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權房屋』 ?『地上權房屋』種類及注意事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地上權房屋』 ?『地上權房屋』種類及注意事項。

一、何謂『地上權房屋』?

1.『普通地上權』-民法832條規定,在他人土地之上下有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為目的而使用其土地之權。

2.『地上權房屋』-

政府在2011年通過國有財產法修正案,禁止標售500坪以上國有土地。在市區/精華區大面積土地難尋的狀況下,建商可透過興建地上權住宅方式,販售給消費者。

簡單來說,「地上權房屋」就是只有建物(房屋)的使用權或所有權,無土地的所有權(屬於國家)。因此,每年需向政府為繳納地租。

此外,地上權是設有期限的,一般地上權期限約為50年,少數可到70年。

二、『地上權房屋』種類?

地上權房屋,依權利不同可分為,「可分割移轉地上權」與「不可分割移轉地上權」。

(A)「可分割移轉地上權」-建物所有權在消費者名下。

可取得建物(房屋)所有權狀,住戶可自行轉賣、轉租、轉用地上物。

此種建物購買時,銀行願意放貸的成數較高(約5-7成)。

(B)「不可分割移轉地上權」-建物所有權在建商名下。

無法取得建物(房屋)所有權狀,只能取得建物(房屋)使用權狀。

住戶要轉賣較困難很多。

**購買此種建物時﹐由於消費者無建物所有權狀。銀行無法直接

放貸給消費者,通常是建商向銀行貸款後再轉貸給購屋者,利率不但

比較高,日後也容易造成很多糾紛。

二、『地上權房屋』年限?

地上權房屋,其年限目前最多已上調至70年,但這個「年限」,是指由國家交地給建商開始算的,並不是從你購屋時開始算的。所以在購買時,使用年限剩下多少也是需要去考量的。

三、『地上權房屋』地租?

(1)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規定-公開招標設定地上權案件:

1.存續期間:最長70年。

2.權利金:土地市價之3-7成計算。

3.地租:以土地申報地價年息1%-5%計算,分為

A:隨申報地價調整。

B:不隨申報地價調整。

地租低於依法應繳納之地價稅時,改按地價稅計收。

三、『地上權房屋』到期後,如何處理?

(1)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規定:地上權消滅後地上建物之處理地上權建物所有權應無償移轉為國有,並無條件遷離。

(2)由於目前尚未發生地上權到期之情形,日後是否會修法有更寬鬆的規定也不一定。

四、『地上權房屋』需注意事項?

1.地上權住宅的價格一般較有屋有地的住宅便宜3成左右,但購買此種建案需注意其貸款成數及利率。一般地上權房屋貸款成數約5-7成左右,較一般成屋低。銀行放貸利率也較一般成屋高。

2.地上權房屋是有其使用年限的,在購買時要注意其剩餘使用年限。且後續轉手較一般房子難度高,在購買時要考慮清楚。

3.地上權房屋雖不用繳交地價稅,但要繳地租給政府,這部份也是每年必要之開支。

五、高雄『地上權房屋』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bert 自學生活的沙龍
8會員
23內容數
這是一個關於理財投資、不動產法律、保險、考試的地方。希望透過自我學習達到自我肯定、財富自由、心靈成長。共勉之。
2024/03/01
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後開始的。在民法中,遺產繼承人的順序及配偶的繼承分在文中都會說明。 歡迎閱讀。
Thumbnail
2024/03/01
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後開始的。在民法中,遺產繼承人的順序及配偶的繼承分在文中都會說明。 歡迎閱讀。
Thumbnail
2024/01/16
很多人以為仲介費不是買方1%-2%。賣方3%-4%嗎? 其實買賣的仲介費並沒有一定。目前法律規定,買賣雙方仲介費用合計不得超過總價的6%即可。
Thumbnail
2024/01/16
很多人以為仲介費不是買方1%-2%。賣方3%-4%嗎? 其實買賣的仲介費並沒有一定。目前法律規定,買賣雙方仲介費用合計不得超過總價的6%即可。
Thumbnail
2023/12/17
一、[專任約]: 就是屋主將物件只給一家仲介公司專賣。屋主與仲介公司簽訂所謂的專任委託銷售契約書,約定在一定的期間內,由該房仲公司專門銷售該物件(屋主自售也算違約)。      優點: 1.對房仲公司而言,拿到專任約的物件,他們比較會用心及下成本去銷售,比如廣告刊登(網路/報紙/DM),對於
Thumbnail
2023/12/17
一、[專任約]: 就是屋主將物件只給一家仲介公司專賣。屋主與仲介公司簽訂所謂的專任委託銷售契約書,約定在一定的期間內,由該房仲公司專門銷售該物件(屋主自售也算違約)。      優點: 1.對房仲公司而言,拿到專任約的物件,他們比較會用心及下成本去銷售,比如廣告刊登(網路/報紙/DM),對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是有規劃想買房買土地的人嗎?如果你有規劃想買土地,建議也要知道土地的權狀該如何看!在房屋或土地買賣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所謂的「權狀」,其實常見的房屋權狀也分為三類,有房屋、停車位及土地權狀三種,建議這三種權狀都要有所瞭解比較好!
Thumbnail
你是有規劃想買房買土地的人嗎?如果你有規劃想買土地,建議也要知道土地的權狀該如何看!在房屋或土地買賣的過程中,經常會聽到所謂的「權狀」,其實常見的房屋權狀也分為三類,有房屋、停車位及土地權狀三種,建議這三種權狀都要有所瞭解比較好!
Thumbnail
前一篇介紹地上權房子能不能買的文章中,有一些網友提到,目前已銷售的地上權建案,不但沒有跌價,還賣得更貴了,這真有如前文所說,地上權的房子會越來越沒有價值嗎? 而上一篇文章我也少講了一個資訊,網友問地上權的問題,主要是自己想要長住到地上權到期,不是要短期買賣賺價差。
Thumbnail
前一篇介紹地上權房子能不能買的文章中,有一些網友提到,目前已銷售的地上權建案,不但沒有跌價,還賣得更貴了,這真有如前文所說,地上權的房子會越來越沒有價值嗎? 而上一篇文章我也少講了一個資訊,網友問地上權的問題,主要是自己想要長住到地上權到期,不是要短期買賣賺價差。
Thumbnail
有網友問到,他有看到賣地上權的房子,房價比較便宜,像這樣的房子可以買嗎? 什麼是地上權的房子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地上權的房產,這些房子是怎麼來的。 地上權的建案通常是由政府釋出土地出租,由開發商競標取得50~70年的土地使用權,然後可以在這塊土地上蓋住宅或是商用不動產。 地上權房產的優缺點
Thumbnail
有網友問到,他有看到賣地上權的房子,房價比較便宜,像這樣的房子可以買嗎? 什麼是地上權的房子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地上權的房產,這些房子是怎麼來的。 地上權的建案通常是由政府釋出土地出租,由開發商競標取得50~70年的土地使用權,然後可以在這塊土地上蓋住宅或是商用不動產。 地上權房產的優缺點
Thumbnail
有關「地主戶」的話題想聊很久了,因為聽了很多說法都跟自己親身遇到的不太相符,決定把內容分享在本文中。
Thumbnail
有關「地主戶」的話題想聊很久了,因為聽了很多說法都跟自己親身遇到的不太相符,決定把內容分享在本文中。
Thumbnail
『地上權房屋』 ?『地上權房屋』種類及注意事項。 一、何謂『地上權房屋』? 二、『地上權房屋』種類及注意事項?
Thumbnail
『地上權房屋』 ?『地上權房屋』種類及注意事項。 一、何謂『地上權房屋』? 二、『地上權房屋』種類及注意事項?
Thumbnail
建地是什麼? 建地 是 建築用地 的簡稱,可以合法新建住宅、商業大樓、工廠、店舖、學校等機關的土地,而一般的建地貸款,是以土地分類為 非都市土地 (非都市土地為一土地區分種類,後面會說明) 中的建築用地進行貸款。 然而建地貸款的成數、利率、條件,會依據建地種類而有所不同,接著我們將進一步認識
Thumbnail
建地是什麼? 建地 是 建築用地 的簡稱,可以合法新建住宅、商業大樓、工廠、店舖、學校等機關的土地,而一般的建地貸款,是以土地分類為 非都市土地 (非都市土地為一土地區分種類,後面會說明) 中的建築用地進行貸款。 然而建地貸款的成數、利率、條件,會依據建地種類而有所不同,接著我們將進一步認識
Thumbnail
今天看到了一篇關於地上權房產的文章,有些想法想與大家分享,以下是部分內文。 600萬買33年地上權「誰會買?」 網曝操作手法:超划算 所謂地上權的房子指的就是只買下該棟房產一段時間的房屋使用權利,該筆買賣不包含土地,使用權利時間一到就必須要歸還房產,以這篇新聞提到的地上權是33年期限。 「對此,一
Thumbnail
今天看到了一篇關於地上權房產的文章,有些想法想與大家分享,以下是部分內文。 600萬買33年地上權「誰會買?」 網曝操作手法:超划算 所謂地上權的房子指的就是只買下該棟房產一段時間的房屋使用權利,該筆買賣不包含土地,使用權利時間一到就必須要歸還房產,以這篇新聞提到的地上權是33年期限。 「對此,一
Thumbnail
近幾年自地自建的興起,造成住宅用地需求不斷被推升;當然,較便宜的外圍地區就成為了首選,順勢的農建地價格也慢慢被炒起來,使得原本作為農業用途的土地,成為作為建地的市場新寵兒。 以台灣來說,土地是否能夠作為自用住宅,以及能夠蓋的面積和樓層高度(容積率和建蔽率),都需要了解土地使用分區和使用類別,所以要確
Thumbnail
近幾年自地自建的興起,造成住宅用地需求不斷被推升;當然,較便宜的外圍地區就成為了首選,順勢的農建地價格也慢慢被炒起來,使得原本作為農業用途的土地,成為作為建地的市場新寵兒。 以台灣來說,土地是否能夠作為自用住宅,以及能夠蓋的面積和樓層高度(容積率和建蔽率),都需要了解土地使用分區和使用類別,所以要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