大同與小康》: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然則,何謂「賢人之治」? 這種理想社會,就曾出現在堯舜時期。堯、舜之所以是賢君,最關鍵的就是有民本的觀念。民本,就是以民為本位,以民心為心。 《尚書•泰誓》: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禮記•大學》: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可見執政者,必須敢於擔當,必須有道德自覺。
    其實,季康子當時就曾有相關的疑問。他問:「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這就是用政令刑施把壞人、惡人、甚至是異己分子趕盡殺絕,以配合正道的手段。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19》 但,話又說回來,自身正了,天下就會太平了嗎?
    過去每當講授金耀基教授的《中國的傳統社會》一文時,文中雖然沒提到孔子哪些話,可我都把孔子對為政的最基本的而又最重要的這幾句話,重點地、深切地向學生講解,不是為了考試,而是希望學生對從政有個正確的觀念。 然則,何謂「政者,正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第五)。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八佾第三)。 定公,魯國國君。『定』是他死後的諡號,是個美諡。據《周公諡法》,『大慮靜民曰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安民法古曰定』。  魯定公問君臣相處之道,孔子認為,君指派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