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進化,抑或醜化?

簡化、進化,抑或醜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行的「大陸字」,筆者一向都不叫做簡體字,理由也說過、也寫過了。要是不喜歡大陸字的,而又說為簡體字的話,很容易與繁體字對立,於是就會陷入於糾纏不清的局面了。再者,支持大陸字的,就會搬出「自古以來」,漢字從繁到簡,就一直在嬗變發展。這樣的話,反對簡體字的,就目瞪口呆了。

無錯,文字由繁向簡嬗變發展,但也有從簡延伸為繁的,例如:古時的「采」,後世就衍生出「採」、「彩」、「綵」、「踩」。

其實,筆者並不完全反對文字簡化,而且在寫作中,也會用上所謂簡化字。例如:才,過去為「纔」。又例如:粗,過去為「觕」、「麤」。這些「才」、「粗」等常用字,相信大家都在使用;但,這些並不是簡化字,而是異體字。

如果說文字該簡化,也得按原字的形、音、義,邏輯地、合理地來簡化,這才是進化。要是把「彙報」改成「汇报」,那就不倫不類,既不從原字的形、音、義來簡化,也失去「彙報」的原意。「匯」,指水流會合在一起;而「彙」,是把許多的資料整合在一起。二者是有分別的。

此外,把「竄改」變成「篡改」,既不是從原字的形、音、義來簡化,而根本就沒簡化,只是不究其義而已。

「篡」,粵音散,指逆取,即以非法的手段奪取,例如:篡位、王莽篡漢。

「竄」,粵音喘,指偷偷地易改文字,例如:竄改歷史。

美與醜,雖則各人的審美標準不一,但總有個底吧?你說「汇」,美在哪裡呢?

把好好的「聖人」,改成「圣人」,那不就是無心的怪人嗎?

筆者垂垂老矣,即使僅餘一口氣,還是要說:當今的大陸字要改革!

有人說:合理的未必能行得通,通行的未必合理。

看著辦吧!

(寫於2021年8月29日)

下一講:關於廣東省禁用粵語有感

avatar-img
yidai zhongshi ye的沙龍
64會員
846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哪些所謂簡體字,老朽過去一向都稱之為「大陸字」,這沒有價值的褒貶,純粹以地域來區別而已。 為什麼不叫簡體字呢?理由: 1、 稱之為簡體,就與繁體對立,好像越簡越方便、越時髦。 2、 有些大陸字,當中筆畫繁多,都沒簡化的。例如:警察、溫馨、篡位、魔鬼… 故此,老朽就不稱之為簡體字了,而直指為大陸字。
昨天在「薇羽看世間」留帖——為什麼不叫簡體字?有人回應: 趙老爺子:(筆者把對方貼文改用正體字) 跟你這麼說吧,簡體字在提高識字率上有大功勞。這你不得不承認。就是因為它比繁體字簡單。 ②打從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這段時期,香港與臺灣都不用大陸字,請問這三個地區,哪個地區的識字率最低呀? 哈哈!
剛剛收看一個講漢字的節目,主講人說: 哈哈!不懂正統漢字的就笑死!懂正統漢字的就被氣死!三問: 一問:許多固有而又常用的漢字,為什麼在現代漢語字典裡消失呀?比如:規範的「範」;頭髮的「髮」,都被人間蒸發了。還談什麼守護? 另外,趙家人的「趙」,為什麼會變成「赵」呢?個個趙都交叉,多凶險呀!
許多時候都聽到把白居易的「易」粵音讀成「亦」,甚至引出「君子居易以俟命」句來佐證。其實,白居易的「易」,粵音是讀「義」,是簡易的意思。「居易」,即是過著簡易的生活、安穩的生活。 首先,「君子居易以俟命」句,是出自《中庸》: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今天方格子有人攻擊我,說: 飧是飱的古字!陣是陳的本字。甫是父的本字、華是花的本字。不懂中文就少來混~~~ 回應: 有點莫名其妙,我文題是講「飧」與「餐」,並沒有提到「飱」,是「餐」,餐廳的餐。上火啦!吃藥了沒有?
大陸的語文,真是罄竹難書!就以「聲如鴻鐘」這個詞彙,大陸就只見「聲如洪鐘」。何解是「洪鐘」呢?
哪些所謂簡體字,老朽過去一向都稱之為「大陸字」,這沒有價值的褒貶,純粹以地域來區別而已。 為什麼不叫簡體字呢?理由: 1、 稱之為簡體,就與繁體對立,好像越簡越方便、越時髦。 2、 有些大陸字,當中筆畫繁多,都沒簡化的。例如:警察、溫馨、篡位、魔鬼… 故此,老朽就不稱之為簡體字了,而直指為大陸字。
昨天在「薇羽看世間」留帖——為什麼不叫簡體字?有人回應: 趙老爺子:(筆者把對方貼文改用正體字) 跟你這麼說吧,簡體字在提高識字率上有大功勞。這你不得不承認。就是因為它比繁體字簡單。 ②打從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這段時期,香港與臺灣都不用大陸字,請問這三個地區,哪個地區的識字率最低呀? 哈哈!
剛剛收看一個講漢字的節目,主講人說: 哈哈!不懂正統漢字的就笑死!懂正統漢字的就被氣死!三問: 一問:許多固有而又常用的漢字,為什麼在現代漢語字典裡消失呀?比如:規範的「範」;頭髮的「髮」,都被人間蒸發了。還談什麼守護? 另外,趙家人的「趙」,為什麼會變成「赵」呢?個個趙都交叉,多凶險呀!
許多時候都聽到把白居易的「易」粵音讀成「亦」,甚至引出「君子居易以俟命」句來佐證。其實,白居易的「易」,粵音是讀「義」,是簡易的意思。「居易」,即是過著簡易的生活、安穩的生活。 首先,「君子居易以俟命」句,是出自《中庸》: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今天方格子有人攻擊我,說: 飧是飱的古字!陣是陳的本字。甫是父的本字、華是花的本字。不懂中文就少來混~~~ 回應: 有點莫名其妙,我文題是講「飧」與「餐」,並沒有提到「飱」,是「餐」,餐廳的餐。上火啦!吃藥了沒有?
大陸的語文,真是罄竹難書!就以「聲如鴻鐘」這個詞彙,大陸就只見「聲如洪鐘」。何解是「洪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