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影像的型式創作兩幅作品,主要使用的媒材為 “Ambiguous Cylinder” 並以 3D 列印機製作。Ambiguous Cylinder 原為日本明治大學(Meiji University)教授杉原厚吉(すぎはら こうきち)的設計,你可以在他的個人網站看到更多設計。這個物件的特別之處在於「觀者必須以實體見到該物件才能看到它的全貌」透過影像無法了解這個物件的完整,影像只呈現了它看到的而非你想看到的。
The main reason why I use the “Ambiguous Cylinder” printed by 3D printer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idea that “you have to be physically engaged with the object so that you can learn what it exactly looks like.” I wanna argue that viewers cannot recognize the completeness of ambiguous cylinder simply through an image because the image only displays what it sees from its perspective.

不過,即使透過影像的捕捉,Ambiguous Cylinder 在鏡子內外的形構仍然大相逕庭。綠色 Ambiguous Cylinder 在鏡像當中看到的自己是一個方柱;從鏡子的角度出發,它所看到的是一個圓柱;最後,藉由影像的視角所看到的卻是「既方又圓的柱子」。
╴

《綠色的憂傷》同樣也是以 Ambiguous Cylinder 作為主要的被攝體,不同的部份是,在這一幅作品中我將鏡子移除了,也就是,以 Ambiguous Cylinder 的「視野」看這個世界。如同眼睛與視域之間的關係,眼睛不存於眼睛所看到的世界,相反地,眼睛存於使它能看見的世界。感知的主體與被感知的客體,並無共享同一個現實。
在物件的世界它們無法認識自己,因為它們所看出去的世界就是人類塑造的現實,而無法從中看見自己真實的樣貌(或者說,他們所呈現的樣貌是人類所設定的)然而,即使透過影像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觀看,看著自己的影子,綠色的柱子仍然無法認識自己,因為它不存於自己的世界,它只存於人類刻意塑造的世界。如同《影像的視野》所闡述,Ambiguous Cylinder 不透過中介無法認識自己;然而,透過中介將無法認識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