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2|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前山報第十二期】大龍峒河港聚落與大龍峒金獅團之傳承

2021/012
◎黃飛霖
大龍峒保安宮為台北同安人的信仰中心,取其「保佑同安」之名,自18世紀初漢人墾拓逐漸形成聚落,傳統節慶活動歷久彌新,每年舉辦之保生文化祭及三年一科繞境踩街,看見台北老傳統。大龍峒金獅團團長同時也是2012年「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得主李世澤,面對技藝與記憶失傳的憂慮,串聯社區記憶及連結學校傳藝,一心力求振作在地文化。
大龍峒位在淡水河與基隆河分流番子溝交會,北臨圓山丘陵,於十七世紀荷蘭時代之記載名稱「Pourompon」,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一支聚落,清代初期漢字寫做「巴琅泵」或「大浪泵」,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的陳賴章墾號,於
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的墾照中,大龍峒是其北邊開墾的界域之一,漢人歷史僅次於艋舺,而開發的時間比大稻埕為早。
隨著18世紀初期逐漸有漢人移居,河港聚落開發,尤其以同安籍的居民於1742年〈乾隆七年〉,乞靈福建白礁慈濟宮之分火於木構小廟內祭拜,由於保生大帝屢現神蹟,信眾感念保生大帝的庇佑,於1755年〈乾隆二十年〉醵資建造正式宮廟,歷經五年完工,取名「保安」也寓有「保佑同安人」之意,逐漸成為在地心靈信仰神,也確立為在地泉州同安人的信仰中心。
根據保安宮廟史記載:傳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當時大龍峒的先民,前往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恭迎保生大帝神像來臺奉祀,其中有大尊、小尊各一,以及中壇元帥、黑虎將軍亦各一尊,分乘兩隻帆船來臺。在啟程之前,曾有約定:先到者稱為「老祖」,後到者稱為「二祖」。當時小尊的保生大帝神像、中壇元帥、黑虎將軍共乘一船,一路順風,由淡水登岸,直抵保安宮安座,因此稱此小尊之保生大帝神像為「老祖」。大尊的保生大帝神像因中途受困於風雨,便轉航到臺南布袋嘴北邊上岸,再取道陸路北上,途中又受到同安鄉親的恭迎膜拜,許多地方還有演戲的活動,因此抵達保安宮時,距離前者已有數月之久,此一大尊神像稱為「二祖」。
二祖「力士會」於保生文化祭繞境踩街出陣
保生文化祭
1994年後,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開鑼,注入現代的人文精神,使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活力,舉辦「家姓戲」匯演活動,團體涵蓋有職業劇團、保安宮社團、學校藝術科系等三類;傳統節慶活動歷久彌新,三年一科舉辦之保安宮踩街繞境活動,各祖「力士會」特以富含詩意意象之「車裝閣」藝術裝飾保生大帝神轎車,而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前夕,會有「放火獅」的習俗,在廟埕燃放大量鞭炮與煙火,含有押煞平安之宗教意義,成為保生大帝慶典的壓軸節目。
保生宮四組力士裝飾車裝閣展示信仰之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2003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昔日大龍峒保安宮大龍峒金獅團先賢
大龍峒金獅團
位在大龍峒的「大龍峒金獅團」是「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登錄團體」,同為大龍峒保安宮之「中壇元帥力士會」及藝館「和華樂社」組織團隊。大龍峒金獅團明確成立時間尚不可考,據信以保生大帝之信仰文化,位於現今哈密街一帶清嘉慶年間形成之舊四十四坎聚落中,已有成立獅團,成立至今約已兩百多年,咸認是臺灣北部成立最早的獅團。
大龍峒金獅團以昔日樹人書院文昌祠舞獅練武
師承湖南 習武護衛庄頭
進入社區與在地居民活動接觸
獅陣文化傳入台灣之時代尚無明確文獻記載,據信獅陣文化隨著清朝中葉閩、粵移民之流輾轉來到台灣,又因墾拓時期地方治安不佳,族群與地方之間五年一小鬥、十年一大鬥,地方藉由招募村莊武勇學獅練武,共同抵禦外族。至清末台灣政局相對穩定,又再加上頂下郊拚與漳泉械鬥後,淡水河開港,大龍峒之河港貿易逐漸與大稻埕碼頭整合,更伴隨著文教風氣盛,有「十步一舉,五步一秀」之稱,地方人才出頭,文、武全才者亦會加入金獅團。
李世澤團長於台灣藝術大學分享金獅團藝術文化
清朝末期至清日簽訂馬關條約前,曾有兩名湖南武師至「老師府」陳維英家擔任「護院」,護院之意為舊時富商巨賈聘請武藝高強的鏢師擔任護院,此二位湖南武師於空閒之際教導大龍峒金獅團團員獅藝,直至日本依馬關條約簽訂後進駐臺灣返回大陸,兩人留傳技法由其徒弟傳承至今。
湖南武師回鄉後,大龍峒金獅團內成員存有兩派之爭,商議該保有舊有祖先留下之獅藝,或是轉以留存湖南武師教授獅藝為佳,經協調後紛爭不能平息,恐有禍事將席捲而來,當時獅陣負責人為平息紛爭,將獅耳割下警示眾人,凡經決議之事不要因旁人耳語動搖,希望眾人「唯義無耳」,眼睛看前面的目標,耳朵別聽是非。「尊義點金」-尊重獅藝,點石成金,因此典故,大龍峒金獅團獅耳至今仍為無耳,精神傳承流傳至今,而「無耳金獅」則成為大龍峒金獅團一大特色。ㄅ
大龍峒金獅團於民國四十五年於美國空軍基地表演後返回大龍峒保安宮合影紀念
尋找台灣好子弟
日治時期,大龍峒金獅團獲邀遠渡東洋,在甲子園舉辦的「阪神博覽會」上展現精湛的獅陣技藝,曾有過這樣輝煌歷史紀錄的團隊卻也不免面對技藝與記憶失傳的憂慮。大龍峒金獅團團長同時也是2012年「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得主李世澤,也深感大眾面對藝陣文化的誤解,招募不到新團員練習,面臨傳統文化失傳之憂,力求振作文化之心。
在大龍峒當地熱心人士持續奔走,協助團務之下,現今大龍峒金獅團為保住舞獅此項技藝,更努力更加積極地去經營獅團,將武術融合於舞獅內與宗教、地方結合,得以延續至今,結合大龍峒地方鄉里,同時向外擴大招生,與大學合作使其進一步進到大專院校體系傳承技藝,到申請臺北市文化局的立案,並成為臺北市登錄的傳統藝術文化資產,於2012年獲得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得獎團體,多年復興求新,使此項傳統技藝不致流失,並喚回鄉里對於金獅團的記憶,成為現今臺北地區少數仍保有獅藝及武藝傳承的獅團之一。
根據大龍峒金獅團已登入文化財之「先賢堂」圖像所示,清朝時期已於在地發展成大龍峒四角脈絡文生及武生皆具,分別是:「大稻埕角」、「大龍峒角」、「港漧角」、「後湖角」,至今每年透過保生大帝每年之聖誕期間,參與廟會活動凝聚鄉里情感,大龍峒金獅團文化落地生根,也成了大龍峒的地方文化特色,正待文化復興,喚醒金獅繼續守護。
  • 粉絲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前山報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