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眼睛的隱喻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曾提過「眼睛與視域」的關係:
眼睛不存在於主體所見的世界,反而是存於使主體能看見的世界
彷彿觀看者被觀看者並不共享同一個世界,在現象學之父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哲學觀中更加推廣了主體與經驗世界的關係,知覺的主體(Noesis)以及被知覺的客體(Noema)會因為彼此的「交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而感知到不同的世界。藉由眼睛與視域的關係,我想連結到康德曾提及
「人類無法認識『真正』的世界,因為我們的眼睛先天就被迫戴上了時間以及空間的濾鏡;然而,我們卻需要這些濾鏡去認識世界。」
因為人眼天生的濾鏡,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依此濾鏡下所過濾的世界,並非完整的世界
因為人眼天生的濾鏡,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依此濾鏡下所過濾的世界,並非完整的世界
現在,只要把這個隱喻代入影像與相機之間的關係,便能發現我們無法從相機之眼看見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事實上,相機的位置就如同是人眼,而影像則是它所看到的世界。人眼的濾鏡就如同是相機的鏡頭,一旦卸下了鏡頭相機所見的世界只是一片模糊,可見光需要透過鏡頭才能在螢幕上成像;換句話說,相機如果要認識這個世界,必然得要透過鏡頭的中介,然而,鏡頭的形構卻又不可避免地間接影響相機所看到的世界。
假若將相機視為人,那麼影像便是相機透過它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
那麼,藉由相機與鏡頭的關係,我們能怎麼理解人眼對於認識世界的限制?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色盲」(Color blindness,又稱色覺辨認障礙Color vision deficiency)。患有色盲的人看見顏色及辨別顏色的能力會有減退的狀況。色盲有可能造成學習困難,購買水果、挑選衣物,及辨識交通號誌可能也會受到影響(然而佔多數的色弱患者可分辨帶有藍光的綠燈)。
各個不同色盲患者所見的世界(來源:網路)
從色盲的案例中能發現,我們同樣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對於正常的人眼以及色盲患者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有些微不同,我們共享這個世界的外觀、輪廓;然而,這個世界的顏色卻因人而異。也就是,世界上的有些人先天(也有可能是後天)戴上了「色盲」的濾鏡,這個世界則依著這個濾鏡的運作回應他們。因此,並沒有「正常的世界」以及「不正常的世界」之分,只有不同層次的真實性
因此,我們不能說正常的人眼看到的世界比色盲患者看到得的真實,事實上,正常人的人眼感知到的世界只不過比色盲患者多一些色彩,多一些色彩不代表更真實。就如同我們可以設想未來出現一種人類(或者突變),在視錐細胞上多演化出了一個神經元,使得這個人種可以看到「光的四原色」;他仍跟其他人類共享同一個世界,只不過他所感知到的是一個四種顏色混合而成的世界,其他人所感知到的只有三種顏色或者更少。
在感官之外「不可感知的真實世界」我們並不得而知,而透過感官的作用所感知到的世界又有其限制;同一個世界在不同的濾鏡之下裂變出了不同的「真實性」,而每個個體所接收到的真實卻未必與他人有所重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