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列車》是奉俊昊在2013年推出的首部英語電影,除了找來克里斯伊凡擔任主角外,也找來宋康昊擔任其中的關鍵角色,電影本身改編自法國的同名科幻漫畫,畢竟也不是什麼新片,就不防雷了。
【《末日列車》的故事】
末日列車講述人類為了對抗氣候變遷,發射了一種名為CW7的物質到大氣中抑制全球暖化,卻意外導致全球氣溫驟降,進入宛如冰河時期的冰天雪地。
此時一名科學家威佛打造出一輛能夠自給自足的巨大列車,鐵道佈滿全世界,繞行世界一圈的時間恰恰等於地球自轉一圈,最後的人類全都登上了這輛列車,並從此展開了不同的生活。
前列車廂的旅客日日過著奢糜的生活,酒水、美食、毒品垂手可得。
而末端車廂的人則成了如同難民的存在,被不斷壓榨,威嚇,為了前列車廂的旅客而犧牲,最終末端車廂迎來革命,由克里斯伊凡飾演的柯蒂斯帶頭起義,推翻前端車廂的旅客,解救了被拘禁的列車安全科學家南宮民秀(宋康昊飾)與女兒瑤娜,並以毒品為交換條件,讓南宮民秀加入他們的起義之旅。
過程中柯蒂斯犧牲了朋友、導師、近乎所有末端車廂的同伴,最終殺到了威佛所在的車廂前,令人意外的是,威佛告訴了柯蒂斯列車的真相,並希望柯蒂斯能取代他領導列車,保護人類最後的生機。
一路走來的柯蒂斯也發現了,列車上的世界與他所想像的不同,前列車廂的乘客能夠吃著牛排,喝著美酒,末端車廂只有一人一塊的蛋白質營養塊,當你知道那是如何製作而成時,你甚至會感到噁心與憎惡。
最終柯蒂斯選擇停下列車,推翻列車上的階級制度,在冰天雪地中,翻開人類的新篇章。
【《末日列車》中誰是英雄?】
在電影中,不僅是主角柯蒂斯,看似高高在上,宛如上帝的威佛也同樣在面臨殘酷的選擇。
每次的革命,以柯蒂斯為首的反抗軍都不斷地被殘殺,而柯蒂斯在與南宮民秀的對話中也透露,在嚴酷的環境下,自己甚至曾經拿著刀,打算吃掉當時還年幼,日後崇拜自己的好兄弟,是柯蒂斯的導師,當時砍下了自己的手,緩解了眾人的飢餓,也拯救了柯蒂斯日後的好兄弟。
當時柯蒂斯的台詞大意是這樣的
我最厭惡的,是自己知道人肉的味道,我知道嬰兒的肉質最柔軟美味。
從這裡來看,不難看出,兒童是柯蒂斯內心十分重要的一塊,也因此,在末端車廂的兒童被擄走後,點燃了再次革命的火苗。
而對威佛來說,生存同樣掙扎,在他肩膀上的是全人類的存亡問題,他需要考量的不只有公平,他更需要為了人類的存亡做出犧牲,空間有限、糧食有限、如何在這樣有限的資源中保障人類的存活,這是的艱難而殘酷的問題。
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這句話洽洽代表了威佛的處境,即便列車上不少人將他視為上帝,但他自己恐怕也很清楚這是虛假的崇拜投射,當生死存亡之際,他同樣無力抵抗。
為了人類,他需要與底層達成共識,控制列車的人口。
為了人類,他需要做初一定的犧牲,犧牲底層的孩童。
為了人類,他需要做出選擇,選擇一條被人唾棄,但保有一線生機的道路。
我不認為威佛是個反派,因為他的孤獨,在柯蒂斯出現前無人能分擔。
起義者是英雄,但維持著恐怖平衡的威佛,又何嘗不是個英雄。
總是要有人捲起袖子,為所有人幹點髒事。
【《末日列車》令人困惑的三點】
《末日列車》並不是一不看完後會令人感到心情愉悅的作品。
奉俊昊在狹長的空間中,描繪了一幕又一幕人類的糜爛與自私,從階級制度到教育體制,從英雄主義到共產文化,血與硝煙,在每一節車廂飛濺,火與生命,被埋在看不見的角落。
但即便如此,我仍認為這是一部有意思的電影,他並不有趣,甚至有點沉悶,但能勾起人對於社會階級制度不同的看法,以列車頭與尾的角度去切入,當將自己放在柯蒂斯或是威佛的位置時,才會發現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而看完《末日列車後》,自然也會對其中幾幕感到好奇,其中之一當然是瑤娜為何會有看透屏障的能力?是天生的,還是有什麼樣的契機?
再來就是在故事的最後,為何孩子們似乎被催眠似的,自動自發的跑到永動機中取代零件?
最後,以日韓兩國的關係,由宋康昊飾演的角色,為何會是一個南宮民秀如此日式的名字?這點同樣令人感到意外。
如果有朋友知道的話,請和我分享。
老實說我挺喜歡這部電影的,末端車廂的黑白風格與前列車廂乘客衣著的鮮豔色彩做出了明顯的對比,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階級性。
末日下人類需要面臨的環境問題同樣值得深思,就像我說的,這並不是一部看完後會令人愉快的電影,這點在票房上也看的出來,但仍不失為一部警示意味深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