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大學生活的一些回憶與碎碎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在已經留在金門第六年了...其實自己也很意外居然能待得了那麼久,大一剛來時真的還蠻痛恨的,很想快點回家(回到現代的世界),對於各種事情的不適應,像是每天要自己煩惱等下早/午/晚餐要吃什麼(到現在也一樣啦)、生活雜事全都要自己做(在此感謝我爸媽讓我在家能夠當個大廢物),還有「做設計」這件事。

【關於課業】

雖然說現在已經大學畢業,連大魔王的畢業設計也經歷完,但到現在要說自己會做設計好像也還好,只能說跟它變得熟悉一些了吧。以前大一到大三,說實話還蠻不很喜歡做設計,就是一個有在動手做、動腦想,但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麼、我想做的是什麼的狀態中,那個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去幫學長姊槍,不用頭痛欲裂的想設計,可以藉由動手做模型、理解學長姐對於他/她的做這個設計的思考,至少讓自己不要逃離建築系的想法日漸壯大,畢竟我還是很喜歡建築系的學習內容,只是對於自己要怎麼去做設計很不知所措。在此建議學弟妹如果想逃離請儘快想好或找老師、同學、學長姐聊聊,不要像我過了太久,如果要轉系重讀再一次經歷大一(+被我爸的因荷包縮減而碎碎念),這樣蠻累的,當然這件事見仁見智啦,我自己是不想這樣子而已,我身邊也有同學是再次經歷的勇者,給她一個respect。
要說有開始喜歡做設計也是到大四的時候了,在那之前因為大三的生活過得蠻痛苦,每天都在超爆大的基地範圍中亂畫框框想配置,所以就會跑去找我的學姊們-佳欣、松鼠,幫槍順便聊天,聊聊交換這件事,那時候剛好我的學姊們都有去交換,也剛回來,一個在大四上學期到台灣的學校,一個在大三下學期去中國的學校,所以就還蠻好奇除了金大以外的建築系生活,也想在大四上學期的時候去其他學校交換,但有認識我的也知道最後我沒有去交換,而是五年完全在金大讀書。
嗯...扣除掉其他事情的考量(生活費、環境),其實會留下來也是因為對於金大的大四上學期的設計課程有點好奇。這邊會一直說大四上學期是因為我們系上大四時有安排一整個學期的校外實習課程,跟其他學校趁著寒暑假去實習蠻不一樣的,在我的學制中是安排在大四下學期的時候,現在學弟妹又改成大四上學期了(佩服一邊做超大題目一邊做作品集找實習公司、面試)。
好了,現在要來說一下會讓我感興趣的大四上設計課程是什麼進行方式了。
這學期的設計課程,比起大一到大三的設計課來說多了很多位外聘老師,老師們會在學期初提出他的組別在這學期會要做什麼樣的設計題目,但這只會有一個大方向而已,選完組別後,更細的就是要在老師所設的框架下去尋找跟討論自己想要做什麼,我個人覺得這個方式有點像是畢業設計的前導練習,訓練能更獨立思考和我到底喜歡什麼類型、對什麼議題感興趣,因為我自覺大三那一年做設計基本上都在被老師用繩子拖著走(心理上的,沒有生理,不然可以報警了)。
而我所選的組別是做金門縣裡的一個小島嶼-烈嶼的島嶼再生設計。烈嶼是金門島旁的一個小島,所以通常我們都稱金門島為大金,而烈嶼就是小金。目前前往小金的方式只有搭船(過幾年金門大橋應該就會通車了),相較來說小金是一個離島中的離島,資源更加的不足,所以想藉由建築設計的方面去改善這個小島的一些地方。那就先不多說這次設計課程的內容了,之後再開一篇說說這個設計。
烈嶼再生的課程進度
自從做了這個課題後,其實就覺得跟設計的距離更近了一點,不再那麼漫無目的,也因此引伸出我想做的畢業設計,這個也之後再說~不然整篇文都在說設計課程而已,哈哈。

【關於生活】

說實話我其實沒想到會在大學生活中能交到那麼多的朋友,畢竟高中常聽到說
人生交心的朋友都是在高中時期遇到,大學很難
也有可能是因為建築系的生活吧~基本上除了睡覺時間沒碰面,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差不多無時無刻待在一起(因為我們有工作室),如果你有對象的話,他/她都可能會忌妒的那種狀況,有時候家裡打電話來關心我的生存狀況時,都會先問一句「你是不是又在學校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能不交到朋友也很難,但能交到那麼好的朋友就真的很難得了。也很感謝我的朋友們常常拉我出去玩,不然以我那麼宅的人很難到處跑、探索。在這幾年間去了很多金門不是著名觀光的地方,有很多的海邊、坑道、秘密基地,也習慣了在騎車時路邊有一群牛出現的情況。我還記得當初大一剛到金門的第五天,我的學姊就問我要不要出去玩,一群大二帶著我們小大一在金門到處跑,雖然是觀光客路線,但也讓我對金門有了初步的印象。
後來就常常沒日沒夜的待在工作室,但能跟一群朋友半夜跑去海邊喝酒看星星、升營火,對以前的我來說是想都沒想過的事(可見我有多宅)。雖然上面說大三生活有多痛苦,但還好有朋友的陪伴、打屁,被我的乾女兒療癒、搞破壞,不然那個時候真的會很不想睜開眼睛面對這一天。
乾女兒玩過的"傑作"
大三的時候很常被這個小鬼搞到又氣又笑,但至少讓自己心情好點。
幫她挽回一下形象~乾媽還是一樣愛妳喔😉
題外話~
在經濟允許的狀況下,推薦去養寵物陪伴(當然需要先做功課),可以的話就領養代替購買,收容所跟路上有很多可愛的小朋友都在等待一個家。
金門真的是一個貓島,到處都有貓貓,她也是從路邊帶回家的,愛貓人士歡迎來金門看看。

【結語】

差不多該結束了,沒想到平常不愛寫東西的我能寫這麼多🤣,可能是因為近期被逼迫常常要寫一堆字出來,也把一年前就該寫的給寫一寫。只是無意間開了一些坑逼自己要寫...
之後應該還會再寫
  1. 大四設計課題
  2. 畢業設計的一些紀錄
  3. 碩士生活或讀金大建築碩士的準備
嗯...沒看錯,我在這邊待了第六年是因為讀到了碩士班,之後再說說碩士的一些事~
不然想要在金大讀建築系的碩士班,說實話準備的資訊很雜,也很難找到對的人問清楚。我們系上有一個機制,叫做「5+1」,顧名思義就是花一年的時間把論文寫完、口試畢業,所以勢必會需要在大五的時候先修一些課程(當然也可以不用,只要能把學分修滿就好)。而這些還蠻雜的,等我整理了之後再寫出來~
大五時大冬天跑去太武山上攀岩爬山
avatar-img
4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由於高中跨科考試失利、期待與結果之間產生巨大的落差…所以我沮喪的像洩了氣的皮球,心裡還在為了不確定的未來感到徬徨與茫然...…這時媽媽對我說:「宛庭、人生路上本來就少不了困難和挫折、勇敢面對不要逃避才是最好的方法,既然心情鬱悶要不要去外島唸大學當作渡假散散心...等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後,隨時都可以重來
開始說之前,先介紹自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目前讀到二年級。 然後我讀的此科系,卻不是我心中喜歡或是有在關注這個領域很久的東西,所以我大一一開始在學時,因為理解程度差和經驗過少的關係,所以讓我讀得很辛苦又很痛苦,甚至最近又因自己在乎的事情太多,導致心理和精神的狀況變得不好,睡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幾經溺斃,終於上岸,成為了林建業、陳其寬與修澤蘭建築師中央大學的學弟(當年的中央大學建築系後來成了今天的南京大學建築系與東南大學建築系)。有關哲學研究所在職班的生態,可詳筆者先前拙著〈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的生態─從擔任班代談起〉(下方連結)。本篇除了分享畢業的喜悅,身為本班(105年入學)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系上有位同學對我說,「每次看到你的FB都覺得你過得很精彩。」我想他可能是覺得我常到處往外跑,分享登山社或騎單車到處「拋拋走(台語)」的照片或遊記,與ㄧ般窩在系館熬夜的建築系學生「活」得不太一樣吧。建築系學得是建築設計,但是矛盾的是,我們常常無法好好的「設計」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由於高中跨科考試失利、期待與結果之間產生巨大的落差…所以我沮喪的像洩了氣的皮球,心裡還在為了不確定的未來感到徬徨與茫然...…這時媽媽對我說:「宛庭、人生路上本來就少不了困難和挫折、勇敢面對不要逃避才是最好的方法,既然心情鬱悶要不要去外島唸大學當作渡假散散心...等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後,隨時都可以重來
開始說之前,先介紹自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目前讀到二年級。 然後我讀的此科系,卻不是我心中喜歡或是有在關注這個領域很久的東西,所以我大一一開始在學時,因為理解程度差和經驗過少的關係,所以讓我讀得很辛苦又很痛苦,甚至最近又因自己在乎的事情太多,導致心理和精神的狀況變得不好,睡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幾經溺斃,終於上岸,成為了林建業、陳其寬與修澤蘭建築師中央大學的學弟(當年的中央大學建築系後來成了今天的南京大學建築系與東南大學建築系)。有關哲學研究所在職班的生態,可詳筆者先前拙著〈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的生態─從擔任班代談起〉(下方連結)。本篇除了分享畢業的喜悅,身為本班(105年入學)
Thumbnail
大學的時候,系上有位同學對我說,「每次看到你的FB都覺得你過得很精彩。」我想他可能是覺得我常到處往外跑,分享登山社或騎單車到處「拋拋走(台語)」的照片或遊記,與ㄧ般窩在系館熬夜的建築系學生「活」得不太一樣吧。建築系學得是建築設計,但是矛盾的是,我們常常無法好好的「設計」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己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