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吃喝在外| 加法鐵板麵

還好在下雨之前就抵達,才沒有和今天的歡樂餐失之交臂。 點了鐵板黑椒烤雞麵,跟印象中的台式鐵板麵相似,上桌時滋滋作響食慾大開。不同的是鐵盤裡也附上一點不沾醬汁的生菜,加分。醬汁份量對我剛好,足夠沾完整盤麵,又不過多——比較喜歡看到餐盤上還有一點原始顏色的麵。 記得從前在臺灣夜市點黑椒鐵板麵時,偶爾會因為醬汁飽滿太辣,一開始正常速度進食,到中間必須休息一下喝水再繼續,整個過程拖很久,麵都涼掉。但今天午餐勻速吃麵:一來因為醬汁沒有直接覆蓋到整盤子都是;二來因為黑椒裡還有點九層塔,不只有辣辣辣,還有香香香(喔對啦我喜歡九層塔),辣度降低之餘香氣也多了餘韻。 我就這樣一口一口在湯匙卷一點面加兩條菜一點蛋,再切一口肉沾一下醬往嘴裡送。有時候口味重,有時候少點醬,也不用中途休息咻咻咻掃光。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鐵板麵體驗是第一次到臺北時,熱情的民宿主人帶著我們從敦化站步行到大安路吃的東區大塊牛排。因為一晚上走了好多路,這一段路完全是撐著走完。而且前面還(順路)吃了頂好紫琳水餃,已經很飽了。到了賣鐵板牛排的路邊攤,一邊被香味引誘一邊煩惱著要點哪一個,沒想到民宿主人靜悄悄地就直接給我們一人點了一份。 在肚子快要爆掉的情況下還是盡量吃下牛排和麵,而且吃鐵板還有免費的玉米濃湯和飲料,想說既然都吃了乾脆全部也都來一點,讓體驗完整一點。那次是少數被其他原因遮掩掉的味道記憶,整晚的宵夜行最深刻的是熱情的東道主和充滿活力的臺北街道,所以印象還是不錯。 後來在臺灣唸書時,為了補足那個味道記憶,再次到了同一家路邊攤——當然是空著肚子去的。 今天的午餐有熟悉的感覺,稍作巧思的口味,還有往日體驗提味,加總起來,心情正好和門外驟變的天氣相反,完全好控。
【另點了一道鐵板豆腐,是很普遍的馬來西亞本地餐館煮法。雞蛋豆腐,香菇肉碎,也是平常一家人外出吃飯的常點料理,剛好符合鐵板料理店的調性。熱呼呼上桌,配著白飯吃很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