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買地上權房子會不會賺錢
付費限定

買地上權房子會不會賺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前一篇介紹地上權房子能不能買的文章中,有一些網友提到,目前已銷售的地上權建案,不但沒有跌價,還賣得更貴了,這真有如前文所說,地上權的房子會越來越沒有價值嗎?


前一篇文章解釋的都是基本概念,邏輯上地上建物是會貶值的,譬如舊公寓的價值貶值到低於一個金額,就可以免徵房屋稅(年限不一定),地價稅會隨著土地公告現值調漲而增加。


而上一篇文章我也少講了一個資訊,網友問地上權的問題,主要是自己想要長住到地上權到期,不是要短期買賣賺價差,所以評估的是持有到期後划不划算的狀況。


由於地上權的房屋建案在最近幾年才比較常見,目前應該還沒有看到即將到期或已經到期的地上權案子,比較常見的是商業地上權案子,而地上權建案的售價不只是受到期年限的影響,還有其他因素,譬如周邊房價漲幅。


想像一下,一個只有地上權的房子,假設建商取得土地後到交屋已過了5年,這間房子只剩45年使用期限,交屋後又住了5年,剩40年使用期限,而這5年周邊的房價每坪漲了10萬,你是甚麼感覺。


試算一下,這些地上權的案子通常都是蓋在交通方便的精華地帶,房價本身就會很高,假設該地區每坪均價100萬,買一間權狀35坪的房子總價3500萬,而地上權的案子算7折就好,總價2450萬,兩間價差1050萬。


5年後周邊3500萬的房子每坪漲了10萬,總價來到3850萬,那地上權的房子打7折就是2695萬,經過5年後要賣2600萬,你能不能接受呢?


地上權的房子賣得比買入價更貴,會有人買嗎?我們看一下這時候周邊房子的售價3850萬與這地上權案子的售價2600萬,價差來到1250萬,比7折還要低,說不定開價2700萬都有人會買,使用期限45年變40年的考量因素反而較小。


藉由以上例子可以了解,如果對於地上權的特性不是很了解的人,看到這樣的價差,是滿有可能願意購買的,我可以用低於市價超過1000萬的價格,跟他們一樣住在精華地區,享受同樣的生活機能,感覺滿划算的。


這種現象可以維持多久呢?


(訂閱閱讀內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雨果生活理財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84會員
379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
最近看了一些影片,討論到不要緊是追求財富,人生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事情。也有影片訪問到一些已經達到一些財富地位的人,開始積極地參與公益活動與捐獻等事情。 這些人分別在不同的財富階層,但都在反思錢對人生的重要性,與除了錢以外的其他價值。藉由這些內容與探討,我也在想,我們到底要追求多少財富,除了
近期傳言美國欲發行百年期零息債券,引發投資人恐慌。央行總裁楊金龍也說,倘若美國這樣做,相當於美債的倒債,美國恐會因此發生金融上的混亂與危機。 也有人說,如果美國發行零息美債,那也會是折價債券,不會是真的完全沒有利息。所謂折價債券就是用低於票面的價格購買債券,在債券到期時可以拿回票面價,等於
最近看到好幾次某個建案的新聞與廣告,主題是說新建案讓利,每坪成交價是新板特區將近六折價,感到相當好奇,於是稍微了解一下,詳細內容請看以下新聞連結與擷取片段內容。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663660 『位於新北市板橋的首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