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還不夠?從《洛基》談拒學與繭居 - (4)末日前夕請留在我懷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截圖自《洛基》S1E04。洛基與希薇被困在名為拉曼提斯的衛星上,這個號稱史上最糟的末日災難,他們意外創造出超級「分歧點事件」。

▍四、(續)《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一個孤單的人,
有沒有可能變得不再孤單?

一個一直在逃的人,
有沒有可能某天願意為了他真正的渴望,
勇敢前行?
經過洋洋灑灑三篇接近1萬5千字之後,終於,在這最後一篇……等等,寫一寫發現得拆成兩篇,我將回到系列文最一開頭的這兩句話,那是我認為《洛基》這齣戲最深層在講述的主題,也是我認為拒學/繭居的本質。
為了回應這兩句提問,也是為了找到拒學與繭居的出路,我將進一步分析洛基這個角色是如何在電視劇六集的篇幅裡有所成長。因此,我需要召喚另一名與莫比烏斯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角色,希薇,隆重登場。
我認為在戲裡,希薇至少有三層作用,讓洛基這個「流放者之神」逐步成為一個真實的人。或者我也可以說,希薇在指引拒學/繭居的出路上具有三層象徵的意義。
(以下嚴重劇透,慎入)
第一層,希薇象徵洛基(拒學或繭居者們)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欲望。
希薇是誰呢?之前我就介紹過,她是在多元宇宙世界觀底下,洛基的其中一個變體,也是整齣戲裡唯一出現的女性洛基變體——
然後她和洛基發展成戀人關係。
如同莫比烏斯第一時間的反應:「噢夠了,太讓人作嘔了,你竟然愛上女性版本的自己?」我想請你暫時擱置這個以「自戀情結」來切入的觀點。我們先「假裝」不知道這件事,或者說至少嘗試看看這樣去想:
希薇是一個如此不同的洛基變體,以致於她幾乎變得和洛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他們同樣孤單,但他們兩人的不同處遠多過於他們的相同處。甚至應該這麼說,希薇,如同她作為唯一的女性洛基變體,與其他所有版本的洛基都不一樣。
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希薇的生平吧。
當她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某天,她在阿斯嘉的宮殿裡玩著扮家家酒,忽然間TVA的瞬息特警們出現在她身後,然後她就被抓走了、然後她就被抓走了、然後她就被抓走了!對,就這麼突然。如同第一集開頭的洛基,她隨即被帶進TVA經歷一連串審判程序。她做了什麼事情被TVA認為犯了違反神聖時間軸的罪?沒有,光是「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正常,就足以威脅神聖時間軸的穩定。(有沒有一種也很適合以女性主義分析的感覺?)
但她真的與其他洛基變體太不一樣了。儘管一路被架到當年的法官面前,她抓準時機一咬、一踩從當年的瞬息特警也是今日的法官手中掙脫,還趁亂偷到時空傳送器(TemPad),直接逃出了TVA。但無論她在哪裡,都會立刻被TVA發覺出現異常的時間支軸,於是她沒有別的選擇,只能不斷的逃、不斷的逃。可以說她遠比其他洛基變體都還會逃,還懂得如何生存,又夠勇敢,夠聰明,於是不只安全至上,她更是鋌而走險的找到一個活下來的方式,就是躲在注定一切都將毀滅的「末日災難(apocalypse)」前夕——一個連TVA都不屑一顧的最最邊緣之處。因為既然一切轉眼就要毀滅,都要陷入無意義的混亂與殘骸,那麼不論你在那裡多麼偏離常軌,你都不可能動搖到主流社會。
還記得我在第一篇文章裡提到,拒學/繭居是描述「人與這個社會互動的一種狀態」,而「從主流社會常軌掉出來還有更多其他種可能的狀態」。希薇便是如此。不像大部分洛基變體們被TVA(主流社會價值的信奉者與維繫者)逮住刪減送進虛空,躲在各個避難所裡既安逸又煎熬(如同拒學或繭居者們),她成為了完全不見容於主流社會的「廢墟少年」。你可以想像那就像是一個充滿童年創傷、缺乏穩固依附,不斷遷移在一千個世界盡頭裡,長成了一個缺乏信任與愛的能力的人。對她而言,活下來的動力就是復仇。她要那個毀了她童年也毀了她人生的TVA付出代價。她要殺了那個自以為能認定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的時間守護者。她要顛覆,要破壞,要瓦解固有的權力與控制關係。
甚至她做了一件事。既然你們認為我是不該存在的存在,我為何還要背負洛基之名?她給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化名,希薇。
這完全是一個清楚而有力的聲明:
「我,由我自己來定義我是誰。」
然後呢?這個最會逃跑的極致變體者,與我們熟悉的那個洛基「本體」——一樣有夠會逃但手段實在孬得多的洛基,像在光譜兩端,但本質上同樣孤單的這兩個人,相遇了。
截圖自《洛基》S1E02。希薇與洛基的首次正面相遇。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又帥又美!
好的,我不打算繼續詳細說明劇情中間演了什麼,因為基本上是你很能想像的男女主角「轉角遇到愛」模式。偶然相遇、各有立場、被迫同行、互相猜忌到互相認識、正要在一起又遇到阻礙……對,就是這麼老哏。但重點是什麼?就是,改變發生了。
在第4集裡有一幕非常具象的演出了「改變」這件事。
洛基與希薇在無處可逃的末日前最後一刻,終於更徹底的交心,兩人相互牽起手的瞬間,TVA的多元宇宙監測器出現一條前所未見、快速往上衝的時間支軸。戲裡對這個瞬間的稱呼,也是該集的標題名稱,叫做「分歧點事件(nexus event)」
這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洛基感受到他內心的真實需求,一個與過去「成為王」截然不同的欲望。他「想要」與另一個人連結。
容我提醒一下,在這篇文章裡我企圖回應的,是關於拒學與繭居的出路。而如何從一個巨大的困境中找到出路,說白話文,其實就是關於要如何「改變」。所以到這裡這個答案應該非常明顯了。
拒學/繭居者有沒有可能意識到,並進一步開始想要與他人連結?
如同劇裡所演的,這個與過去自我實現截然不同的欲望轉向,將會具有最大的改變潛能。事實上我在上一篇文章就說了,「孤立是拒學與繭居的本質,而關係便是它的解套」。當人們陷入拒學或繭居的困境,不只是當事人也包含周遭所有的人,那個孤立的狀態,與伴隨的孤單感受,從一開始就都是關於「關係」的困境。所以這其實一點都不讓人意外:與他人連結,是拒學/繭居改變的來源,也是改變的目標。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噢,所以就去談場戀愛一切都會好了」。愛情是戲劇、文學、各種流行文化與藝術形式裡亙古不變的主題,但在這裡,我所說的那個「與他人連結」,可以是愛情,也可以是任何其他關係,甚至是虛擬或想像的關係。任何他人(包含不是活生生的人)都可以是那個「對的人」,讓拒學/繭居者投入其間,並開始出現、或者準備出現「分歧點事件」。
還記得在頭兩篇文章裡我提到的經典洛基嗎?事實上,一直在宇宙中隻身漂流的他,之所以後來會被TVA抓到,正是因為他想念索爾,想著索爾會不會也在想念自己,於是離開本來躲藏的星球。是「關係」與「想念」驅動他改變安全的現況。
而回到洛基這裡,可以這麼說,是因為先有莫比烏斯讓洛基學會信任他人,再因為遇見希薇讓洛基實踐也是實驗與他人連結,接續才有辦法發展出上一篇提到的月光寶盒橋段,使洛基不得不直視自己無法信任他人的核心弱點,並進一步強化與他人連結的真實需求,包含莫比烏斯、希薇與他遇見的幾個洛基變體們。
再說一遍,希薇象徵的是想要與他人建立連結的欲望,而這正是指引拒學/繭居者出路的第一個要素。
難題在於,這並不是一個能夠由他人塞進當事人腦袋的念頭。所以與其去思考如何改變對方,不如說是去思考我們自身可以如何讓這件事變得比較可能。這也是為何我會先在上一篇文章講陪伴者可以如何成為當事人的第一個連結。而在這裡,為了通往出路,我們還可以如何創造更多拒學/繭居者與他人連結的機會呢?
去看幾本近年在臺灣出版關於拒學/繭居的書。《啃老浪潮》聚焦在家庭內的親子溝通,認為父母應該要先學會對孩子傾聽與同理《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擴大視野到服務系統,以陪跑員的概念強調介入的優先重點是彈性的在生活上提供支援。《拒學,不要搶救》更是直接提出改變三步驟,當事人要能規律生活、建立自信與自律,以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貢獻一己之力,回饋社會。表面上各自著墨的重點不同,但仔細推敲,這幾本書所指示的共通之處,都在從不同角度讓當事人有機會重新與他人連結,從家人、體系到社會。類似的概念,有時我們是如此擔心當事人陷入網路的虛擬世界以致愈來愈封閉,但相對的,我也看過許多因為網路遊戲的社群、疫情下遠距課程的普遍實施等,讓拒學/繭居者的生活有了正面的轉變,更不用提拒學/繭居相關臉書社團或幾個家長自助LINE群組所提供的支持力量與資源共享。那個創造連結儘管不容易,但也充滿無限可能。
容我不厭其煩的再重複一次:「孤立是拒學與繭居的本質,而關係便是它的解套。」當一個人開始能與他人連結,能在關係中engage with each other(這中文實在太難翻),孤立與受困感自然有所改變。那正是拒學/繭居的「分歧點事件」。
但這樣說真的太理論也太理想化了。
實際上,這個從創造更多連結機會到真的願意投入在關係當中,通常是個讓人充滿挫折的漫長歷程,就像戲裡洛基與希薇是何等笨拙的談起戀愛一樣,而且這點對拒學/繭居者與他們身邊的人是一樣的。身為醫師,那個碰壁感我再熟悉不過。然而這並不意味這個方向是錯的,只是,這真的一點也不容易。
所以,為了更理解這點,我們必須進入希薇的下一層象徵:
第二層,
希薇象徵洛基(拒學或繭居者們)該要如何與社會互動的掙扎。
(待續)(我保證下一篇真的是最後一篇啦)

⊕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終於,來到「從《洛基》談拒學與繭居」系列文的最後一篇。從第一篇我以劇集的世界觀談拒學/繭居的社會處境,第二篇分析洛基的人設與拒學/繭居者的心理狀態,在這一篇,我即將進入最具挑戰,同時也是所有人最關心的一件事: 面對拒學/繭居,我們可以怎麼做?
▍二、洛基一角的人設與拒學/繭居者的心理狀態 「裝死之後,我在太空中漂流,遠離薩諾斯,遠離一切,思考宇宙和我在其中的位置。後來我想到無論去哪裡,得到的只有痛苦。所以我脫離那種複雜狀況,登陸一顆偏遠的星球,獨自留在那裡,很久很久……」 遠離一切,獨自,很久很久。 先來看一下我們熟悉的那個洛基吧。
《洛基》是漫威電影宇宙至今最讓人腦洞大開的影集。而這同樣是一篇讓人腦洞大開,並且保證絕對沒有試圖要「正確」解析影集內容的文章。 我要說的是: 《洛基》的故事完全可以看作一個關於拒學/繭居的故事。 一個孤單的人,有沒有可能變得不再孤單? 而這正是我認為拒學/繭居的本質。 《洛基》裡的世界觀是這樣的。
話不多說,直接看圖! (別懷疑,這真的是內建小編魂的作者我之前做的圖)
「我們都是又勇敢又害怕的人,所以才會在這裡相遇。」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著 ▍八月的故事 「驚喜!沒有地圖!好好休息。穩穩地走。」 ──《空橋上的少年》,p.289 你期待像我這樣一位精神科醫師,會寫出什麼樣關於青少年案例的書嗎?或者,你發覺這是一本小說,你期待在裡頭看到多少曲折的情節…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著 隨著簡體版問世,讓我以先前為了紀念出版一週年的「空橋紀念桌曆」,一張、一張來連載《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吧! 這是一本成長小說,卻是一本非典型的成長小說。因為如果有一件事是我這個精神科醫師最不想做的,那便是說教了,我…
▍三、《洛基》裡的角色成長曲線與拒學/繭居的出路 終於,來到「從《洛基》談拒學與繭居」系列文的最後一篇。從第一篇我以劇集的世界觀談拒學/繭居的社會處境,第二篇分析洛基的人設與拒學/繭居者的心理狀態,在這一篇,我即將進入最具挑戰,同時也是所有人最關心的一件事: 面對拒學/繭居,我們可以怎麼做?
▍二、洛基一角的人設與拒學/繭居者的心理狀態 「裝死之後,我在太空中漂流,遠離薩諾斯,遠離一切,思考宇宙和我在其中的位置。後來我想到無論去哪裡,得到的只有痛苦。所以我脫離那種複雜狀況,登陸一顆偏遠的星球,獨自留在那裡,很久很久……」 遠離一切,獨自,很久很久。 先來看一下我們熟悉的那個洛基吧。
《洛基》是漫威電影宇宙至今最讓人腦洞大開的影集。而這同樣是一篇讓人腦洞大開,並且保證絕對沒有試圖要「正確」解析影集內容的文章。 我要說的是: 《洛基》的故事完全可以看作一個關於拒學/繭居的故事。 一個孤單的人,有沒有可能變得不再孤單? 而這正是我認為拒學/繭居的本質。 《洛基》裡的世界觀是這樣的。
話不多說,直接看圖! (別懷疑,這真的是內建小編魂的作者我之前做的圖)
「我們都是又勇敢又害怕的人,所以才會在這裡相遇。」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著 ▍八月的故事 「驚喜!沒有地圖!好好休息。穩穩地走。」 ──《空橋上的少年》,p.289 你期待像我這樣一位精神科醫師,會寫出什麼樣關於青少年案例的書嗎?或者,你發覺這是一本小說,你期待在裡頭看到多少曲折的情節…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空橋上的少年》,蔡伯鑫著 隨著簡體版問世,讓我以先前為了紀念出版一週年的「空橋紀念桌曆」,一張、一張來連載《空橋上的少年》這本書吧! 這是一本成長小說,卻是一本非典型的成長小說。因為如果有一件事是我這個精神科醫師最不想做的,那便是說教了,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彆扭得要死也是純系的傳統嗎?」 突兀而短促的悶響來得措手不及。一眨眼的功夫便來到眾人之間,在所有人都未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無名少女雙眼瞇成一條線,對著菈絲緹就是一記彈額。 意識到時已經坐回沙發上、眼前冒出了金星——雖不會痛卻站不穩。 不、不是不會痛,而是抑制痛覺的道具好好地起了效用。
Thumbnail
  希露理恩思考了老半天,就是找不到答案。她突然看看天空,看看自己燒焦的手臂,當機的腦袋終於閃過最後一種,斯普拉德大陸上可能和人結契的生物──精靈王!   這個答案讓她偷偷倒抽一口氣。
  為了躲避婚約而逃離至元素位面後,作為冒險家不斷收受各種委託以維持生計,至今已過了大概四、五十年了吧!在這短短半世紀內,奧莉薇雅.伊凡經歷了生活在精靈界數百年間未曾體驗過的各種名為「惡意」的人心黑暗面。   欺侮、掠奪、暴力、強姦、貪污、詐騙、凌虐⋯⋯   不知從何時開始,奧莉薇雅.伊凡⋯⋯
洛爾必須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困境
Thumbnail
洛特獨自俯視下方的街道,感到孤獨和迷茫,他回憶起過去的生活,並對未來充滿疑惑,他唯一的安慰是對海拉女王的信任,但他也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存在。
走在凍結的湖面上,洛爾感受到不同於風雪的惡寒,離開希特的營地已經數日,路途中除了自己呼吸與心跳,他再無聽見其他活物的聲音
溫暖的陽光灑在世界樹上,微微涼風吹的青綠的嫩葉發出沙沙的聲響,而影子也如同舞者般在詩寇蒂的臉龐上不停舞動,但如此美好的天氣,卻似乎沒帶給她一絲好心情,自從到了新世界後詩寇蒂的臉上便失去了笑容,孤獨使她獨立,但也使她從此封閉了自己,她還是習慣姊姊們的陪伴...
Thumbnail
普依路與亞薩奇爾──祂們是刎頸之交。是起源之地烏努文的最強守護者。是讓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的基石。是任何敵人都無法攻克與擊敗的堅實堡壘。是為世界帶來繁榮與和平的永恆傳說──祂們象徵超越時空的巔峰、象徵未來、象徵希望。
Thumbnail
從當代的視角望去,莉可妮身上近乎中世紀的虔誠宗教色彩,以及過於扁平和傳統的希洛與莉可妮的關係,或許是讓《王立宇宙軍》註定隨著觀眾價值觀的現代化而被突顯的劇情缺陷,然而最後二十分鐘裡素樸而動人的安排,卻也無疑將本片推上了經典的高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彆扭得要死也是純系的傳統嗎?」 突兀而短促的悶響來得措手不及。一眨眼的功夫便來到眾人之間,在所有人都未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無名少女雙眼瞇成一條線,對著菈絲緹就是一記彈額。 意識到時已經坐回沙發上、眼前冒出了金星——雖不會痛卻站不穩。 不、不是不會痛,而是抑制痛覺的道具好好地起了效用。
Thumbnail
  希露理恩思考了老半天,就是找不到答案。她突然看看天空,看看自己燒焦的手臂,當機的腦袋終於閃過最後一種,斯普拉德大陸上可能和人結契的生物──精靈王!   這個答案讓她偷偷倒抽一口氣。
  為了躲避婚約而逃離至元素位面後,作為冒險家不斷收受各種委託以維持生計,至今已過了大概四、五十年了吧!在這短短半世紀內,奧莉薇雅.伊凡經歷了生活在精靈界數百年間未曾體驗過的各種名為「惡意」的人心黑暗面。   欺侮、掠奪、暴力、強姦、貪污、詐騙、凌虐⋯⋯   不知從何時開始,奧莉薇雅.伊凡⋯⋯
洛爾必須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困境
Thumbnail
洛特獨自俯視下方的街道,感到孤獨和迷茫,他回憶起過去的生活,並對未來充滿疑惑,他唯一的安慰是對海拉女王的信任,但他也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存在。
走在凍結的湖面上,洛爾感受到不同於風雪的惡寒,離開希特的營地已經數日,路途中除了自己呼吸與心跳,他再無聽見其他活物的聲音
溫暖的陽光灑在世界樹上,微微涼風吹的青綠的嫩葉發出沙沙的聲響,而影子也如同舞者般在詩寇蒂的臉龐上不停舞動,但如此美好的天氣,卻似乎沒帶給她一絲好心情,自從到了新世界後詩寇蒂的臉上便失去了笑容,孤獨使她獨立,但也使她從此封閉了自己,她還是習慣姊姊們的陪伴...
Thumbnail
普依路與亞薩奇爾──祂們是刎頸之交。是起源之地烏努文的最強守護者。是讓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的基石。是任何敵人都無法攻克與擊敗的堅實堡壘。是為世界帶來繁榮與和平的永恆傳說──祂們象徵超越時空的巔峰、象徵未來、象徵希望。
Thumbnail
從當代的視角望去,莉可妮身上近乎中世紀的虔誠宗教色彩,以及過於扁平和傳統的希洛與莉可妮的關係,或許是讓《王立宇宙軍》註定隨著觀眾價值觀的現代化而被突顯的劇情缺陷,然而最後二十分鐘裡素樸而動人的安排,卻也無疑將本片推上了經典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