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
含有「現象學」共 1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2025/07/13
《世界與人》第十章:舒茨的閱讀困難
《世界與人-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第十章 〈舒茨的開展:為人文社會科學奠基的現象學心理學〉 可能是過高的期待(終於要看到與社會建構論的連結了),也可能是對舒茨不佳的第一印象(出於個人的學術潔癖?),這章讀起來有閱讀困難。 與ChatGPT討論了一下,也是有點收穫,記錄對話如下,明日再挑戰一次。
含 AI 應用內容
#
舒茨
#
現象學
#
胡塞爾
喜歡
留言
Ching Hsu的沙龍
2025/07/12
喬記洋行之其一
喬記洋行,是偶然在threads看到的電子報,讀了幾篇文章覺得真的滿有趣的,談精品業、談職場、談職場的自我覺察,非常精彩,就不多贅述了,請點進去逛幾圈吧! 今天想藉由這篇文章來聊聊一點延伸的東西,算是一個觀察。
#
閱讀
#
Threads
#
奢侈品
2
留言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2025/07/11
《世界與人》第八章閱讀摘錄
《世界與人-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第八章閱讀摘錄 第八章〈現象學與生活:胡賽爾的提案〉已正式進入本書的第三部分:現象學心理學、生活世界與人文社會科學。 這章在概念說明與論述上十分清楚,主要有三個理解,摘錄引用四段書上文字。 1.現象學心理學提供了前往超越論現象學的另一條途徑 「從胡塞爾本
#
胡塞爾
#
現象學
#
生活世界
喜歡
留言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2025/07/10
《世界與人》第七章閱讀心得
《世界與人-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第七章閱讀心得 第七章〈哲學家與世界:從胡賽爾到梅洛龐蒂〉讀了兩次才感覺到有些掌握。以下是一些讀後感,也把ChatGPT對我心得的反饋放上。 我的心得: 梅洛龐蒂的路徑與胡塞爾相當不同,這很有趣。如果要用方向性作為描述,胡塞爾像是一路向後退,要退回到最終最
含 AI 應用內容
#
胡塞爾
#
梅洛龐蒂
#
現象學
1
留言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2025/07/06
《世界與人》第五章閱讀摘要
《世界與人-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第五章閱讀摘要 第五章〈超越論現象學及其還原〉我的理解與閱讀有感紀錄 1. 意識與議事相關項的互相證成推演,是使得現象學不同於笛卡兒完全回到主體的路線。只是這轉變成必須走向康德的先驗性。 這點還蠻有趣的。我說有趣是因為這某個程度上,不太像是「追求真理」,比較像
#
現象學
#
超越論現象學
#
世界與人
1
2
李四郎
7 天前
1
感謝分享! 能夠舉例會更具體、明確。
1
Dozen Lu
發文者
7 天前
1
好,謝謝指教,我努力:)
1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2025/07/05
《世界與人》第四章閱讀書摘
《世界與人-胡塞爾的現象學心理學》第四章 書摘 Ch.4 現象學心理學作為超越論現象學的預備 (p.93) 「胡塞爾強調,如果我們從自然主義態度出發,這個世界便呈現為物理的,生物的自然世界。但是這種世界實在性並非「預先被給予的」(vorgegeben)。反之,在日常生活世界中透過人格態度所呈
#
胡塞爾
#
現象學
#
現象學心理學
1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14
對自身無能的肯認:在世存活的成人禮
當聖修伯里作為一名戰爭中的飛行員,甚至在空難之中倖存,他被迫經歷一個又一個危及的、令人必須完全沉浸的當下。他知道自己「存在」,且比笛卡兒那「不可質疑的我思」更加深刻,那一剎那,他活為有身體的人,且必須全然接受自己身體的能與不能、力與無力。
#
前圖紙
#
存在主義
#
現象學
2
1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12
存有的向累而生
而隨著你從「好像做什麼都不會累」的孩童、青少年逐漸長大,如果沒有持續鍛鍊身體,體能自然會開始走下坡。就像那一台用了好幾年的手機,我們感受到自己,嘀咕著「怎麼一下子就沒電了?」,其實你沒做什麼特別耗電的事,就是身體不同了,但對身體的意識還沒跟著修正。
#
前圖紙
#
疲憊
#
存在主義
4
留言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維』
2025/03/02
為什麼『一本書』每次讀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英加登的哲學闡述
你有沒有想過,一本書上的文字為什麼能變成腦海裡的故事?當你讀到「森林裡住著一隻會說話的小狐狸」,你真的看到這隻狐狸了嗎?它存在在哪裡?這些問題,就是羅曼·英加登(Roman Witold Ingarden, 1893-1970) 研究了一輩子的事情!
#
文學
#
現象學
#
藝術
5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2/13
習慣中瑣碎事物之紀錄
椅子、螢幕、鍵盤,它們同樣以固定的位置與固定的尺寸擔任了寫作時候的背景。某些語句與文字上的細節,會因此有些許的差異。身體前傾的角度、痠痛與否、視野中有多少螢幕外的畫面。我們沒辦法十分科學地做出對照組,但當下確實是被一切的「之前」所形塑,而那些彷彿永恆的傢俱,無聲無息地在每一日發揮它們的影響力。
#
前圖紙
#
習慣
#
瑣碎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