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藝術 x 迷思 - 情感] 藝術、情感與你何干!?

ArtiMate 藝術嚮導之前多數介紹不同文化、藝術家的小知識; 今次就來分享下藝術作品、同藝術家的情感表達靈感、題材、手法。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其實好多藝術家都是透過作品去表達自己當下的情感?

好似大家現在常見的這個 Emoji 😱 ;就是由 Edvard Munch (愛德華·孟克,1863年~1944年) 挪威的表現主義畫家、版畫家所創作的《吶喊》(The Scream)演變出來。
《吶喊》, Edvard Munch, 1893. (圖片來源:Wikipedia)

那到底為何 Munch 要畫《吶喊》呢? 就讓我們分享《吶喊》這作品的創作靈感及背景吧!
《吶喊》是1893年,一幅表現主義風格的作品,強烈表達「存在性焦慮」的感覺! 作品的主體是一個極其痛苦表情在吶喊中的人,在血紅色映襯下來表現憂鬱、焦慮的感覺;據說背景是參考了 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時灰燼把天空染紅了的景象。
象徵和隱喻著人類「世紀末」的憂慮與恐懼,專家指亦有可能是表達 Munch 對於自己的精神疾病之苦的一種宣洩表達。
《吶喊》其實是一幅記錄式畫作:它記錄了 Munch 在 1892年1月22日當時的情感 — 就是憂鬱、焦慮的感覺,像徵似火山爆發一樣的恐懼。
Munch 的創作靈感來源:「我跟兩個朋友一起迎着落日散步 — — 我感受到一陣憂鬱 — — 突然間,天空變得血紅。我停下腳步,靠着欄桿,累得要死 — — 感覺火紅的天空像鮮血一樣掛在上面,刺向藍黑色的峽灣和城市 — — 我的朋友繼續前進 — — 我則站在那裏焦慮得發抖 — — 我感覺到大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

究竟人類「世紀末」的憂慮與恐懼是什麼?

Munch 生活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個藝術風格、文化、科學技術的「變革年代」。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1889年世界博覽會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該博覽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展示最新的科學技術。 愛迪生參觀了博覽會一個專門展示他最新發明的展館
秘魯的木乃伊 (圖片來源:Wikipedia)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Munch 的《吶喊》展現這個嚎叫形像和他1889年參觀巴黎世界博覽會的經歷不可分割。在該博覽會上除了展出了過去的文化 — 秘魯的木乃伊,臉上有著駭人的表情外;Munch 更關注未來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對個人及社會所帶來的衝擊及焦慮。猶如現在我們的嬰兒潮 (Baby Boomers -1946年~1964年出生的人) 所面對,一個日新月異的高新科技超高速發展的年代,相信會感同身受 Munch 當時的憂慮與恐懼。
1889年世界博覽會 - 水晶之神般的燈泡雕塑 (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1889 世界博覽會展出的還有一個巨型燈泡,它是由20,000個小燈泡組成,放在底座上之後甚至高出展會亭很高。猜想當時 Munch 看著必定目定口呆為之震驚。為了彰顯愛迪生的發明,這個水晶之神般的燈泡雕塑,啟發 Munch 向這個作品致敬:《吶喊》主人翁的臉輪廓,下垂的球狀頭蓋骨恰好對應了愛迪生的這座電燈圖騰,絲毫不差。Munch 的《吶喊》展現了人類「世紀末」的典型憂慮與恐懼,在創作後的一個多世紀裡,直至現在仍然活在大眾的腦海中。

何以《吶喊》仍然活在大眾的腦海中?

一般來說藝術巨作都因美麗而聞名於世,例如著名畫家 達芬奇的畫作《蒙娜麗莎》。而挪威藝術家 Munch 的《吶喊》是一個惹人注目的例外 — 蒼白、禿頂的人形雙手抱頭,嘴巴大張,痛苦地嚎叫著;看起來不可能成為世界上辨識度最高及被複製最多的圖像之一。
剖析這幅作品發自 Munch 內心,充斥著厄運和毀滅之感,反映了這位挪威藝術家在19世紀末的不安心態。
《吶喊》畫作現在已經滲透到流行文化的各個層面:包括電影、電視、表情符號和紋身。很多時亦會出現於抗議者的標語牌上、政治漫畫中,都有對它的再創作和模仿。《吶喊》甚至還是全球第一個擁有了專屬的表情符號 — — 那張「恐懼尖叫的臉」😱。它是最能代表生存危機的形象。
2019年3月﹐反對英國脫歐的抗議活動出現一張畫有《吶喊》的標語牌 (圖片來源:BBC.com)
Munch 曾寫道:「自記事起,我就一直被焦慮折磨,我用藝術來表達這種感受。….」

《吶喊》及 Munch 的藝術風格

《吶喊》(挪威語Skrik),是 Munch 最著名的代表作,畫中的地點是從厄克貝里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有人認為該作品反映了現代人被存在主義的焦慮侵擾的意境。
Munch 的繪畫儘管風格上是以後期印象派為主,但在主題上卻是象徵派,其繪畫內容在於刻畫內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現實;多以生命、死亡、戀愛、恐怖和寂寞等為題材。
用對比強烈的線條、色塊、簡潔概括誇張的造型,抒發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他的畫風是德國和中歐的表現主義形成的前奏。
Munch 在世紀之交時期創作了交響樂式的《生命的飾帶》(The Frieze of Life)系列,《吶喊》屬於這個系列。這個系列涉及了生命、愛情、恐懼、死亡和憂鬱等主題。Munch 的作品有不少,其中一部分反映了當時新藝術(Art Nouveau)的美學思潮。

《生命的飾帶》(The Frieze of Life)系列

Love (愛) : Madonna by Edvard Munch, 1894 (圖片來源:Wikipedia)
左:Melancholy (憂鬱) : Melancholy by Edvard Munch, 1892 中:Anxiety (焦慮) : Anxiety by Edvard Munch, 1894 右:Death (死亡) : At the Deathbed by Edvard Munch, 1895 (圖片來源:Wikipedia)
Munch 通過這些主題來表現他切身經歷對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每幅畫作都強烈地傳達畫家的感覺和情緒,其描繪的對象的現實細節被簡化,而情緒則被誇張,對象本身成為一重要表現情緒的載體,雖然它們依然還是具象的。
這些畫作具有永恆的震懾心靈的力量,在這一切的背後,觀賞者還可以看見人類「世紀末」的憂慮與恐懼的景象;那種迷途的慾望深淵和無法逃脫的死亡陰影,將生命的焦躁和無奈交織在一起。
Munch 作品的驚人表現,力量是來自於對藝術家內心世界不加掩飾的忠實表達,他的畫是用整個心靈創作的。
美國記者作家亞瑟·盧博 (Arthur Lubow) 將《吶喊》描述為 現代藝術的象徵,我們這個時代的蒙娜麗莎。- 它被廣泛解釋為代表了現代人類的普遍焦慮。

結語

BBC文化頻道作者凱利·格羅維耶(Kelly Grovier)表示:「Munch 對現代文化感到焦慮,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當時剛獲得專利的電燈泡,作為當代科學的象徵是如何與 Munch 腦海中木乃伊的形態融合在一起 - 木乃伊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文化歷史遺存,象徵著某個毀滅已久的文明。
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的世界正在破舊立新、漸漸脫離舊傳統;Munch 的作品確實是在歷史轉捩點上對自我焦慮的表達。正正與我們當今活著的世界,所面對的轉變之急速情況,有著異曲同工相似之處。
儘管《吶喊》無處不在,影響力卻依然不減:它是一面映照出當代人們恐懼的鏡子。
在我們內心深處,人們不是都在為各自的煩惱正在內心尖叫吶喊嗎?大家不妨對自我的焦慮,以藝術欣賞、創作的方式表達出來,用以紓緩減輕內在的壓力吧!
這裡所指的藝術 (The ARTs ):是非常廣泛的人類創造性表達、講故事和文化參與的實踐。包括視覺藝術、文學、演藝、時裝、手工藝、說故事、甚至廚藝、建築 …… 等等日常生活體驗;藉著運用技能和想像力來製作物品、表演、傳達見解和經驗,以表達和感受內心深層的情感,從中創造新的環境和空間。就讓我們享受藝術所帶來的樂趣吧!
筆者:Karen LAM , Rosie T. LAM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