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創新很好,但可不可以不要唬爛?

    2016年年底的時候Amazon在美國推出了名為Amazon Go的實體店,主打沒有店員,顧客東西拿了就走,可以透過配套的mobile app實現自動結帳。一時之間,“無人零售”變成了熱門的話題。
    作為一位主攻數位領域的諮詢顧問,那時候接觸到很多客戶都在看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相關的嘗試,而我每次都很尷尬的試著潑他們的冷水。
    我的道理很簡單,談商業問題就要回歸商業的本質,實體零售的核心關鍵還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一家店開在對的位置,能觸達到目標客群,那麼剩下的就是比商品的競爭力了。有人無人並不是重點。
    事實上,雖然在Covid-19疫情的影響下,“自助結帳”有變得比較普及,但“無人零售”雷聲大雨點小,並沒有真的改變實體零售行業。
    不論什麼時候都一直會有這樣的新概念冒出來,畢竟我的同行和許許多多的IT業者都靠炒作新概念賺錢。但我一直對這個現象很反感,創新很重要,但能不能不要唬爛人?
    一個新的技術或概念實不實際,是不是在唬爛,很關鍵的一點是,行業內是不是找得到明確能落地和能普及的應用場景。能,恭喜你,挖到金礦了。不能?呃,很多人還是會不斷的吹捧和炒作。反正總有可能找到願意買單的人。
    VR和區塊鏈都是這樣的技術… VR十多年前就流行了一次,除了遊戲、AV還有一些小眾的商業應用,並沒有大的作為,也慢慢退燒了。只是最近多虧了Facebook母公司,現在換了個叫法,戴著“元宇宙”的帽子又出來唬爛人了,真厲害!HTC的王雪紅應該很感動!
    區塊鏈這個技術本身沒問題,但也是一樣,都說好,但就是沒有什麼太實際的商業場景用得到它。然後跟加密貨幣掛上鉤,現在還弄出了NFT,都是些投機的玩意。是啦,如果你看的清楚,知道是投機,想賺點快錢我也無可厚非,但這種事就一定免不了要帶點坑蒙拐騙。最近加密貨幣大跌,一堆相關聯的投資平台就做不下去了。沒聽過Celsius的歡迎自己去查一下。打著17% APY的平台你敢投就最好有收不回錢的心理準備。周瑜打黃蓋,都不是好東西。
    現在Web3也是熱門的新概念… 也是讓我忍不住翻白眼。
    現在的互聯網被幾家寡頭壟斷我知道並不好。分布式的網路打著開放、自由的旗號我懂是有吸引力的。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互聯網本來就應該是分布式的,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格局?道理很簡單啊,因為互聯網也是商業化的產物啊。哪家公司不要追求利潤,不希望做出市場規模的?搞影片分享的平台勢必變成YouTube那樣,做社交網絡的一但變大就會有Facebook帶來的問題。商業化的網絡效應成就了今天必然看到的結果。
    那做分布式影片平台或社交網絡的公司就不要利潤和規模了嗎?就算他們不要,背後的VC能同意?我記得當年摩拜(共享單車)的創始人說過,如果賺不了錢就當做公益。呵呵,把聽的人都當白癡嗎?最後摩拜被資本逼著賣給美團,創始人被清場退出,好一場公益活動呢。
    現在大談Web3的人,要不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就是蹭熱點來唬爛人的創業者,反正現在圈的到錢。能做出什麼來,到時候再說吧!
    最近有次和人聊到相關話題,對方試著為區塊鏈、Web3護航,她說,有些概念就是需要時間才能變成熟,才能找到實際的應用場景,譬如AI。聽似有理,但明顯不是一回事啊。AI幾十年前就出現在科幻小說裏,但實際上技術條件一直沒實現啊,就是到今天也還有一段路呢。但Web3的概念罔顧商業現實條件,唬爛的成分從一開始就很大啊。
    總不能什麼都像Theranos那樣吧?只要編織個美好願景就不顧一切去做,騙人都可以了?
    可能你會覺得我缺乏“遠見”或是不支持“創新”。我只能說,浪潮退了才知道誰是裸泳。不管怎麼說,我既不喜歡唬爛人,也不喜歡被唬爛,僅此而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