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俄中軸心」效應,震醒法國知識界

    © James Ferguson, Financial Time

    「戰狼外交」踩到法國朝野紅線
    法國左派知識界與中共長期保持友好,很大的原因竟然是為了一齊「對抗中國國民黨」,一種抵抗右派民族國家主義的共同理念,如法國第一位文化部長馬爾侯、哲學作家沙特、後現代學者巴特與克里斯多娃,都鮮明站在「反國民黨」之共黨極左路線。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法國右派如席哈克、薩克吉政府帶領法國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於是曾與法國朝野,不論左派、右派,都維持非常良好關係。然而,一切卻因為強國的「戰狼外交」變了調。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因一位法國議員試圖訪問台灣,寄出一封語帶威脅的信件,被〈世界報〉報導,引發法國政界震驚,駐法大使更親上火線,直言法國學者「流氓」,西方媒體是「瘋狗」,如此火上加油,再次震撼自由民主陣營,法國媒體,尤其是〈世界報〉,自此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因經濟合作「相忍為國」態度,直轉至政治批判「堅持民主」策略,法國知識界對中共野心的「防人之心」,更於烏克蘭戰爭升至歷史最高點。

    「中俄軸心」之世界危機
    普丁宣布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之當天,〈世界報〉馬上提出一篇專文,直指危機關鍵的癥結,在於「俄中聯手,公然忽視國際法,意圖顛覆世界民主趨勢」,後更分析俄中「無限制友誼」,在於建立「專制體制」的「新帝國主義」。昨日(3月25日),於烏克蘭戰爭一個月後,〈世界報〉四位資深記者,更聯合發表一篇長達4000字專文,爬梳「俄中軸心」的歷史脈絡與世界危機。
    習近平與普丁兩人峰會,高達 38 次,〈世界報〉指出,兩人惺惺相惜的情誼,不僅於中、俄政權之未來相同路線,更奠基於兩國,和兩個領導人,之過去相近歷程。普丁和習近平年齡相距不到一歲(前者出身於1952年十月7日,後者1953年六月15日),兩人都生長於馬列主義共黨專政,都相信美國為他們不共戴天的共同敵人,也都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與蘇聯解體。習近平上任主席一星期後,即急於拜見普丁,確認兩國路線與兩人情誼。
    兩人最近一次見面於冬奧開幕,中俄自此宣布「堅如磐石」、「無限制」之友誼,外交學者稱之為「比聯盟更強的關係」,「中俄關係是世界最重要的國際關係,也是兩個強權不可能再更好的關係。」

    「中俄軸心」之各顧性命
    「俄中軸心」的試金石,在於烏克蘭危機。冬奧開幕時,俄軍已經至少佈署十萬軍力於烏克蘭邊界,雖中國方面宣稱「對普丁的進攻計畫不知情」,普丁卻將進攻時間,特別大費周章,調整至冬奧閉幕之後。於烏克蘭戰爭期間,兩國官方媒體一搭一唱,尤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稱「美國支援烏克蘭製造生化武器」,「如武漢肺炎病毒」,更讓俄國官媒特別引用,普丁甚至在電視全國演說中,直接將此做為砲轟基輔的出戰理由。
    即使試圖共同顛覆世界民主潮流,確保專制體制於二十一世紀的存在發展,俄中兩國的策略卻有根本不同,普丁意以軍事手段控制鄰近國家,如烏克蘭、喬治亞,甚至波海三小國,恢復過往蘇聯疆界與榮光,習近平卻只能以經濟發展為關鍵命脈,以社會經濟維穩,確保今年中共二十大,能夠維持其主席位置。
    自此,烏克蘭戰爭成為「俄中軸心」之關鍵轉變點。兩國聯合發動戰爭機率不大,因戰力分散,難以加成,俄國主要向西往歐洲發展,中國野心在向東往於台灣和太平洋發展,而中亞更是兩國的利益衝突點,兩國關係於軍事上的性質與重要性,應如二戰前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國最大的考慮並不是在軍事,而是在經濟,「俄中軸心」在於維持其政權穩定,然烏克蘭戰爭對俄空前的抵制,讓中國陷於一種兩難,為了維穩,以隔岸觀火,獲取最大利益-中國試圖維持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比俄國第十一大且地位不保,中國佔俄國貿易達20%,俄國佔中國貿易卻只有2.5%;對烏戰爭與國際抵制拖跨俄羅斯國力,於可見將來會不斷加深其對中國的依賴,俄中關係最後可能以中國作為主導,俄國最後可能成為中國的附庸,成為一種歷史諷刺與時代翻轉。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