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2022縣市長選舉(基隆市)-初探篇

圖:基隆市長林右昌(翻攝自風傳媒)
林右昌和柯文哲一樣都將在兩年後屆滿畢業,因此基隆市在下屆選舉也會是全新的局面,民進黨雖然從2014起已經在基隆取得四連勝佳績,林右昌和立委蔡適應都分別連贏兩次,但基隆本來就是藍大綠小的區域,民進黨這幾年能拿下基隆與藍營未能整合、人選又不佳有絕對的關係,蔡適應接棒林右昌參選應該是毫無懸念,但能否順利接下這根棒子,目前也還在未定之天。
圖:基隆市基本盤
以一月總統大選結果重新估算,基隆的基本盤約是藍43:綠31:中間26,藍綠雙方約有25,000票左右的差距,最近四次選舉 2014、2016、2020都屬綠營順風,民進黨能爭取到多數中間選票,壓過藍營,2018則是綠營逆風,但林右昌首屆政績不惡,與柯文哲距離又拿捏得好,加上謝立功並非基層型候選人,選了兩次始終無法整合藍營,讓林右昌在綠營兵敗如山倒下守住了台灣頭的一片綠地。
2022的選舉距今還有兩年,現在要說誰順風誰逆風都還言之過早,但無論如何林右昌未來兩年的動向都是值得關注的,在前面的分析中筆者曾提過,民進黨無論阿扁或蔡英文執政,都喜歡讓縣市長在第二任任期過半後入閣,明年二月依慣例內閣小幅改組應該是勢在必行,鄭文燦、林右昌、林智堅三位是否會有安排,也牽動2022情勢的發展,上屆陳菊、賴清德、曹啟鴻、林聰賢都在第二任過半後陸續被拉進中央,但結果高雄、宜蘭都輸掉,台南也選得很難看,蔡英文本屆是否會再拉縣市長入閣,筆者認為可能會趨向保守,這牽涉蔡英文對2022的戰略布局,與上述三位縣市長的生涯規劃,鄭文燦非常可能角逐2024總統大位,姑且先不論,對林右昌、林智堅而言,如果他們的規劃是轉中央任官,可能繼續堅守崗位到任滿在入閣是比較好的(當然沒有保證2024民進黨穩贏可以繼續當),但如果他們的規劃是轉戰其他縣市,最好還是先入閣過水個一年半載,因為選舉是場馬拉松,準備期長達一年,你以A市市長的身分,去競選B市市長,那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就像賴清德2017還是台南市長時被傳要去新北市發紅包一樣,試想林右昌如果到2022還是基隆市長的身分,卻整天往台北市跑,不只基隆市民會幹爆他,台北市民也不會買單,所以如果雙林要轉戰其他縣市,年後先入閣會是比較漂亮的旋轉門作法。
圖:立委蔡適應(翻攝自風傳媒)
基隆因為立委名額只有一席,選市長和選立委涵蓋的選民幾乎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蔡適應兩次選立委都處於民進黨較有利的局勢,有強力的母雞蔡英文carry,加上兩次藍營都有分裂的情況,雖然過去五年基隆在林右昌、蔡適應的配合之下有不少讓人有感的改變,未來看似也朝向正面的方向發展,蔡適應接班林右昌看似也順理成章,不會沒有勝算,但從政本來就有如行舟,哪裡會有波濤和暗流都不得而知,幾個月前基隆輕軌的爭議就讓林右昌瞬間差點沈船,基隆作為一個港市,許多市民從高中階段就到雙北就讀,然後一路到就業,通勤一直是市民相當大的一個痛點,基隆轉運站的成功是林右昌市長任內的重要亮點,而基隆市民期盼的也是有朝一日捷運能一路從南港通到基隆,但數月前傳出的說法,似乎來的不是捷運而是輕軌,且因為鐵路軌道要讓給輕軌,反而會排擠掉台鐵,這也讓基隆市民瞬間炸鍋,所幸林右昌能及時滅火和止血,不至於讓市民的不滿和相對剝奪感繼續延燒,不過也凸顯捷運延伸的問題,將是未來幾年基隆政壇攻防的重點,雖然這應該是一項超過十年以上才可能實現的建設,但議題操作得當 可見進度有感 對執政者來說就會有加分。
圖:前立委謝國樑(翻攝自風傳媒)
藍營的部分,在基隆最近的四次選舉一直無法完成整合,也讓基本盤本應居於劣勢的民進黨連勝四仗,論理謝國樑一直是藍營無論實力與形象在基隆的一號人物,2014本也應該輪到他來選基隆市長,不過一來當時馬英九政府聲勢低迷,識時務者都不想淌渾水,二來也有傳聞謝國樑從政本就只是為了給家族交代,本身志不在此,當年謝國樑選擇支持無派系色彩、較具事務官特質的謝立功,但經過林右昌兩屆執政,立委的部分蔡適應也連贏兩次,基隆的鐘擺效應若在2022發生也不是令人意外的事情,在藍營其他人選有實力的形象有爭議,形象清新者又缺乏基層實力的情況下,謝國樑若有意重出江湖,獲得代表藍營角逐市長寶座的機會是大的,甚至從勝選的角度來看,謝國樑也是目前最有勝算者,而前議長宋瑋莉雖然也是可能人選之一,但其今年立委選舉意外敗給蔡適應沒能順利拿下,也失了元氣,若謝國樑要選,成功整合藍營的可能性會大於宋瑋莉。
圖:謝立功(翻攝自風傳媒)
謝立功兩度代表藍營參選市長都輸給林右昌,應該也沒有立場再出來選第三次,今年初謝立功也轉投民眾黨,負責操盤的工作,民眾黨對於基隆市長也一直躍躍欲試,包括立委邱臣遠、藝人許效舜都有意代表民眾黨角逐,但筆者認為民眾黨在2022也難成氣候,無論誰代表民眾黨參選,要拿到立委政黨票的10~15%水準都有難度,甚至可能也不具左右選情的關鍵少數能力。
表: 2001~2020基隆市單一席次選舉
註: 2005市長選舉 民進黨禮讓台聯陳建銘
由上表可以看出 2014是一個分水嶺,但我們不能就此斷言基隆在2014之後由藍轉綠,如上所述,近年選舉藍營在基隆一直有整合問題,兩次總統大選也是綠營順風,2022鐘擺要再度回到藍營這邊 筆者認為是蠻有可能的事情。
蔡英文執政五年的時間做很了多大開大闔的變革,比起扁馬,蔡英文是非常勇於貫徹到底的,雖然也因此差點無法連任,終究還是靠著意志挺了過來,但雖然蔡英文在勞動條件、性別友善、美台關係等方面都有大的動作,內政的區域發展方面卻較少有著墨,僅靠前瞻計劃做為內政上的宣傳標的,卻也淪為在野黨攻擊標靶,筆者在先前的文章一再提到,馬英九對台灣一個很重要的貢獻是讓六都升格,但這項變革過了十年至今顯得後繼乏力,尤其新北、台南行政區都有重新調整的空間和必要,基隆、新竹、嘉義三個小型前省轄市是否和週邊縣市合併也有討論空間,行政區的簡化、基層鄉鎮市長改官派,絕對是減少資源浪費,利多於弊的政策,以基隆來說,若能併入新北,需要面對的民意阻力絕對比新竹、嘉義少很多,不過政治終究是走三步退兩步的藝術,要出現2010當時那樣各方都能認為自己有機會得利的契機,也是可遇不可求。
因為距離選舉還有很長的時間,筆者同樣先不進行估票,依目前情勢來看,若藍營由謝國樑出線,應可整合藍營,讓基隆的鐘擺效應在2022發生,蔡適應的利基必須靠中央在地方建設議題上不斷得分,美台關係和疫情控制也能持續往正向方面發展,民眾黨方面就算投入對左右戰局影響也不大,2021各縣市政局如何變化,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