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文藝之風—鴻梅文創創辦人陳添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張耕佾

成立於 2016 年的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大新竹地區為起點、分散式美術館的策展式經營為概念,自購老屋成立「或者工藝櫥窗」、「或者風旅」及「或者新州屋」,更透過 OT 模式承租公有建築物開創「或者書店」、「或者文史書房」(即大同 108 舊城再生基地)和「或者光盒子」(原新竹市影像博物館)等空間,打造出「五感閱讀」的生活美學品牌。本專訪邀請鴻梅文創志業創辦人陳添順先生,分享如何引動居民跳脫書本,拓展出從「閱讀」出發的生活美學。
raw-image

貼近在地人的生活 實現文化平權的書店

熱愛閱讀的陳添順在一次日本的旅遊中,受到日本蔦屋書店的啟發,首先以「或者書店」展開分散式美術館的第一站。走進或者書店,開放明亮的共讀空間與特色選書、選品,共構出舒適而開放的生活場域。書店經營也秉持「親子共讀、友善土地、多元族群融合」的三大理念,透過空間、商品與活動企劃,注入對大新竹地區的觀察與期盼。

面對移居人口帶來的新生兒童,書店定期策畫親子共讀活動或新型態的五感閱讀體驗,不僅陪伴兒童成長,也加深他們對在地的認同。為了擴大閱讀的觸角,二樓則建立或者蔬食餐廳,透過品嚐風土餐飲,體現對大地的閱讀、對自然的關懷。此外,觀察到新竹匯聚多元族群與科技移民的人口臉譜,書店也藉由選書策展、活動企劃,甚至與外部單位合作,例如今年曾與新竹市社會處合辦「女子百姓」系列活動,透過講座、市集與Podcast 形式,關懷科技城中女性的生命經驗與社會處境,提倡多元融合與相互尊重的價值。

觀察書店經營 5 年來對在地帶來的變化,陳添順分享他們發現到一些居民與退休人士,天天前來店內看書,彷彿將書店當作社區圖書館。而這樣的參與形式不但不為他們所排斥,反而使陳添順更加確信書店做為公共空間的社會責任,期許透過書本知識的近用與書店的陪伴,在社區內落實文化平權,持續充實在地居民的知識版圖與生活。

raw-image

提倡五感閱讀 重新挖掘在地魅力

「對我來說閱讀是視野的開拓,是穿越時空限制,與偉大的心靈交流對話的一種方式。」成長在香山農村的陳添順,感謝於從小的閱讀經驗,讓他展開對世界的認識與自我對話。因此書本成為鴻梅文創經營空間內不可或缺的存在。無論在工藝選品店或是咖啡廳,都能看見搭配空間主題的藏書角落,讓人們盡情於生活各處,體會閱讀的力量。

不過,除了紙面上的閱讀,鴻梅文創還希望透過一杯風味獨特的手沖咖啡、一個溫潤精緻的陶杯、或是一個放鬆的空間氛圍,打開嗅、味、觸覺等多重感官,提倡以五感閱讀生活、風土與生命。透過多元型態的分散式美術館,邀請人們在日常中多方感受,陳添順期待:「當人們進到場域中,就會用生活的態度去面對它,就像進入一本立體書中閱讀,不僅認識了這個城市,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

有感於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節奏,缺乏機會認識所在城市,更鮮少開發自己的生活面貌,因而錯失了許多生活的樂趣,亦使城市平白被貼上「文化沙漠」、「美食沙漠」等標籤。陳添順汲取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結合藝術與地方創生的經驗,逐步透過書籍、餐飲、工藝、旅宿或電影等媒介,打造出一個個「讓在地人驕傲、旅行者憧憬」的人文美學空間,陪伴人們尋索生活的趣味,挖掘在地的特色。

raw-image

鴻梅文創的下一步 文藝之風吹進鄉村

作為引導人們透過品味生活,找回在地認同的文創事業,鴻梅文創近年發展不同面貌,逐步走向文化生產者的角色。他們將透過自有品牌的風土食品、紀錄片、書籍等豐富的文化內容,持續涵養新竹的生活文化。未來更會走入鄉村建立藝術場域,於新埔成立國際藝術村,為臺灣青年藝術家鋪建創作的舞台與交流場域延伸而出的新型態藝廊,更將推動「看得懂、買得起、捨得用」的文化消費模式,可望為大新竹地區掀起另一陣文藝之風,透過文化力量累積在地的光榮感。

raw-image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5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鴻梅文創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8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7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2022/12/06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3.5.14 活在這個城市的人,有同樣的方向和不盡相同信念。有人相信長久經營、根基深厚才是正途,有人相信霧裏看花、曇花一現要珍惜當下;有人相信凡事一脈相成、無獨有偶做事要成群結伴。 書店正是這樣複雜多變的群體,包容各式各樣的讀者,珍藏古今中外的書藉,滿載新鮮事物的獨立雜誌。書店是獨特的有機體,即
Thumbnail
23.5.14 活在這個城市的人,有同樣的方向和不盡相同信念。有人相信長久經營、根基深厚才是正途,有人相信霧裏看花、曇花一現要珍惜當下;有人相信凡事一脈相成、無獨有偶做事要成群結伴。 書店正是這樣複雜多變的群體,包容各式各樣的讀者,珍藏古今中外的書藉,滿載新鮮事物的獨立雜誌。書店是獨特的有機體,即
Thumbnail
「 閱讀,是為了能夠好好地生活。」——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這是本封面很美的書,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而借閱。18篇文章,紀錄作者於現在寫作的進行式,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那些不可抹滅的書寫記憶和藝術,也回應了徵文提問的「你喜歡文字嗎?」——因為有些事務不可抹滅。
Thumbnail
「 閱讀,是為了能夠好好地生活。」——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這是本封面很美的書,因為這個第一印象而借閱。18篇文章,紀錄作者於現在寫作的進行式,連接過去與未來之間,那些不可抹滅的書寫記憶和藝術,也回應了徵文提問的「你喜歡文字嗎?」——因為有些事務不可抹滅。
Thumbnail
成立於 2016 年的鴻梅文創,以大新竹為起點、分散式美術館的策展式經營為概念,打造出「五感閱讀」的生活美學品牌:「或者」。
Thumbnail
成立於 2016 年的鴻梅文創,以大新竹為起點、分散式美術館的策展式經營為概念,打造出「五感閱讀」的生活美學品牌:「或者」。
Thumbnail
「走讀」指的是透過書籍的紀錄,帶領群眾到實際地景間,理解當地所發生的人文歷史。當代書店,已經不僅是販售書籍的場域,而是運用走讀、講座與展覽等多元模式,以平易近人的活動觸及民眾,傳遞自身想法,成為乘載更多意義的文化空間。​
Thumbnail
「走讀」指的是透過書籍的紀錄,帶領群眾到實際地景間,理解當地所發生的人文歷史。當代書店,已經不僅是販售書籍的場域,而是運用走讀、講座與展覽等多元模式,以平易近人的活動觸及民眾,傳遞自身想法,成為乘載更多意義的文化空間。​
Thumbnail
書店,不只是書店;散步,可以是美感體驗;創作,可以是日常生活。位在板橋台藝大後門的「書店」,在大家忽視實體書店的21 世紀,找到書店的新時代角色。 撰文=程恩澤(書店店長) 照片=書店提供
Thumbnail
書店,不只是書店;散步,可以是美感體驗;創作,可以是日常生活。位在板橋台藝大後門的「書店」,在大家忽視實體書店的21 世紀,找到書店的新時代角色。 撰文=程恩澤(書店店長) 照片=書店提供
Thumbnail
2021.11.21 到每一個城市都要去看看當地的書店。 我想要看看,屬於這個城市的、屬於每一個不同書店主人的獨立書店。 即使重新營運了,獨立書店的生存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 一間舒服、有溫度、有自我精神的小書店,讓我們消磨了兩、三個小時的時光…
Thumbnail
2021.11.21 到每一個城市都要去看看當地的書店。 我想要看看,屬於這個城市的、屬於每一個不同書店主人的獨立書店。 即使重新營運了,獨立書店的生存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 一間舒服、有溫度、有自我精神的小書店,讓我們消磨了兩、三個小時的時光…
Thumbnail
——在地文化實踐專題 永和楫文社.不只是書店:2020 年在永和開幕的楫文社,是由陳冠宏與陳泓名兩位年輕人共同打造的新型態書店,不只專注推廣台灣在地作品,更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希望創造一個能承接住所有柔軟文學作品的地方,以氣氛溫馨、讓人感到自在而廣受觀迎。 撰文.照片提供=陳冠宏 幼苗茁壯長出果實
Thumbnail
——在地文化實踐專題 永和楫文社.不只是書店:2020 年在永和開幕的楫文社,是由陳冠宏與陳泓名兩位年輕人共同打造的新型態書店,不只專注推廣台灣在地作品,更舉辦各種交流活動,希望創造一個能承接住所有柔軟文學作品的地方,以氣氛溫馨、讓人感到自在而廣受觀迎。 撰文.照片提供=陳冠宏 幼苗茁壯長出果實
Thumbnail
在唐鳳的談話中,最讓我驚奇的就是,她直截了當地表明,如果我不能參與改變這個空間,我何必進去? 我上網就好了。這句話之所以犀利,在於她用非常帶有未來感的角度去思索書店作為空間這件事,在我們現在已經變得落伍、跟不上時代。
Thumbnail
在唐鳳的談話中,最讓我驚奇的就是,她直截了當地表明,如果我不能參與改變這個空間,我何必進去? 我上網就好了。這句話之所以犀利,在於她用非常帶有未來感的角度去思索書店作為空間這件事,在我們現在已經變得落伍、跟不上時代。
Thumbnail
書店提供了一個求知的氛圍。有些客人也許真的沒太多興趣買書,但喜歡聽演講、聽人說書。這些客人也許聽著聽著,某一天突然就想買書了。所以書店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其實就是在創造這種機會。這不是網路書店做得到的。AI可能會投其所好,但可能不太會介紹你不認識、不喜歡的東西。而書店就是一個創造「相遇」的場域。
Thumbnail
書店提供了一個求知的氛圍。有些客人也許真的沒太多興趣買書,但喜歡聽演講、聽人說書。這些客人也許聽著聽著,某一天突然就想買書了。所以書店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其實就是在創造這種機會。這不是網路書店做得到的。AI可能會投其所好,但可能不太會介紹你不認識、不喜歡的東西。而書店就是一個創造「相遇」的場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