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看其他人家裡都有小孩,你們家沒有,所以我就來當妳的孩子啊。」
所謂的不孕
「妳的檢查數值已經顯示妳沒有卵子了,我真的沒有辦法再幫妳做試管嬰兒了。算我拜託妳,不要再來找我取卵了,考慮一下其他的方案好嗎。」醫學中心生殖醫學科主任這樣說著。
29歲的虹芸無法相信,「卵巢早衰」這個標籤竟然會出現在自己身上。沒有卵?更年期?那不是45歲以後的中年婦女才會遇到的事情嗎?
『可是張主任,你上次治療時不是說我還有三顆卵子嗎。我的結果是著床失敗而已,為什麼今天就沒有卵子了。』對於醫師給的診斷仍充滿疑惑的虹芸,試著提出想得到的問題。彷彿,只要找到通關密語,她的身體就能排出卵子,讓她能再度進行治療。
半小時後,經過張主任的解釋,虹芸總算勉為其難的接受了無法使用自己卵子懷孕的事實,也帶回了一疊寫著替代方案的小手冊。一個月後,還是很想親自孕育寶寶的虹芸和先生達成共識,決定接受卵子捐贈。
「阿姨,妳知道嗎,我們這樣的受贈者也叫借卵。要花費的金額真的很大,要幾十萬。而且從配對到植入胚胎,要跑好幾趟回診接受各種檢驗和治療⋯⋯」兩年後,大腹便便的虹芸,和最疼愛自己的二阿姨分享著曾經辛苦奔波的治療歷程。嘴上說著辛苦,浮現在臉上的卻是幸福滿足的笑容。而下個月,就是她的預產期。早早準備好待產包的她,對新生命的到來充滿了感謝與希望。
不想要放棄
「昨天醫師說我無法凍卵。醫師說我的卵泡太少了,可能是我最近身體狀況比較差的關係。醫師說別難過,下次再試試看就好。」
曾是不婚不生主義的宜蘋,或許是受到許多名人分享凍卵故事的影響。對自己的求學與職涯都詳盡規劃並逐步完成人生清單的她,為了讓自己的未來多個選擇,做了許多功課後選擇了凍卵的療程。
做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的她,甚至打算從養卵開始好好的補身體。沒想到在前幾次就診時被醫師宣布「體質比較弱」,讓她的凍卵之路始於措手不及的打擊。一開始醫師說她黃體素不足,要她好好的調整作息、改善飲食、緩解壓力。幾週後醫師又說她的AMH(檢測卵巢卵泡庫存量的指標)偏低,於是,她依著經期準時地吃下各種保養品。
這麼完整的搜集許多資料了,這麼認真的養身體了,她再沒喝過最愛的咖啡也滴酒不沾。術前的準備期,她按照指示準時地吃下藥物、接受針劑賀爾蒙注射,沒承想到了預定手術日竟煞羽而歸。從小只要努力就能獲得美好成果的她,沒有想過單是取卵就會如此的充滿挫折。
「我計畫下個禮拜去看中醫,沒想到我這麼年輕竟然也跟難受孕畫上邊。昨天在診所的時候我好無助,只能一直哭,覺得為什麼我連幫自己留個備案想要凍卵都沒辦法達成。我有種得了絕症的感覺,我也覺得好不公平⋯⋯後來我哭著打給我媽,她建議我好好休息,讓自己的心情緩緩,也順便調養好身體。」
上個月,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看到宜蘋分享了診所的恢復餐和術後休憩空間。我知道,她這次成功地完成取卵手術了。
上週,她傳來新的訊息。
「我最近有點難過。我能取的卵不多,有點擔心未來如果想要孩子會不會很難成功。不過我有在整理心情,我會繼續努力的。我不想留下遺憾。」
未雨綢繆的人生
媽媽,聽到這個名詞時我們第一個聯想到的,不外乎是自己的媽媽,或是其他已孕育了孩子的女性。很少有人會把正在備孕或是已經在人工生殖療程中的女性,也視為媽媽的實習生。即使,她們在成為媽媽的這條路上,已奮鬥了好幾年。
她們,對未曾相識孩子的愛,也已付出了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