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0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看「犬山記」

    「你覺得那座山像什麼?」
    「像一隻狂吠的犬。」
    「你怎麼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我不是現在才看出來,剛到這牧場時我就發現了。」
    以上,是菲爾與彼得的一次交手。
    菲爾常用深情的眼光,凝視著牧場對面的那一座大山,有一個深愛的人告訴他,那座山的某處陰影部分像一隻狂吠的犬。
    沒想到,身邊這個少年彼得不需要別人提示,自己就看出了山上的圖案。同樣的圖案,在這兩人心中引發的感受截然不同,菲爾欣喜於再次遇到了知己,但對彼得是一個隱喻:牧場就是競技場,想要生存下去,就得跟吠犬戰鬥。
    (以下有雷,請看過這部片的讀者再往下看。)
    花美男彼得
    珍康萍導演的「犬山記」裡,最吸引我的是兒子彼得這個角色,他才剛讀醫學院,可能不到20歲,外型陰柔,即使在性別多元平等的現代,生活中也要面臨「娘砲」這類言詞攻擊,何況「犬山記」的時空是在1925年的美國蒙大拿州,一個中西部的偏遠牧場,那裏都是崇尚陽剛氣質的牛仔,陰柔氣質強的男性,要怎麼在那裡好好生活下去呢?
    彼得跟媽媽蘿絲,本來靠開餐廳維生,爸爸自殺後,孤兒寡母要過生活得分外努力。不過,當菲爾帶著弟弟喬治,與一群雇用的牛仔進入這家餐廳消費,就給這對母子製造了心理陰影。
    菲爾是個崇尚陽剛氣質的大男人主義者,有著不可理喻的厭女情緒,他注意到桌上有彼得製作的紙花,受到吸引,但無法說出讚賞,反而帶領其他牛仔嘲笑彼得的娘娘腔。菲爾的惡意讓媽媽蘿絲聽到了,但她的反應是「躲在廚房裡哭」。彼得當然也生氣,他的大眼睛中滑下淚水,衝出屋外搖呼拉圈讓自己冷靜下來。
    由此我覺得,蘿絲是個心靈力量較脆弱的女性。這也難怪片頭彼得這樣說:「爸爸死後,我唯一關注的是媽媽的幸福。如果不能保護她,我還算是個男人嗎?」
    誰才是強者?
    菲爾萬萬沒想到,自己在餐廳裡肆意欺負孤兒寡母的後果,是讓弟弟有機會接觸到老闆娘蘿絲,進而愛上她,娶她為妻。原本溫順聽話的弟弟,這次都沒問過兄長的意見,就結婚了,菲爾氣得到馬廄打馬罵「婊子」洩憤,他認為自己的弟弟被搶走了,這個女人是為了貪圖他們家的財產才嫁入的。
    這裡,我們看到「女性化」的多面向呈現。菲爾出場時雄風糾糾,一臉鬍渣,腰桿挺得很直,不愛洗澡,成天跟牛仔廝混,說話直來直往不顧別人感受,常常霸凌弱者。但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會等弟弟的門,如果弟弟夜歸,同住一房的他就無法入睡;聽聞弟弟要結婚,他醋勁大發,差點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這些表現,很符合大眾對於女性化的刻板印象,但這要是跟菲爾貼身相處的人,才會知道。
    菲爾對弟弟是有奇怪的依戀,但這不能斷定他們有亂倫關係(菲爾並非下流之輩,弟弟喬治也非同性戀),只能說明,菲爾是很需要愛的,他的愛沒有恰當的人可以承接,只好投射到跟他不對盤的弟弟身上,把他當伴侶一樣牢牢鎖住,無奈蘿絲出現了,他與弟弟的伴侶關係不能再演下去了,難怪他把蘿絲當情敵一般進行精神虐待。
    到後面,菲爾躲開眾人,去自己的秘密基地洗澡,這時因為沒人在場,他的真實本性終於流露了出來……,他其實是一個細膩、有美感的男子,舉手投足有股陰柔之氣(難怪沒辦法跟那群粗野的男人一起洗澡),讓人懷疑他跟彼得一樣年少時,也許外型氣質同樣是陰柔的。
    菲爾要到沒人的地方,才敢卸下所有假面具,顯露真實的自己……這有令人心疼的地方,因為他是牧場主人,又生活在性別意識刻板的美國中西部社會,要混得好、鎮得住底下的牛仔,他認為必須擺出比大男人更大男人的樣子才行。
    與他相對的是彼得,這個大家一眼就看出「像女孩」的花美男,喜歡花,對所有的男人活動,例如騎馬,都顯得姿態笨拙。不過,外表柔弱的彼得,卻能若無其事地穿過一群嘲笑他「娘砲」的牛仔,去看他想要觀察的鳥。這畫面深深吸引了菲爾,因為這是他做不到的事,只是他到那時還沒有辦法意識到,這孩子的心靈力量非常強韌,遠遠超過他,根本不是他能駕馭的對手。
    彼得年紀很輕,卻早早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對於自己因外表氣質引發的羞辱與訕笑,也心知肚明,即使一時受傷落淚,也不會因此改變自己的喜好與行為。他的一雙大眼睛有時會淚光閃閃,卻堅定地望著要去的方向。
    彼得的心靈力量如此強韌,除了天生的資質之外,主要原因是他的父母都偏弱,導致孩子一定要變強,成為家人的守護者。
    彼得的爸爸酗酒到後來自殺,媽媽蘿絲面對菲爾的精神虐待,只能任其宰割,最後也走上跟亡夫一樣的酗酒道路。蘿絲的表現讓我懷疑,她可能有遭受過類似的精神虐待,可能是亡夫或是原生家庭中的男性家人,導致她一感受到類似的惡意氛圍,就只能像僵住的兔子一樣,無法動彈。
    蘿絲問彼得,你有一聽到就會顫抖的聲音嗎?彼得說不記得了,但他的眼裡泛出淚光,因為他看出母親有聽到這樣的聲音,而且深受折磨,那個聲音就是菲爾的存在,可能是口哨聲、腳步聲,或是他諷刺的語言,這再再都形成蘿絲的精神壓力,她已經酗酒了,接下來,會不會跟彼得的爸爸一樣,活不下去只好自殺?
    偽裝成獵物的獵人
    彼得不排斥菲爾的靠近,甚至,愈來愈主動接近菲爾。先前,他誤闖菲爾的基地,發現了菲爾愛男人的秘密;菲爾常掛在嘴上說的「野馬亨利」,不僅是教菲爾騎馬的良師益友,也有類似古希臘師徒間的同性戀情愫,而野馬亨利已經過世20年了,這代表菲爾的感情空窗有這麼久,除了將部分依賴轉嫁給弟弟之外,他連訴說的對象都沒有,所以導致如此乖戾討人厭的性格,看到這裡,我對菲爾的癡情與痛苦,也感到心疼了。
    但是,彼得沒有辦法同情菲爾。他最愛母親,而母親已經被菲爾折磨到酗酒的程度了。即使愛上她的兒子,菲爾對蘿絲竟沒有絲毫的憐憫,更別提反省,只想要把她的兒子搶過來,讓她嚐嚐失去精神寄託的感受,甚至認為蘿絲是彼得成長的障礙,必須除去。這是菲爾性格的黑暗面,他討厭女性特質、討厭弱者已經到了殘忍、不可理喻的程度。
    菲爾想要跟彼得複製自己跟野馬亨利當年的關係,讓彼得找到了機會。這是彼得很厲害的地方,他善用自己的陰性特質,讓自己成為可欲的對象、成為獵物,讓獵人慢慢靠近、失去警戒心,等待良機,搖身變成掌控全局的獵人!導演珍康萍接受採訪說,彼得與菲爾之間的鬥爭,就像大衛挑戰歌利亞巨人一般,看似柔弱、居於劣勢的彼得,最後竟能一舉扳倒比他強壯、更有權力的菲爾,這是弱勢者對抗強勢者的一則寓言故事。
    有人批評彼得冷血,這是同情癡情的菲爾所產生的情緒。但是,菲爾的不仁慈,對弱者的嫌惡,已經造成他跟蘿絲「你死我活」的態勢,而真正該動手解決問題的大人,如蘿絲的丈夫喬治,他生性懦弱、經營牧場依賴哥哥的能力,沒有帶著妻子離開、自立門戶的決心;蘿絲本人,也沒有能力迎戰菲爾,讓菲爾不敢侵門踏戶,或至少保護自己的心智別受影響;可以說,這些該硬起來的大人都軟弱無力,導致率先看清楚局勢的晚輩要動手,用殘忍的方法除去大患,讓他的母親跟繼父可以過幸福的生活。
    「為了媽媽的幸福,總要有人來當壞人。」我猜,彼得面對靈魂拷問時,可能會這樣回答吧。
    一部男性世界、女性視角的電影
    「犬山記」雖然不是一部談女性意識的電影,但卻非常「女性」視角。所謂女性,也就是陰性,在易經中屬於坤卦,有如大地之母。大地的特性是乘載與包容,它涵養萬物,不因為這物種「有用」還是「無用」、「好」還是「壞」而有所選擇。
    在電影中,無差別的呈現不同角色的世界觀,讓他們說自己的故事,會讓影片呈現「和解」的可能。也許故事中仍有輸贏,仍有人無法原諒另一個人,但作為全知者的觀眾,在觀看當中就有機會理解每個人的苦衷,於是善與惡、對與錯,就不再這麼鋒芒畢露且充滿對立性。
    導演透過不同角色的不同敘事角度,為觀眾拼湊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世間圖像:從菲爾的角度出發,觀眾可以看到他蠻暴性格下的真面目,是一個連他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女性化男人,他的癡情、對愛投入的程度,也是所有角色中最動人心魄的,所以,他的死亡雖然並不無辜,但仍會讓我感到難過。如果,他過得不是如此壓抑、愛情不是如此得不到回應,應該不會變成一個連弱女子都要欺負的惡人。
    從彼得的角度出發,觀眾可以看到一個外表柔弱、內心剛強的男人,對母親忠誠不懈的守護。這麼多人當中,只有最年幼的他看清楚問題的核心,並採取行動,雖然我想一定有不需要殺人、就能救母親的方案,但以彼得有限的閱歷跟周遭大人無法自負責任的程度,他,似乎也只能這樣做!
    如果我們願意拋下成見,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會發現可恨的人有可憫之處、可憐的人有可恨之處,於是,世界不再是黑白對立的固態存在,而能如太極圖一樣地轉動……,其實,許多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願意移動自己的位置,多看一看別人角度的敘事,會明白雖然立場不同,但大家都有想要守護的人、想珍惜的情感、想重視的感受,尋找當中的平衡之道,就是人類和平共存的起點,真正的愛,才能從此處孕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