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大氣現象---雷暴、亂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雷暴

  • 定義: 一種由積雨雲產生的地區性風暴
  • 形成條件(=有利於雷雨發生的條件):
雷雨的生成和不穩定的大氣+充沛水氣+抬升作用息息相關,所以任何能加強其中一個條件的要件皆可能會造成雷雨更易發生
  1. 地面日照升溫: 如夏季午後雷陣雨的產生、都市熱島效應造成大地散熱不易(尤其是盆地地形,熱島效應會更明顯)
  2. 高空輻射冷卻降溫: 造成對流更容易發生
  3. 地面因為溫度平流而增溫: 會促使對流更容易發生
  4. 高空有冷平流,地面有暖平流: 造成對流容易發生
  5. 氣流水平輻合:加劇氣流向上的抬升作用
  6. 氣流遇地形抬升
  • 雷雨分類
  1. 氣團雷雨:又稱熱雷雨,為台灣7-8常見的雷雨種類,例如:午後雷陣雨即是一種
  2. 鋒面雷雨:台灣地區2-6月較常見的類型,特別是鋒面交會和過渡時期的時候,例如:滯留鋒帶來梅雨,因而產生雷雨程度的大雨
  3. 地形雷雨:所有月份皆有可能產生,只要氣流受到地形抬升形成不穩定的大氣,就有可能形成
  • 雷雨的生命史【這個屬於超常考的出題重點呦】
雷雨的生命史
  • 雷電的產生
  • 雷雨預測
  1. 雷達回波: 依據都卜勒效應,當氣象測站發射的雷達波掃到大氣中的水氣後會反射回雷達波接收器上,而水氣量的多寡以及水氣的接近或遠離會使得反射的雷達波強度有所差異(水氣多,反射強;水氣靠近,反射頻率增加),利用雷達回波發射雨接收之間的時間差可以用來判斷雷雨胞與測站間的距離,透過雷達迴波垂直掃描雷雨胞,也能分析雷雨胞的結構
  2. 衛星雲圖:紅外線衛星雲圖是利用透過衛星上的紅外線儀感測雲體溫度,藉由雲體溫度去推估雲的高度,當雲所在位置越高,雲溫會越低,在紅外線衛星雲圖上的顏色呈現會越白;可見光衛星雲圖是利用衛星接收雲頂反射的太陽光的反射程度去推估雲的厚度,當雲體越厚,雲體反射能力越強,在可見光衛星雲上的顏色會越白,但因為是反射太陽光,所以只能在白天進行觀測,若將紅外線與可見光衛星雲圖交叉比對,可以判斷雲的種類,假如是積雨雲,特性為雲厚且高,所以在兩種衛星雲圖上都是明顯的白色範圍。
  • 其他與雷暴相關的重要概念
  1. 外流邊界: 在颮(ㄅㄧㄠ)線或雷雨前緣,因強降雨而強烈下降的冷空氣在觸地後快速往前推,與前方暖空氣形成邊界
  2. 陣風鋒面:上升與下降氣流之間的切變以及抬升作用,其結構在都卜勒雷達回波圖上的垂直剖面可見一突出鼻狀,此特性是因往前衝的空氣受地面磨擦力拉扯所致
  3. 颮線:雷雨雲雲系有組織的排列成線狀
  4. 下暴(衝)氣流【這個蠻常考的,寫跟雷雨有關的申論題建議可以帶入這個觀念】:當下降氣流離速超過每秒3.6公尺時稱之,根據氣流所影響的水平範圍(尺度)可分為巨暴流或微暴流
  • 雷雨造成的天氣危害(飛安影響)
  1. 垂直氣流:造成航機垂直高度忽然改變、無法保持巡航高度
  2. 陣風:風切使航機顛頗、偏航、滾動
  3. 冰雹:造成機體損傷
  4. 閃電:造成駕駛目眩、電子設備毀損、無線電失靈
  5. 積冰:增加過多的飛機負重
  6. 強降水、低雲幕: 降低能見度,造成起降困難
穿越雷雨胞的航機在不同位置可能面臨的危害

亂流

  • 定義:空氣因渦流或垂直氣流造成的不規則擾動
  • 成因
  1. 對流性亂流:因為熱力垂直對流而產生
  2. 地形: 又稱機械性或動力性亂流,空氣因地形遭抬升或阻礙流動而產生
  3. 機尾亂流:飛機起降時,引擎的運轉會造成空氣擾動,因此飛機起降需有時間時間差待機尾亂流消散,航機飛行與等待起降之間也需保持安全距離
  4. 山岳波:強風過山後會在背風坡形成渦漩
  5. 風切:大氣單位距離內因風向、風速改變而產生不規則的空氣擾動
  • 風切的分類與成因
1500呎以上稱高空風切,1500呎以下稱低空風切
風切的成因
  • 亂流造成的危害
  1. 航機失速
  2. 飛機顛頗造成組員及乘客不適
  3. 氣流擾動造成高度表指示高度有誤差(因為高度表指示高度的原理是透過氣壓反推高度,亂流就代表氣壓處於紊亂狀態)
  4. 潛在猛烈下降氣流造成的威脅
  • 晴空亂流(Clear Air Turbulence, CAT)
  1. 專指高空噴射氣流附近的風切亂流,所以別稱又稱為高空風切亂流
  2. 特徵:通常不伴隨雲的出現且發生在天氣晴朗處,所以不易覺察和被觀測到,也常與噴流相伴發生
  3. 盛行:冬季緯度20-25度之間的西風帶、冬天冷暖空氣溫度梯度大的區域、當同時有冷暖平流和強風切相伴發生時、極地地區的高空槽、噴射氣流轉彎處、容易有山岳波出現的地方(所以飛機通常會避開高山飛行)
  4. 成因:未有定論,風切產生的任一可能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晴空亂流
★希望這份筆記能讓你有點小小收穫,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或者有想法想和我交流,歡迎你留言和我分享,也希望你能按讚鼓勵與追蹤我的兩個專欄,甚至分享給有需要它的朋友喔!你的小小鼓勵會是我大大的寫作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24內容數
你也是正在準備民航特考飛航管制科的考生嗎? 你是否對於航空氣象學毫無準備頭緒呢? 通過民航特考後的Wendy希望能透過這份筆記的分享幫助到正在備戰的你! 這是我學完、研讀完四份不同的教材資源後的心血結晶,它也擁有在國考中航空氣象學科目拿了超過90分的高分認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endy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了中尺度大氣現象後,接下來的章節會分述一些大氣現象,最先登場的是雲、霧、雪,我們在生活中對於這三種大氣現象一定不陌生,所以我們來看看如何將已經學過的大氣知識結合與應用於生活中吧。
已經建構好基本關於大氣運動的那些物理概念後,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看如何將這些概念運用在中尺度的大氣現象上囉!
這一篇會以物理的角度談論大氣運動,雖然有很多專有名詞和知識概念,不過卻也是整篇個專欄筆記說明圖片量偏高的一篇,透過簡單明瞭地作圖,能讓你快速掌握與吸收這些物理觀念!
這個章節將從基本的名詞解釋帶你了解雲和降水現象,還會介紹怎麼分類與觀測,以及說明地形其實也會影響雲以及降水現象喔。
建立起對溫度的概念後,接下來我們要來了解溫度與氣壓和風之間的關係,雖然在這裡你需要先了解一些專有名詞,但是你也將開始可以學會如何解讀存在於地球的大尺度天氣現象喔!
天氣現象是大氣與氣溫之間的互動表現,在這個章節,你可以學習到氣溫和大氣之間的關聯有哪些。
看完了中尺度大氣現象後,接下來的章節會分述一些大氣現象,最先登場的是雲、霧、雪,我們在生活中對於這三種大氣現象一定不陌生,所以我們來看看如何將已經學過的大氣知識結合與應用於生活中吧。
已經建構好基本關於大氣運動的那些物理概念後,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看如何將這些概念運用在中尺度的大氣現象上囉!
這一篇會以物理的角度談論大氣運動,雖然有很多專有名詞和知識概念,不過卻也是整篇個專欄筆記說明圖片量偏高的一篇,透過簡單明瞭地作圖,能讓你快速掌握與吸收這些物理觀念!
這個章節將從基本的名詞解釋帶你了解雲和降水現象,還會介紹怎麼分類與觀測,以及說明地形其實也會影響雲以及降水現象喔。
建立起對溫度的概念後,接下來我們要來了解溫度與氣壓和風之間的關係,雖然在這裡你需要先了解一些專有名詞,但是你也將開始可以學會如何解讀存在於地球的大尺度天氣現象喔!
天氣現象是大氣與氣溫之間的互動表現,在這個章節,你可以學習到氣溫和大氣之間的關聯有哪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颱風的生成和路徑受多種氣象因素影響,當這些條件恰好匯集時,就容易形成一個接一個的颱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西太平洋海域溫暖的海水: 颱風的形成需要溫暖的海水提供能量。當西太平洋的海水溫度持續偏高時,就容易產生多個颱風胚胎。 * 大氣環流系統的變化: 大氣環流系統的變化會影響颱風的生成
Thumbnail
雷聲隆隆 暴雨震撼整個山林 每一片葉 都在顫抖喊叫 回應烏雲密布的 天空
Thumbnail
這是嘗試用AI生成的颱風畫面。 我個人覺得有某些畫面還是不錯,但大部分都不是很規範。 在畫面的生成上需要多多學習跟討論的。 提示詞:颱風帶來強勁風勢和豪大雨量,導致多處地區發生淹水、土石流等災害。效果:這張的表示不錯,但房子很顯然是日式的。 提示詞:強風吹倒大量路樹,阻礙交通,並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 這陣子每天早上大太陽、下午下大雨,每天約莫兩三點,厚厚灰灰的雲就會壟罩天空,然後突然開始閃電,伴隨打雷聲,接著下起傾盆大雨。 下雨天走在路上讓人心煩(雖然大太陽也令人煩躁),但不出門的時候,待在冷氣房裡看著外面下雨,卻讓我覺得有點療癒。縱然外面依舊悶熱潮濕,在室內的我卻感覺涼爽,心情也跟
Thumbnail
文章介紹在陰雨天氣中對人體的影響,以及探討了降雨的形成原理和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同時提出了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
我想,這幾天經常性的午後雷陣雨,似乎成了七月份的季節儀式。有時候你覺得雨停就會放晴,卻又聽見悶雷還隱隱作響。用通靈者的角度聆聽,它們似乎要傳達什麼重要的訊息?我又想,在雷雨輪替的午後,不需在外面快遞送餐或跑業務,怎麼說都是幸運好命的人,而能夠在家裡安心讀書與寫作的人,或許更是累世修來的福報吧。  
Thumbnail
當太陽直射赤道 被蒸發的水汽 飄飄然昇起 直達天際 於是乎成就了「赤道低壓帶」 地表氣流穩靜 形成了「赤道無風帶」 氣壓降低成低氣壓時 引誘鄰近的「副熱帶高壓帶」來襲 交戰的對流不斷不斷累積成「積雲」 於焉雷雨暴落   風從高壓吹向低壓 從「副熱帶高壓帶」到「赤道低壓帶」 恆信規律的風
不是只有地震就會發生海嘯!! #海嘯 如果用另外一個詞稱呼會更加精準 #潮汐浪 潮汐浪意味著海浪週期時間更長。 其型態更像是潮汐一般而非高高隆起的一堵牆 像是潮汐又是如何造成災害呢? 他就像是漲潮一樣水位平均上升,覆蓋面積自極大。 中彰的潮汐落差約6公尺,潮間帶距離好幾公里。
04/29/2021 鋒面雨   雨在詩人的眼中,也許千變萬化,各有不同。 但在登山人的眼中,只有四種。 颳風雨,鋒面雨,地形雨,氣流雨。 後三種在登山時都常遇到, 其中,最不想遇見的就是鋒面雨了。 這種雨,下的量不多,但時間却很長。   清晨五點,霧濃得化不開。 我才剛啟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颱風的生成和路徑受多種氣象因素影響,當這些條件恰好匯集時,就容易形成一個接一個的颱風。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 西太平洋海域溫暖的海水: 颱風的形成需要溫暖的海水提供能量。當西太平洋的海水溫度持續偏高時,就容易產生多個颱風胚胎。 * 大氣環流系統的變化: 大氣環流系統的變化會影響颱風的生成
Thumbnail
雷聲隆隆 暴雨震撼整個山林 每一片葉 都在顫抖喊叫 回應烏雲密布的 天空
Thumbnail
這是嘗試用AI生成的颱風畫面。 我個人覺得有某些畫面還是不錯,但大部分都不是很規範。 在畫面的生成上需要多多學習跟討論的。 提示詞:颱風帶來強勁風勢和豪大雨量,導致多處地區發生淹水、土石流等災害。效果:這張的表示不錯,但房子很顯然是日式的。 提示詞:強風吹倒大量路樹,阻礙交通,並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 這陣子每天早上大太陽、下午下大雨,每天約莫兩三點,厚厚灰灰的雲就會壟罩天空,然後突然開始閃電,伴隨打雷聲,接著下起傾盆大雨。 下雨天走在路上讓人心煩(雖然大太陽也令人煩躁),但不出門的時候,待在冷氣房裡看著外面下雨,卻讓我覺得有點療癒。縱然外面依舊悶熱潮濕,在室內的我卻感覺涼爽,心情也跟
Thumbnail
文章介紹在陰雨天氣中對人體的影響,以及探討了降雨的形成原理和對不同地區的影響。同時提出了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
我想,這幾天經常性的午後雷陣雨,似乎成了七月份的季節儀式。有時候你覺得雨停就會放晴,卻又聽見悶雷還隱隱作響。用通靈者的角度聆聽,它們似乎要傳達什麼重要的訊息?我又想,在雷雨輪替的午後,不需在外面快遞送餐或跑業務,怎麼說都是幸運好命的人,而能夠在家裡安心讀書與寫作的人,或許更是累世修來的福報吧。  
Thumbnail
當太陽直射赤道 被蒸發的水汽 飄飄然昇起 直達天際 於是乎成就了「赤道低壓帶」 地表氣流穩靜 形成了「赤道無風帶」 氣壓降低成低氣壓時 引誘鄰近的「副熱帶高壓帶」來襲 交戰的對流不斷不斷累積成「積雲」 於焉雷雨暴落   風從高壓吹向低壓 從「副熱帶高壓帶」到「赤道低壓帶」 恆信規律的風
不是只有地震就會發生海嘯!! #海嘯 如果用另外一個詞稱呼會更加精準 #潮汐浪 潮汐浪意味著海浪週期時間更長。 其型態更像是潮汐一般而非高高隆起的一堵牆 像是潮汐又是如何造成災害呢? 他就像是漲潮一樣水位平均上升,覆蓋面積自極大。 中彰的潮汐落差約6公尺,潮間帶距離好幾公里。
04/29/2021 鋒面雨   雨在詩人的眼中,也許千變萬化,各有不同。 但在登山人的眼中,只有四種。 颳風雨,鋒面雨,地形雨,氣流雨。 後三種在登山時都常遇到, 其中,最不想遇見的就是鋒面雨了。 這種雨,下的量不多,但時間却很長。   清晨五點,霧濃得化不開。 我才剛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