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尤里西斯》記憶、現實與否

Ulysse(1982)
Ulysse(1982)

幾十年過去,真相在照片裡還是記憶中?

我喜歡看電影,是因為電影常常有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奇,有時候它會界於影視娛樂與深度探討之間,這點如ACG和文學小說也有著一樣的驚奇感。可以說在這導演或是團隊所塑造的世界中或是記錄拍攝一段真實存在的故事,虛構和現實往往在電影的水平線上,而走上這條不穩的鋼索是觀眾接受導演的選擇。
紀錄電影《尤里西斯》是已故法國女導演安妮華達的短篇紀錄片之一,敘述一張過去她在1954年拍攝的照片,裡頭有一張裸男的背影、海灘、死去的山羊與一位小男孩,安妮華達試圖透過這張照片,回去尋找當時拍攝的男人與男孩,順便回憶起拍攝的點滴,但當找到這位名為尤里西斯的男孩時,男孩卻不接受這段照片裡的回憶?

《尤里西斯》是什麼電影?
導演安妮華達,算是法國50、60年代新浪潮時期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其中作品裡面有著當時男性主導的電影圈內少有以女性觀點為主軸的女性主義的敘事風格,作品也常帶有批判時事、與實驗性短篇的嘗試作,是一個時常為觀眾帶來驚奇的多產電影導演。
因為熱愛攝影與藝術史,故安妮華達的鏡頭語言在當時相當前衛,但她本身其實並沒有學習過電影專業,主要是靠著她的攝影技巧和拍攝紀錄攝影時的說故事方式,反而使電影有一種虛實交錯的實驗性。
作為新浪潮與一個時代女性代表,安妮華達的《尤里西斯》雖然是一部只有不到半小時的短片,但很簡單的敘述她想表達的故事,與發想背後所要論述的哲學與心理風景。
這部記錄短片起因是一張她過去的攝影作品,裸體的男人和男孩在沙灘上,前景還有一頭死去的山羊,安妮華達靠著這張照片去追溯她拍攝的模特兒現今的狀況,相互回憶當時拍攝的記憶,但當他找到照片上的男孩尤里西斯時,安妮華達卻意外地聽到成家立業的男孩沒有任何這次攝影的記憶也拒絕接受安妮華達所敘述的回憶,但那張照片卻確實存在。

《尤里西斯》探討、分析與延伸:
其實這部記錄短片很巧妙,法國新浪潮除了有日常感與相對寫時性跟敘述平民生活,也擅於運用跳剪和蒙太奇拼貼的方式來創作兩個時空的曖昧性,同時在導演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也更自由的開放給觀眾有延伸與想像空間。這點也影響許多各國新浪潮時代,台灣新浪潮導演也受到這一波電影風格的引導,直到如今許多新導演的電影仍可以看出受新浪潮影響的影子。
《尤里西斯》這部短片在敘述方式是相當帶有法國新浪潮風格下的現實主義作品,同時也探討出許多延伸性的主題關於記憶與寫實之間那道曖昧的留白。
尤里西斯除了是男孩的名字之外,也同樣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1922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除了是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外,也是一部經典的意識流小說。
意識流小說通常專注於人物主觀感受的真實,也是人物對自己感受記憶是流動的,同時也也是生命的延續性的心理時間,也可以說尤里西斯隨然實際拍攝過這張照片但在他意識可以因為某個原因抹去與拒絕這項記憶,顧可以說他的意識流上心裡時間內,並未對其真實產生相關印象。
這是很有意思與戲劇性的一點,與小說同名的尤里西斯男孩全然無這段幫助安妮華達這位攝影師拍攝的兒時記憶,不管是忘記片段還是年紀太小沒有意識到,可以說跟小說意識流的部分不謀而合。
在短片釋出後,安妮華達也將這部片子命名為《尤里西斯》此刻三者的延續既不在同個時空也非同個主題,卻巧妙的牽連於其中,是有趣也是讓人意外的發展。

《尤里西斯》值得一看嗎?
安妮華達是一位願意嘗試多樣性的導演,在她生前最後幾年與年輕的街頭行為藝術家J.R一起完成了實境秀風格,到處製作大型和戶外的多項隨興創作與行為藝術的紀錄電影《最酷的旅伴》。
並且在離世的同年安妮華達將她畢生的電影、攝影與藝術創作重新回顧串起,製作出《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自傳性質紀錄片,此片也在影評和一般觀眾裡獲得相當高度的好評價,並運用她一貫有趣的電影敘事方式,完成這部自己電影與藝術生涯的完結篇。
作為安妮華達眾多紀錄短片之一的《尤里西斯》,並非是她生涯非看不可的作品,但是在故事節奏和拍攝過程一直到主題,短短的20分鐘裡這部電影可以帶給觀影者很多思考的空間,與對於自己心中意識流的想法。
我們常常也會與他們一起經歷過什麼,但在幾年後彼此對於同件事情的詮釋卻完全不同或是遺忘,我認為這部短片有著貼近生活同時又魔幻的時空,紀錄電影有時候的樂趣就在於此,而在新浪潮的手法下,短短幾分鐘妙不可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