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全球示威:人們何以走上街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綜觀全球,如今的示威風貌恰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其中既有群眾憤怒的展演,也勾勒出殊異的國情與問題意識。曾被壓制的焦慮與訴求,終於竄出網絡串聯來到現世,影響了國政與社會走向。

美國:從右翼壟斷到全國騷亂

疫情下的美式示威,經歷了沉寂、迸現與失控幾階段。根據Crowd Counting Consortium的在線數據統計,1月份的全美示威件數有639件,但在經歷2月份的疫情蔓延後,3月數據立刻急降至242件。

4月開始,漸有民眾上街示威抨擊居家令,故數字又回升到了442件;5月以來,全美示威數已上漲到638件,這還不包括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所引發的示威。據同一平台統計,弗洛伊德之死在5月最後數日便激發了336次示威事件,如今更是引爆全美騷亂。

然而在示威聲量的起落間,其實暗藏版圖重整力道。3月到6月向來是美國的罷工與示威熱期,此時氣候和煦宜人,又恰逢婦女節與勞動節,許多組織會趁此氛圍動員群眾、發起募款。但在疫情侵襲下,露天活動只能轉為在線串連,募款也因此大受打擊,意外導致左右勢力的消長。

美國的左翼勢力向來是街頭常客,但面對此次病毒肆虐,大部分左翼都響應隔離政策、取消公共集會,網絡因而流傳此般訕笑「無政府主義者從來沒這麼聽話過」。反觀保守右翼一方,其雖也受疫初的隔離政策影響,卻顯然比左翼更具優勢。

美國的左翼之所以要頻繁上街,一大原因在於資源短缺。其不似右翼般擁有全國性媒體與追蹤報道,只能勉強借日漸邊緣化的地方媒體獲取曝光度,加上勞工階級的臉書活躍度只有中產的6%,故左翼只能仰賴愈發街頭力量,以彌補自己在數據時代的劣勢。

然而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卻正中左翼要害。右翼陣營在二、三月時轉為在線活動,待到四月天時地利人和,隨即動員各地白人工人上街反抗居家令,同時利用數據優勢渲染「結束隔離、立即復工」等聲浪,其背後自有挺特朗普、擁槍、新納粹、另類右翼、前茶黨組織等給予有力支持;反觀左翼陣營,過去每有右翼團體集會,前者總能挾人數優勢前去幹擾,但疫後其大多遵守居家禁令,自將街頭主場拱手相讓。

儘管如此,天有不測風雲,5月25日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命喪白人警方膝下,美國由此爆發1968年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遇刺後最大規模示威,走上街頭的不僅有因疫失語的左翼,還混合着民權勢力與失業群眾,以及趁火打劫的不法份子。

面對全國亂象,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外顯態度相當強硬,以「恢復秩序」為主要論述,背後原因除其本身的意識形態外,也有極大動機是為5個月後的總統大選催票。這片混亂對特朗普而言,既有可能是送其上青雲的春日和風,也或恐是吹折其連任旗幟的不祥陰風。如今的美國尚未走出緊張疫況,便隨即被示威襲捲,除了引發政治效應外,恐也將打亂得來不易的復工復產契機。

黎巴嫩:治理失能怒火再起

而在中東,黎巴嫩也正為街頭示威苦惱。3月中旬以來,黎巴嫩出於防疫考慮,宣布全國居家隔離,如今雖因疫況良好而逐漸解禁,卻得面對抗議浪潮捲土重來的現實:5月開始,黎國人民重新上街,或遊行抗議,或對銀行與政府投擲汽油彈,而這場騷亂的導火線,其實早在去年下旬便已燃起。

2019年10月17日,黎巴嫩政府出於財政考慮,宣布對WhatsApp用戶課税,結果引發滔天民怨,許多民眾憤而走上街頭。在騷亂持續近兩週後,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於10月29日宣布辭職,但街頭仍是零星示威不斷,直到疫情爆發才有所消退。

回顧這場危機,民眾看似為無理税制示威,實是不滿該國的治理陳痾。自打建國以來,黎巴嫩便深受宗派政治宰制,遜尼派、什葉派、馬龍基督派彼此爭鬥,並在1975年爆發長達15年的內戰。戰火雖以基督徒向穆斯林讓權吿終,但各宗派間的分野更加固化,伊朗、敘利亞等外部勢力也在內戰期間長驅直入,成為各方勢力的境外靠山,無形中激化了宗派對立與衝突。

2005年,黎巴嫩爆發雪松革命,最後成功逼退敘利亞駐軍,卻讓黎國政壇從此分裂出「3月8日聯盟」與「3月14日聯盟」兩派,前者主張和敘利亞與伊朗交好,成員多為什葉派與基督徒;後者則主張親美反敘利亞,成員多是遜尼派與基督徒。這兩派人馬長年互鬥,抵制彼此議案,製造無數政治僵局,曾導致黎巴嫩總統人選空懸長達兩年,更讓許多民生議題被囫圇吞棗,2015年爆發的垃圾山示威即為一例。

當時政府倉促宣布關閉首都貝魯特的幾處垃圾場,除讓回收公司停收垃圾外,毫無其餘配套措施,導致大量垃圾堆滿城市街道,貝魯特幾乎淹沒在一片垃圾海中,不滿群眾遂在街頭集結,最後演變成超過10萬人的大型示威。隨着示威時間拉長,人民的主要訴求也從垃圾問題,擴展至終結停電、解決政治僵局等,可惜多月過去,問題仍在。

2019年的WhatsApp示威也同此理。黎巴嫩基礎設施脆弱、行政效率不彰,外債更是逐年高升,未免國家破產,政府盼能開源節流,但受限於宗派政治掣肘,大刀闊斧的改革難期,只能以對WhatsApp使用者加税等措施,將成本轉嫁到民眾身上,結果反倒迫使人民上街。

類似場景在黎巴嫩屢屢上演,但政府的響應邏輯又萬變不離其宗:以拖待變。此次示威的直接動機,在於疫情導致黎巴嫩磅重貶,由過往的1500比1美元,暴跌到了4800比1的境地,新仇加舊恨,結果就是疫情過後示威再起。

伴隨疫後的經濟疲軟,示威或許改變不了黎巴嫩任何現狀,卻恐將更頻繁的出現,最後成為該國疫後秩序的常態。

巴西:總統親身參與示威

示威的怒火同樣在拉美的巴西竄出,但其特殊之處在於:總統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親自參與。

如今的巴西確診數高居世界第二,僅次美國之後,博爾索納羅卻因操作民粹得當,光環加身。根據統計,在巴西2億人口中,約有1,140萬人生活在貧民窟裏,此處不僅空間擁擠,也不受衛生保潔、自來水、電、垃圾收集等基本市政服務覆蓋,本就是流感、麻疹、肺結核與登革熱的大本營,面對新冠病毒,自然更無抵抗力。

此外,貧民窟居民既缺乏遠程工作所需的電腦,也大多在基本服務業謀生,例如擔任收銀員、醫院清潔工人、司機、廚師、家庭幫傭等,自然難以杜絕感染風險。某些貧民窟的疫情,便是透過富人小區的度假歸國者,傳給了必須工作以求温飽的底層人民。

然而博爾索納羅正是扼住了這處軟肋,挪為自身的政治籌碼。對生活在城市邊陲的貧民而言,工作未必導致染疫,不工作卻幾乎註定餓死,因此自打4月起,巴西便迸發了大大小小要求解封的街頭示威,參與的絕大多數都是底層貧民,其怒吼生計不濟,並與抗議總統輕忽防疫的醫護人員、記者爆發劇烈衝突。

而博爾索納羅在防疫過程中,時常口出「新冠肺炎不過是小流感」、「隔離政策將重創經濟」等話語,自易吸引貧民支持;其也順水推舟,屢屢參與反對封鎖政策的示威遊行,並將全國醫療系統崩潰、封鎖政策重創經濟等罪名,全數推到各州州長身上,不僅發表「封鎖是暴政」等言論,還和支持者一同在大街上俯臥撐,藉此證明病毒不足為懼。

截至6月7日為止,巴西已有67.6萬人確診,並有3.6萬人命喪新冠病毒的獠牙下,許多地區因政府毫無作為,逼得當地黑幫與毒販自行出面宣布封城防疫,但博爾索納羅仍在民間享有一定人氣。

上述三國案例,構築了幾類殊異的示威風貌。美國的示威脈絡彰顯數字時代的全球左翼劣勢,又因一件帶有種族與階級色彩的執法過當,引爆全國騷亂,但這股力量受政治力左右,最終被政治人物視作總統大選的宣傳品;黎巴嫩則是先天失調,疫情儘管能暫扼示威之火,卻只會加倍暴露治理與經濟的缺陷;巴西久陷發展困境,疫情加劇了底層、中產、上流社會間的階級衝突,街頭示威最終成為民粹領導人的政治養分。

曾經,人們視病毒為召喚死亡的終極魔王,沒想到伴隨其後的,還有清剿重啟、無盡暴露。對許多政體、領導人來說,防疫的至暗時刻即將遠離,但如何面對街頭的革命之火,或恐成為疫後的最大難題。


原文發表網址:

2020.6.18

疫情下的全球示威:人們何以走上街頭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48299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燕婷的沙龍
77會員
404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劉燕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2025/04/29
4月2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等關稅」以來,全球金融市場屢起波瀾,幾乎沒有國家能夠逃過這場大掃射,即便9日特朗普又宣布「90天暫緩」,各國依舊不敢掉以輕心,中美貿易戰更是隨著關稅疊加持續白熱化。特朗普的下一步是什麼?「對等關稅」又將如何影響世界?這是當前各方的共同疑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韓國悲劇、瑞信復活計畫、俄羅斯不賣麥
Thumbnail
韓國悲劇、瑞信復活計畫、俄羅斯不賣麥
Thumbnail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Thumbnail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Thumbnail
1月6日,特朗普(Donald Trump)支持者衝入美國國會,既打斷參眾兩院聯席的選票驗證流程,也讓美國國會在1814年英軍入侵後,首度陷落於外力之手。即便警方隨後驅散人群、逮捕示威者,這段近似荷里活情節的政治鬧劇,仍舊重挫了美國道德形象,並在其長年標舉的「民主話語」外表上,劃出了刀刀見骨傷痕。
Thumbnail
1月6日,特朗普(Donald Trump)支持者衝入美國國會,既打斷參眾兩院聯席的選票驗證流程,也讓美國國會在1814年英軍入侵後,首度陷落於外力之手。即便警方隨後驅散人群、逮捕示威者,這段近似荷里活情節的政治鬧劇,仍舊重挫了美國道德形象,並在其長年標舉的「民主話語」外表上,劃出了刀刀見骨傷痕。
Thumbnail
圖片來源 Black Lives Matter (BLM,黑人的命也是命)無非是今年度受到眾多矚目的運動之一,黑人男子George Floyd在被員警用膝蓋壓頸導致死亡之後,又喚起眾人對於BLM運動的重視以及改善黑人處境的呼籲。 2020是個多事之秋,年初開始武漢肺炎疫情肆虐,6月發生George
Thumbnail
圖片來源 Black Lives Matter (BLM,黑人的命也是命)無非是今年度受到眾多矚目的運動之一,黑人男子George Floyd在被員警用膝蓋壓頸導致死亡之後,又喚起眾人對於BLM運動的重視以及改善黑人處境的呼籲。 2020是個多事之秋,年初開始武漢肺炎疫情肆虐,6月發生George
Thumbnail
原文撰於5月21日。 幾個星期前美國密西根、威斯康辛、伊利諾、佛羅里達、科羅拉多等10多個州出現要求解封的抗議活動,示威者湧上街頭集會示威,司機鳴響車笛、阻斷交通。
Thumbnail
原文撰於5月21日。 幾個星期前美國密西根、威斯康辛、伊利諾、佛羅里達、科羅拉多等10多個州出現要求解封的抗議活動,示威者湧上街頭集會示威,司機鳴響車笛、阻斷交通。
Thumbnail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疫情的爆發與黑人之亂背後都是中共在搞鬼,川普只要一直這樣講,美國人會信,就穩當選了。疫情的爆發大家比較熟悉,我來補充一下黑人之亂。黑人佛洛伊德確實因為警察的過度執法而死,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四大因素值得觀察。
Thumbnail
疫情的爆發與黑人之亂背後都是中共在搞鬼,川普只要一直這樣講,美國人會信,就穩當選了。疫情的爆發大家比較熟悉,我來補充一下黑人之亂。黑人佛洛伊德確實因為警察的過度執法而死,但是,這件事背後有四大因素值得觀察。
Thumbnail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喬治·佛洛伊 (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致死,導致長年的種族分歧問題,再次浮出檯面。全國超過140個城市發起抗議,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暴戾分子趁亂搶砸燒,導致各地方政府實施宵禁,有21個州調派了國民兵以防止騷動再度發生。
Thumbnail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喬治·佛洛伊 (George Floyd)被白人警察以膝蓋壓頸致死,導致長年的種族分歧問題,再次浮出檯面。全國超過140個城市發起抗議,個別地區甚至出現暴戾分子趁亂搶砸燒,導致各地方政府實施宵禁,有21個州調派了國民兵以防止騷動再度發生。
Thumbnail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持續在世界各地擴散,全球累計已有超過160萬宗感染個案和逾10萬宗死亡個案。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各國政府不得不實行嚴厲的人流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市民隨意上街聚集甚至直接封鎖整座城市。
Thumbnail
隨著新冠肺炎病毒持續在世界各地擴散,全球累計已有超過160萬宗感染個案和逾10萬宗死亡個案。為了有效控制疫情,各國政府不得不實行嚴厲的人流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市民隨意上街聚集甚至直接封鎖整座城市。
Thumbnail
撰寫:屈彥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供需鏈斷鍊所導致的經濟衰退促成基層勞工的生活頓失倚靠,“反全球化”的聲浪於此之間粉墨登場。 事實上,反全球化由來已久,如2008年發生餘波至今蕩漾依然的金融海嘯,拖下全球經濟陷入泥沼,此間受害最深的是一群無力抵抗浪潮的底層。誠如電影《大賣空》(The Bi
Thumbnail
撰寫:屈彥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供需鏈斷鍊所導致的經濟衰退促成基層勞工的生活頓失倚靠,“反全球化”的聲浪於此之間粉墨登場。 事實上,反全球化由來已久,如2008年發生餘波至今蕩漾依然的金融海嘯,拖下全球經濟陷入泥沼,此間受害最深的是一群無力抵抗浪潮的底層。誠如電影《大賣空》(The Bi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