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備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雨傘運動的時候人剛好身處香港,但其實並不是特意去參與這個運動,而是本來就準備去香港一陣子,恰巧碰上了這樣一場大雨,得撐起雨傘。不過在去之前知道了香港大專學生串連罷課一周的消息,身為學生的自己,還記得在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還想著可以去看看這樣的場面覺得有點興奮。直到那天晚上衝進公民廣場,剛跟人吃完飯,後來回到住處,看見了其他人的facebook的post,因為警察的行動升級,所以她很憤怒的到了現場,我被感染了那樣的情緒,也到了現場。
老實說在香港,不會說粵語是很難融入的,所謂的融入並不指的是成為一個香港人,而是在香港做事以及被認同的困難度。在雨傘期間,許多人曾經試圖想做些什麼,但沒有成功,而亂世備忘做到了,他記錄了當下,79天中的香港與雨傘運動。
看著片段,回到了當時的場景。我還得當時有人要拿保護眼睛的保鮮膜,我準備接,但朋友W跟我說妳不需要吧。妳不需要為了這場運動做到這樣吧?這就是香港的問題所在,社會分了太多層,無論是身分或者是階級,如果在香港的每個人,不用分為說普通話的,說英語的,來做生意的,來讀書的,會好得多。
在片中,中學生提到了政改,讓我想到那些我在雨傘中遇見的人,有每天要返工返學的學生,他們說自己疲累但還是要到現場,有媽媽禁止他到現場的朋友,她說跟我說普通話她很怕被別人誤會,還有在當時跟我討論政治的女孩,她後來跟我說她討厭政治,但我總覺得她討厭的不是政治,而是身在政治無力改變的自己。
身為外地人,在現場的情緒向來抽離,可能是因為我對香港的認識不深,這本來就是個來去自如的城市,我並不知道它原本是什麼樣貌,所以並不覺得那79天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珍貴很不同的,連香港人自己都驚異。而向來守法的香港人們,對於那樣犯法的占領其實心驚膽戰,又憤怒又悲傷,但我並不能真的在那個情緒之中感受,我只能被感染,只覺得一切新鮮好玩,想衝也不覺得有什麼害怕。還記得年初我去了一晚的太陽花運動,早晨時坐公車回到學校,公車司機在我下車時跟我說了一聲謝謝,我覺得有點怪異,然後回到學校上課,一切像沒發生過ㄧ樣的繼續上著文法與句型,頓時覺得跟周遭的一切很抽離,好像我不該在這裡,也好像並沒有那麼多人在意這件事。
如果一切來得太過容易或許會不覺得值得珍惜,乍看之下七十九天沒有改變什麼,但總是留下了些什麼吧。片尾中,那個22歲的年輕人說,他在現場找到了意義,我自己認為,那這場運動就已經足夠。而亂世備忘對這個人來說,就是記住自己二十二歲時發光的眼睛,那年我也認識了一個來自港大社會學系的學生,她告訴了我關於香港的居住狀況,也提到了一點學民思潮的眾年輕人,而後我恰巧的到了現場,我想這也是意義所在。有許多人在雨傘結束後什麼都沒有改變感到無力及心灰,這或許是成長的必然。
後來的香港社會有許多小孩跳樓離去,我不知道對她們來說離去是可以改變些什麼還是一切都沒有意義。運動或許可以成為做點什麼的動力,或許什麼也不是,只是一把傘。後來的香港本土主義盛行,情況有人稱為混亂,無論如何香港逐漸成為另外一個樣貌。亂世備忘這部片子最後的那位年輕人應該也正努力著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己二十歲時可以接受的人,跟許多當時在運動中的人一樣。
(寫於201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tz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J是我住進新公寓以來認識最多的人,一開始就是她負責聯繫我,她時常穿著睡衣類的服裝在工作的場合,一個人吃著飯,畢竟她工作的地點就是公寓,常常我回來就遇到她,於是我們就開啟了一些話題。 而J,屬於有自己步調的人。
    開始我搬到萬隆的新生活。 我得到了人生第一個過年禮盒,在工作場所。 我在2021年12月的告白,1月底了,沒有回應。但想想,沒有成為情人也可以當朋友啊。 我又買了兩本來自法國的筆記本,開始啟用新的紀錄我的治療筆記,舊的那本已經寫滿了,是我2021年下半的足跡。
    2021年的中後半,我把很多重心放在維持心理治療。 看似沒有什麼大改變,但其實我進步許多,當姊姊問起我,我一開始不喜歡被她人質疑,但後來我覺得被一問,我反而開始整理我所獲得的。 首先當然是支持,光是被傾聽,就排解許多情緒。 就如同她在文字裡跟我說的,他們只關心自己。
    跟心理師談仙,讓我又重溯我與仙的關係。 仙跟我相識在我16歲她15歲,簡單來說我們是高中同學,但是是我的第二所高中的同學。 仙是滿標準的好學生的那種樣貌,雖然她私底下是活潑愛玩的,但表面上一直都很符合學校的規定。
    她說她迴避依戀。 或許下次見面已經是很久了,我覺得可惜。原來她給我的感覺只是錯覺,她也有她的問題跟個性不好的一面。 我喜歡跟人逛街,跟她也很好,但後來我就疲累了,不曉得為什麼。 但談到了她的家庭跟過去,她家有四個小孩,她是老三,上面是兩個姐姐,下面是弟弟。她很懶,她喜歡年紀大的人,老靈魂,她很忙,
    今年剩下不到一個月了。 2021年...I will miss you.一切感覺有好轉。 在治療中我談論大約75%的家庭,10%的他人,5%的自己。 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明白,就如同現在一個遊民燒掉了街上的地標聖誕樹,無論聖誕樹的價值多高,無人受傷才是最令人高興的,因為生命的價值更高,我想是這樣。
    J是我住進新公寓以來認識最多的人,一開始就是她負責聯繫我,她時常穿著睡衣類的服裝在工作的場合,一個人吃著飯,畢竟她工作的地點就是公寓,常常我回來就遇到她,於是我們就開啟了一些話題。 而J,屬於有自己步調的人。
    開始我搬到萬隆的新生活。 我得到了人生第一個過年禮盒,在工作場所。 我在2021年12月的告白,1月底了,沒有回應。但想想,沒有成為情人也可以當朋友啊。 我又買了兩本來自法國的筆記本,開始啟用新的紀錄我的治療筆記,舊的那本已經寫滿了,是我2021年下半的足跡。
    2021年的中後半,我把很多重心放在維持心理治療。 看似沒有什麼大改變,但其實我進步許多,當姊姊問起我,我一開始不喜歡被她人質疑,但後來我覺得被一問,我反而開始整理我所獲得的。 首先當然是支持,光是被傾聽,就排解許多情緒。 就如同她在文字裡跟我說的,他們只關心自己。
    跟心理師談仙,讓我又重溯我與仙的關係。 仙跟我相識在我16歲她15歲,簡單來說我們是高中同學,但是是我的第二所高中的同學。 仙是滿標準的好學生的那種樣貌,雖然她私底下是活潑愛玩的,但表面上一直都很符合學校的規定。
    她說她迴避依戀。 或許下次見面已經是很久了,我覺得可惜。原來她給我的感覺只是錯覺,她也有她的問題跟個性不好的一面。 我喜歡跟人逛街,跟她也很好,但後來我就疲累了,不曉得為什麼。 但談到了她的家庭跟過去,她家有四個小孩,她是老三,上面是兩個姐姐,下面是弟弟。她很懶,她喜歡年紀大的人,老靈魂,她很忙,
    今年剩下不到一個月了。 2021年...I will miss you.一切感覺有好轉。 在治療中我談論大約75%的家庭,10%的他人,5%的自己。 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明白,就如同現在一個遊民燒掉了街上的地標聖誕樹,無論聖誕樹的價值多高,無人受傷才是最令人高興的,因為生命的價值更高,我想是這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如何熔爛,再多破損,也是我家,是我的出生地。曾經被稱為福地的香港,如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是作為香港人,我仍為這地方感到自豪,不管這地方日後如何,如何變遷,永遠也是我的家,是我最愛的地方之一。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若要說此次去香港與四年前有何不同,我想充斥在這片土地上的不僅只是暑熱與蒸人的濕氣,蔓延的是一種隱微卻無處不在的閹割感,這種生發的情緒促使即便是我,作為一名外地來客,也進行了自我的去勢。主動的把一些社群軟體刪除,以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在我腦海刻下了無法抹滅的印象,讓我後怕。特別是兩個
    Thumbnail
    突然下起了雷雨,可喜的是所有的人都約好了一起不帶傘出門。人生是一場睹局,但我們老是輸給了這個人生,那就得淋雨。 依然離不開台北巿,還是台北巿不想離開我? 北巿的街景看著看著都變舊了,我也是一件舊物,卻唱著新潮的流行歌曲;而〔我〕是我所唱過的其中一首,唯一的老歌。 其實過沒多久雨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轉眼間十年就這樣過去了,十年前的今天,台灣發生了歷史上重要的 "太陽花學運",也稱為 318運動,這是由臺灣的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社會運動,主要就是因為會危害台灣台灣自身經濟,而且也會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影響力的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遭國民黨強行通過審查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於斯長於斯,這裡如何熔爛,再多破損,也是我家,是我的出生地。曾經被稱為福地的香港,如今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但是作為香港人,我仍為這地方感到自豪,不管這地方日後如何,如何變遷,永遠也是我的家,是我最愛的地方之一。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若要說此次去香港與四年前有何不同,我想充斥在這片土地上的不僅只是暑熱與蒸人的濕氣,蔓延的是一種隱微卻無處不在的閹割感,這種生發的情緒促使即便是我,作為一名外地來客,也進行了自我的去勢。主動的把一些社群軟體刪除,以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有發生過的事情都在我腦海刻下了無法抹滅的印象,讓我後怕。特別是兩個
    Thumbnail
    突然下起了雷雨,可喜的是所有的人都約好了一起不帶傘出門。人生是一場睹局,但我們老是輸給了這個人生,那就得淋雨。 依然離不開台北巿,還是台北巿不想離開我? 北巿的街景看著看著都變舊了,我也是一件舊物,卻唱著新潮的流行歌曲;而〔我〕是我所唱過的其中一首,唯一的老歌。 其實過沒多久雨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轉眼間十年就這樣過去了,十年前的今天,台灣發生了歷史上重要的 "太陽花學運",也稱為 318運動,這是由臺灣的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社會運動,主要就是因為會危害台灣台灣自身經濟,而且也會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影響力的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遭國民黨強行通過審查
    先進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照不進的角落,《香港製造》中描繪的就是生活在那種老舊社區的青少年。電影名所謂的香港製造,也是指製造出青少年們的香港,髒亂與擁擠的環境,是我作為外人少見的一面,卻是養育出他們的環境,真實的鏡頭呈現,以我的視角來看,足以刷新我對香港的認識。 不過即使他們在那種環境下成長,也沒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