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是皺紋還是白髮,還是生活的瑣碎和不堪?我不怕老去,但我怕生命黯淡。時光不會辜負認真努力的人,你會喜歡上認真的自己。
每一張容顏展現的不僅僅是歲月的痕跡
在撰寫這篇「編輯台的話」時,收到主管傳來「老院子 靜。觀──董小蕙」畫展的介紹影片,在卡農的音樂中,光陰的靜謐與富足慢慢隨著一幅幅畫作流洩出來。最後,字幕打出這段文案:
老院子 記錄生活 也收藏時光 一葉知心 每一筆 都是生命的 靜觀 與 對話
回想過去規劃二月專題「美,是一種習慣」的時間裡,不論是和作家們討論,還是閱讀相關書籍,都發現美有許多面向──化妝是美,素顏也是美;身材纖細是美,棉花糖女孩也是美;靜心冥想是美,運動也是美;20歲的青春是美,40歲的優雅、50歲的從容何嘗不美?
或許不愛化妝的人,旁觀別人執著於各種美顏術、追逐各色化妝品、保養品,會覺得傻氣;但相對的,對方也會覺得女為悅己者容,在追求美的過程中,自己很幸福。美或不美,牽涉到許多面向,諸如不同時代的社會價值觀(例如「唐朝喜歡環肥,漢朝鍾情燕瘦」)、生命創傷(例如有人因為失戀而絕不素顏見人)、人生追求(例如有人眼裡只看得見外在美、有人執著於內在美)等等都會造成影響。
經過這一路查找資料與尋思,我不禁覺得,人追求美,跟藝術家追求美有點像,正如「老院子 靜。觀──董小蕙」畫展的文案,不論男人、女人,在追求變美的一路上,每一份努力,「都是生命的靜觀與對話」,所有的努力,所有的領悟,都化為一張張散發獨特之美的容顏,而每一張容顏展現的不僅僅是歲月的痕跡,更是用心生活的時光。西蒙波娃不也這麼說嗎?「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
美,是一種習慣
這一回的專題「美,是一種習慣」,分成三部分,首先我們邀請中醫講師謝無愁探討中醫與美學,從中醫的眼光來看什麼樣的容貌才是「美顏」,而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擁有美顏。讀了她的文章,我才知道,原來站在中醫的角度,「一個人的美,第一眼看的是整體的氣場,例如站姿是否撐起整個骨架的氣勢、眉眼之間是否溫和有神等」,我特別喜歡她的結語:「只有能活出自己的期望才能真正激發生命的能量……實踐夢想的人所散發出來的美,自帶生命的芬芳。」(
〈美,是展現生命芳華的贈禮〉)。
在
〈充滿力量的美〉中,小說家陳雪細數自己大胃王的年少時光,那時候不論怎麼吃都依然窈窕,有時還可買到適合她尺寸的童裝。過了四十歲之後,她的褲子從S穿到M又換到L,於是她開始運動,重新找回輕盈柔軟的身體。至於五十歲,她寫道:「我要好好活出五十歲的模樣,我自己的五十歲,是經歷病痛之後的重生,是充滿力量的美。」
我一開始向奶媽Naima(高瑞希)邀稿時,題目原是「閱讀提升審美」,後來,我收到更精彩的
〈你想變美?那麼就從「放下變美」的心態開始〉。她寫電影《第一爐香》中飾演「梁太」的資深演員俞飛鴻,覺得現年 51 歲的她美極了。文章中這一段更是精彩:
有大學同學向記者回憶,俞飛鴻就讀北影期間是班上的學霸。
別的女同學在談戀愛時,她醉心於研究文史哲學;別人正在容貌焦慮,她則跑去戶外體驗大自然。簡言之,「美麗」對俞飛鴻而言,是擺置在最後面的,可是這樣的心態,反使她漫出不疾不徐的氣場,猶如睡蓮清新淡定,卻又難以掩蓋她熱愛探索、對世界充滿陽光的眼睛。
明明不在乎美麗,她卻時刻在為美麗寫下新的定義。
我很喜歡造型師岳曉琳《給大女孩的第一本化妝書》的副標「無畏山高水長,許你一世容光」,書中這段話亦讓人感動,因此在這個專題中也收錄了她的新書書摘
〈與時光共悠長──不同年紀的美〉:
時光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是皺紋還是白髮,還是生活的瑣碎和不堪?
我不怕老去,但我怕生命黯淡。
時光不會辜負認真努力的人,你會喜歡上認真的自己。
拓展美的視野
在探討了美的多種面向之後,專題的第二部分「拓展美的視野」,則是分享如何透過親近美的事物、以美的思維看待世事,進而讓自己從內到外散發優雅與從容之美。
14個變美的好習慣
最後分享「14個變美的好習慣」,只要每一天好好善待自己,你的人生便不會黯淡無光,而是煥發屬於你獨一無二的美麗。
除了從不同的人那裡獲取變美的經驗,我們還精選了有助於變美的商品,例如璞草園|樂活多元複方精油、圓氐飾品、雅詩蘭黛|微分子肌底原生露、KENT|按摩強化頭皮保養梳、比漾咖啡選物|玉桂蜜……願你我不論年歲幾何,內外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