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的新劇《Heartstopper》(戀愛修課)一上架,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追完,看到欲罷不能的我甚至找到了原著漫畫,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全英文的漫畫作品。
《Heartstopper》是一個關於LGBTQ+的校園愛情劇,公開出櫃並曾遭受霸凌的Charlie和橄欖球隊的風雲人物Nick,兩人在機緣巧合下於班級內成為同桌,從一開始的陌生到逐漸熟識,又在每天的相處下對彼此暗生情愫,。
真實的歧視與浪漫的戀愛
為何我會說這是一個「現實又理想」的青春故事呢?因為主角Charlie所面對到的歧視與霸凌,包含私下交往的男友可以在公開場合理直氣壯的無視他,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也會因他的性向而在他背後竊竊私語,就連校隊的隊友都能藉著玩笑的名義,用無禮又私密的問題來騷擾他,面對這些充滿惡意的表現,Charlie卻又顧慮到日後的校園生活而隱忍不發,可以說是非常寫實了。
然而若一部劇裡都充斥著這樣的內容,只怕觀眾會看得既難受又心疼,因此劇情到底還是安排了一場夢幻又甜蜜的戀愛。即便撇除掉性向問題,光是自己暗戀的人也同時喜歡著自己,就已經是許多人求而不得的了,何況在受盡傷害的Charlie面前,是一個充滿包容與溫暖力量的Nick,這樣的天作之合讓人不由得相信起愛情的美好。
整部作品中不時充斥著可愛的小動畫,碰觸到的手指間有電流冒出,對視間微風吹過的落葉,以及在幻想中瀰漫著的粉紅色氛圍,搭配動人的配樂,無疑讓作品中的糖份更上一層樓。
與原著的差異之處
《Heartstopper》是由Alice Oseman所創作的漫畫,目前在
tapas和
webtoons上都可以免費觀看,不過都是原文版本,台灣目前有出版中文翻譯,不過只有到第二集,之後有機會應該也會買來看看,就當作是收藏和支持作者了。
看過原著漫畫後,讓人不得不讚嘆劇集改編的精妙之處—當然,這並非指原著不好,而是作品在影視化的過程中,本就得按照作品的基調來決定,何處該忠實呈現,何處該適當的調整。
舉例來說,在一開始有段Nick因為意外弄壞了筆,導致弄得自己一身墨水,進而向Charlie求助的劇情,在戲劇中這是一段象徵兩人交好,讓Charlie越發暗戀Nick的橋段,但在漫畫中卻是兩人真正熟識的開始:因為Nick滿手墨水,老師讓他去洗手間處理的同時,又叫了Charlie幫他開門,以免Nick把手上的墨水蹭到門上。
從這簡單的劇情調整就可以看出,劇組其實懂得保留原著那些甜蜜的劇情,同時在短短十分鐘內帶出各角色的現狀,讓人在觀看的同時對每個角色都充滿了記憶點。
除此之外,原著其實多半聚焦在Charlie和Nick兩人上,對於他們身旁的朋友其實並未著墨太多(或是另外推出了番外),反而是家人的劇情還稍微多一些。但編劇在真人化的過程中,則大幅提高主角朋友和同學的劇情比例,讓整個故事不僅更向青春愛情的主軸靠近,同時更藉由每個角色的不同,突出了LGBTQ+族群的多樣性。
現代影視圈的多元化
《Heartstopper》中所出現的角色,包含了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以及亞裔、非裔等多元族群,不過除了所飾演的角色各有不同外,連參演的演員們都讓人感受到多元性別的存在。
例如飾演主角Charlie的演員Joe Locke本身也是名同志,自海選中脫穎而出的他就曾在採訪中提及,儘管經歷並不完全相同,但Charlie在校園中所面對到的難題,Joe Locke自己也曾遭遇過,或許就是因為與角色有過相似的過往,他所飾演的Charlie才會如此地生動吧!
除此之外,飾演主角好友Elle的Yasmin Finney,與角色一樣是名非裔的跨性別者;飾演女同志Darcy的Kizzy Edgell則是非二元性別(自我性別認同並非單純的男性或女性);連Charlie的好友Tao都特別找來同為亞裔的William Gao扮演,足以看出劇組在選角上的用心與誠意。
隨著時代演變,越來越多不同的作品出現,探討著過去鮮少被討論的議題,從多元性別、罕見疾病到少數族群等等,但除了劇情與角色的多元化之外,在演員的選擇上也能跟著充滿多樣性,無疑是一件更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