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點軍校畢業,到派駐美國墨西哥邊境,再到參與一次大戰遠征法國等,他所體驗的美國軍人,就是「好勇」之徒,容不下所謂的膽小之輩。回到他掌摑士兵的當刻,在他而言,面對眼前「有手有腳、毫髮未損」的傷兵,唯一可給予眼下所見的合理解釋,就只有這名傷兵「只是懦弱」。那一巴掌,也許是不該,但情有可原。就連被掌摑的兩名士兵,事後都覺得「not a big deal」。
甚至乎,一眾在掌摑事件後於巴頓麾下美軍第三軍團(Third United States Army)服役的士兵,對這名在祖國媒體上被「唱衰」的指揮官,幾乎多讚少彈。無他,巴頓的性格直率,毫不掩飾對事物的喜惡,而且出自其軍人世家的影響,看重軍人的榮耀,亦看重其治下軍人的紀律。之前在戰地醫院掌摑他所認為的「無傷之兵」,亦正是出於認為對真正傷兵的侮辱。而這名長期腰配象牙手柄左輪手槍的將軍,時常身先士卒,出現於軍營以至激烈的前線,親自了解前線所需,物資需求永無說「不」,只有多不會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