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島,長於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時候,是在我第一次走出島嶼,在大學的迎新日要自我介紹的時候。
「Hello 我喺Tony呀!」
「我叫Sally,你哋讀邊科㗎?」
「我住學校附近,剛剛差少少遲到」
每一雙眼睛,好奇又赤裸裸地看着不知道為何滿臉通紅的我,等待回應。
「我叫呀桐,住係大嶼山,剛剛搭咗2個鐘先到學校。」
很難形容當時的感覺,像一隻猴子被抓到到顯形在一群人類之中。語言相處之間,一切都非常新奇,他們會用英文名互相稱呼,笑語間會僅僅用眼光及耳朵就可捕捉你的背景階級,能力高低。聽見我住在大嶼山,他們表示驚訝,然後就很順其自然地標籤成「住得同飛一次台灣差唔多咁遠」的奇人。憑藉這標籤,我成功混進了城市的生活。
即使我外出唸書,每天的我都會拖着疲憊的身體,通勤來回4小時回家。若是早上8點的課,我往往會乘搭最早的5點15分巴士,再換乘兩次地鐵,然後走上15分鐘才能到學校。通勤時間長是島嶼成長的小孩的常態,小學通常都在島嶼上學,而中學-- 通常城市的中學比較有較好的師資及名譽-- 數以千計的島嶼小孩從13、14歲起就已經開始習慣了。攀山涉水上學的故事不用到大陸農村採訪,只要訪問一下我們的島嶼小孩就好了。
成長在島嶼,雖然通勤讀書真的很辛苦,有時都會羨慕城市人「落樓10分鐘就到地鐵站」的生活,但是我從來都沒有後悔在島嶼生活。我們有個非常細小的社區,彼此既是鄰居也是朋友,騎單車相遇會彼此打招呼,有事發生會彼此幫忙。當然,有時會有個人的小心思在計算,但是善意永遠比惡意多。正因為身處這個四面環海,又相對比城市有着更多農田和村落文化,造就我們對地方有很強的歸屬感。
我一直相信,我的品格和價值觀是由島嶼賦予我的,讓我相信人與人連結的力量,相信扎根於社區脈絡的重要性,相信島嶼賦予空間讓我們去實踐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旅行, 一直都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渴望。 它總是帶給我許多難忘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每次的旅行,也帶給我許多的成長與不一樣的啟發和靈感. 就讓我娓娓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吧! ——————————————————————— ✈️香港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出國旅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記得是和家人
旅居台東30天|為什麼來台東? 若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首先得跳脫出來,從高處俯瞰自己,理解自己的性格,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然後做好一切的準備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我對台東的記憶點 曾因前同事介紹,參加海洋協會分段環島,從三仙國小走到東河國小 20公里,徒步在路上、岸邊是個很豐
本來我過著安逸的日子,也活得不錯,吃飽穿暖,好天氣出門散步,有風雨躲在家裡,沒有非要做什麼事不可,縮衣節食的話,也不用太努力賺錢。但偶爾會覺得空虛,懷疑就這樣活著是不是有點可惜,好像該做些事,對社會有點貢獻,或留下一些什麼。 這種時候心裡的一座島就浮出來,使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島民
Thumbnail
描述了作者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習慣自己在外生活,到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但又感到強壯,充滿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熱情。
Thumbnail
從臺灣體制的國小到美國本地的高中,我想把這份獨特的回憶記錄下來。沒有甚麼實質建議也沒有人生大道理,歡迎你們進入我的小世界。我是璃,現在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就讀拾壹年級。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Thumbnail
我開始遠距工作的時間是 2021 年 10 月,機緣巧合當時也是我接觸衝浪的起點。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的遊牧日子總離不開海邊。 故事要從台北說起。 身為彰化人的我,自上大學開始在台北待了快十年:大學四年、工作六年。 對我而言,待十年的變化就是從一開始很興奮的探索它的一切,到後來在台北最大的娛樂是「
詩與遠方 #學生徒步環島行 新年剛開始,接到移民美國的家長訊息告知,她女兒目前在台灣徒步環島,已經四十幾天了,這二天會走到宜蘭,想來探望我。懷著期待的心,終於在1月3日下午,看到一個清瘦的小女生,穿著涼鞋,揹著一個沉重背包,走進璞居老宅的茶亭。 我已泡好茶水等她,請她坐下來,把背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旅行, 一直都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渴望。 它總是帶給我許多難忘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每次的旅行,也帶給我許多的成長與不一樣的啟發和靈感. 就讓我娓娓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吧! ——————————————————————— ✈️香港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出國旅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記得是和家人
旅居台東30天|為什麼來台東? 若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首先得跳脫出來,從高處俯瞰自己,理解自己的性格,認清自己是怎樣的人,然後做好一切的準備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我對台東的記憶點 曾因前同事介紹,參加海洋協會分段環島,從三仙國小走到東河國小 20公里,徒步在路上、岸邊是個很豐
本來我過著安逸的日子,也活得不錯,吃飽穿暖,好天氣出門散步,有風雨躲在家裡,沒有非要做什麼事不可,縮衣節食的話,也不用太努力賺錢。但偶爾會覺得空虛,懷疑就這樣活著是不是有點可惜,好像該做些事,對社會有點貢獻,或留下一些什麼。 這種時候心裡的一座島就浮出來,使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島民
Thumbnail
描述了作者獨自來到東京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習慣自己在外生活,到在陌生的環境中迷茫但又感到強壯,充滿著對新生活的好奇和熱情。
Thumbnail
從臺灣體制的國小到美國本地的高中,我想把這份獨特的回憶記錄下來。沒有甚麼實質建議也沒有人生大道理,歡迎你們進入我的小世界。我是璃,現在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就讀拾壹年級。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Thumbnail
我開始遠距工作的時間是 2021 年 10 月,機緣巧合當時也是我接觸衝浪的起點。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的遊牧日子總離不開海邊。 故事要從台北說起。 身為彰化人的我,自上大學開始在台北待了快十年:大學四年、工作六年。 對我而言,待十年的變化就是從一開始很興奮的探索它的一切,到後來在台北最大的娛樂是「
詩與遠方 #學生徒步環島行 新年剛開始,接到移民美國的家長訊息告知,她女兒目前在台灣徒步環島,已經四十幾天了,這二天會走到宜蘭,想來探望我。懷著期待的心,終於在1月3日下午,看到一個清瘦的小女生,穿著涼鞋,揹著一個沉重背包,走進璞居老宅的茶亭。 我已泡好茶水等她,請她坐下來,把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