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開始的轉跑道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

進工研院實習後下定決心轉換跑道

真的開始有轉跑道的念頭,是在大三去完工研院實習後。大學的暑假總想給自己塞點事做,剛好身邊有同學去年去實習過,覺得頭銜很帥就找了朋友一起報名。那個實驗室的教授是我們大一普物的老師,我跟同學甚至只寄了信跟老師說我們想去實習,老師也就讓我們去了。

去了發現實驗室在做什麼我們根本搞不懂,整個實習期間印象最深的是中午跟朋友偷溜出去待在漫畫店裡看漫畫。只模糊記得學長一直在微調參數讓半導體的某個性質變的更好,那時候就想我才不要花之後的人生瘋狂調參讓半導體的性質好一點點(結果後來做機器學習還真的常常在瘋狂調參讓模型的準確率好個1%)

總之我在心裡默默決定要尋找其他人生道路了,但是還沒有具體的想法到底要做什麼。


引路人計畫

大學時候我就很愛到處聽各種 inspiring 的演講, 學校的演講或是線上的 TED 都聽了好幾場。在我想轉換跑道的期間,剛好系上學長組織了引路人計畫,邀請畢業的學長姐回來分享經驗。我去聽了一場同樣轉職寫程式的學長分享,雖然學長講的內容不是很吸引人,台下好多同學快睡著,但他轉跑道期間做的嘗試讓我驚覺:「原來這樣也可以」

現在想起來也不是多了不起的嘗試,就是去資工系、電機系修修課、做些專題,但我那時候真的從沒想過這個可能性。在馬拉松跑者基普喬格突破當時認為是人類極限的兩小時大關前,沒有人想過可以做到這件事。對當時的我來說也是一樣感受吧,看到有人走過這樣的路,我要開始走轉職之路好像也沒那麼難了。


開始行動

大一修過系上程式課,雖然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優,但我隱約覺得寫程式這件事還蠻好玩的,加上聽完學長的演講,還有寫程式好像很賺錢、之後工作的時間地點彈性等種種考量,我決定把下一個跑道定位在資工領域。

於是我開始採取行動:報名了資工系開的暑期課程、找了電機系教授做專題、開始修電機資工開的資工領域課程。我發現雖然事先規劃很重要,但是想再多都不及你真的開始行動,因為很多事是做了之後才發現跟想得不同的。

例如我發現:

  • 資工系開給大眾的暑期課程,其實可以不用花錢修,這些基礎的內容在網路上都能找到。英文能力許可的人甚至可以找國外名校的線上課程來看,像是 Stanford CS106A
  • 最好有一定基礎再做專題研究。很多人都在大三開始做專題,我剛決定轉換跑道的時候剛好要升大三,跟當時電機系的室友聊了一下就去找教授了。結果別人有兩年的 CS 經驗,我只上過十天的暑期課程,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學懂的東西也不多。沒有基礎的時候還是把時間拿去修課比較值得,等有一定累積後再來做專題,有輸入才能有輸出。
  • 資工系的課相較電機系更對新手友善。因為當時有比較熟的電機系室友,所以剛開始我修的課以電機系開的居多,後來到了研究所認識比較多資工系的學生,他們跟我分享資工系教授比較擅長幫學生打基礎,當時修電機系課程的挫折頓時豁然開朗。我猜電機系強者太多,教授出的題也比較難,很多應用類型的題目,對於剛開始想要打好基礎的人反而未必適合。

真正採取行動之後我發現改變其實不難,身邊的同學教授也很願意給予支持跟資源,有很多挫折都是因為自己太心急了,一下就想做好其他人學習了兩三年之後才做的事。後來我繼續修課,想著以後可能會考研究所,所以我把考科的六門課全部都修了。

期間我申請了延畢一年去國外交換,由於我的交換只有在下學期,是時候為我延畢的大五上找點事做了 - 我開始申請實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軟體工程師的下班隨筆 @ 新加坡
12會員
14內容數
大三開始從材料系轉跑道,現在達成過去憧憬的職涯目標,目前在新加坡美商當軟體工程師。寫職涯觀察、寫生活、寫書摘、寫一路走來,總之下班後隨性寫點東西,不定期更新,歡迎留言聊天交流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從國中時毫無目標的書呆子,到以追尋興趣為起點,成為一位喜歡鳥類的我。透過對新事物的嘗試與探索,並用敢拍、敢說和敢做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歷程與經歷,最終透過特殊選才考取了多所大學,但在過程中,經歷許多的考驗與競爭,讓我一直在低谷和斜坡中來回走動,讓我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能力,並逐步邁向成功之路。
Thumbnail
從國中時毫無目標的書呆子,到以追尋興趣為起點,成為一位喜歡鳥類的我。透過對新事物的嘗試與探索,並用敢拍、敢說和敢做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歷程與經歷,最終透過特殊選才考取了多所大學,但在過程中,經歷許多的考驗與競爭,讓我一直在低谷和斜坡中來回走動,讓我了解到自己的優勢與能力,並逐步邁向成功之路。
Thumbnail
我的學習路程向來以「不務正業」著稱。錄取物理系,而後轉到電機系,再轉到傳播,研究所再換成社會學(原本其實想考哲學研究所)。這些荒腔走板的路程,其實都在引導我走向更屬於我的學涯。
Thumbnail
我的學習路程向來以「不務正業」著稱。錄取物理系,而後轉到電機系,再轉到傳播,研究所再換成社會學(原本其實想考哲學研究所)。這些荒腔走板的路程,其實都在引導我走向更屬於我的學涯。
Thumbnail
從小到大走著最多人走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若有人中途離開了,反而會浮現「怎麼不繼續走了?」的疑問。 走著走著,走到了大學畢業的中繼點,有人說,想去走走看國外的路,說著他們的語言,感受他們的文化;有人說,想往那高山走走,攻讀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更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而有些人停下了腳步,猝不及防地
Thumbnail
從小到大走著最多人走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若有人中途離開了,反而會浮現「怎麼不繼續走了?」的疑問。 走著走著,走到了大學畢業的中繼點,有人說,想去走走看國外的路,說著他們的語言,感受他們的文化;有人說,想往那高山走走,攻讀有興趣的專業,或是更專精於自己的領域,而有些人停下了腳步,猝不及防地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