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1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直捐錢真的好嗎?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參考了南懷瑾大師有關「燃身供佛」的由來,讓我想起父親以前也是篤信佛法,印象中從小每天一早,父親就在家撥放經文歌曲(類似早課)。但不知為何在外面到處攀緣,認識了一個道場,印象中要信徒一直金錢奉獻。家中只是小康,但也經不起鼓吹,一直奉獻下去,甚至一度聽到父親要捐獻土地。好笑的是,父親過世也不曾看到該道教友來致敬與安慰,至此我就對該教非常反感。
    在網路上閱讀「燃身供佛」的相關文章,看到聖嚴法師提到他的觀點:「正常的修行是以人的行為為標準,以人間的倫理思想為基礎,若有違背常情常理的行為,便不是常人所能用而當用的,否則會使自己產生更大的煩惱,並且招致他人的非議。修行應根據原始佛教的精神,以人間身修行,佛法應是普遍大眾都能接受的修行方法;如果強調特殊的菩薩行,而忽略了人間性、人類的共同性以及社會的普遍性,那就很難產生普化世間的功能,至多只讓人評為奇行和異行而已。如此即使能夠博取若干人的尊敬,也不能達到佛法普及化的效果。」(分享完畢)
    在現今的新聞,也常聽聞某某宗教要信徒奉獻金錢給教主,不用佈施行善,只要能夠供養師父,師父什麼事都能夠幫忙承擔,實在是不可思議,有些信徒甚至是高級知識份子。我們現在很多所謂的修行人,其實多半是心不清淨,大多都是為了名利而辦道場,辦法會也只是注重場面排場,宮廟道場的興建個個都是比富麗堂皇,儼然成為觀光道場。其實真正有證有修的大德,是不求自己的名利地位,對於世間的名利更是看破,更能於紅塵之中出淤泥而不染,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亦是我們所追求與學習的榜樣。
    分享二
    在接觸精舍之前,偶爾會去住家附近的一間只有兩位尼姑的小寺院拜拜,如此認識了裡面的一位尼姑法師A。她出生在馬來西亞,剛出生就被家人遺棄在當地的一家寺院門口,被住持師父撿回收留,從小在寺院中長大。
    後來法師A到台灣的佛教大學進修,據說當時有授課師父對她說過,她之後的緣分在英國這邊。果不其然,她畢業後順著緣分來到了英國這間唯一的北傳寺院。當時受信眾邀請從香港過來開寺的住持法師好像還在,住持圓寂後就由她和另一位尼姑法師管理寺院及辦法會。如果碰到大的法會等,會有香港等地的法師們過來協助。法師A的英文也是來英國後,報班認真學了幾年,一晃三十多年過去,如今也年過半百了。
    去年末法師A聯繫我,希望向我借一萬英鎊,起因是她遠在馬來西亞的恩師寺院需要重建。恩師讓她找10位功德主,要找5位捐3萬多英鎊的,5位捐5千多英鎊的。暫時有找到2位,可是還有8位她不知去哪裡找。然後有位信徒,據說信徒的先生沒有信仰,說不如教法師A投資比較快,因為她有準確的內幕從沒有出錯過,然後讓法師A只需找人借個一萬英鎊,說只能用這個方式幫助法師A了。信徒說明天會有一個很不錯的市,讓法師A不要錯過了,然後一個半月就能幫法師A籌到師父需要的款項。法師A想請我借一萬英鎊給她,說到時再算利息一起還我。還說這位信徒可信任的,讓我放心,還問我要不要和這位信徒學投資。
    我的第一反應是,高回報都是有高風險的,請她要小心。也有請示了佛菩薩是否可以幫她,開示不宜,於是婉拒法師。結果後面聽法師A說,她借了2萬鎊,錢投資進去,後來本錢就真的完全都收不回來了,對方就用各種的藉口推託。她向現在掛單的寺院董事會申請,是否可以預支幾年的工資來還債,結果被寺院解僱,三周後需搬離。之後法師A打算暫住某位信徒家,先靠做法事和素食維持生計,希望可以開一間自己的道場。
    蔡師兄開示:「是貪才被騙。修行真用心,財色兩俱空,何來被騙錢,都是起貪念。財色兩樣都不捨,修行難起效應。天下無不勞而獲之事。」
    遇到精舍之前,我曾一度很羨慕法師A,可以一輩子都在佛門中,真是好大的福報。可無論在家還是出家修行,最重要的都是心性的提升,若考不過,一樣會被磨。即使在佛門中修了半輩子,若還有貪念,還是不及格。現在很感恩有機緣跟著精舍佛菩薩和蔡師兄修行,有這麼多好的同修師兄姐一起努力,有這麼好的渡眾平台可以做事。
    佛菩薩和蔡師兄會不斷地出考題幫我們提升心性,考不過的盲點會持續磨到考過,如果修行上有懈怠,也會適時幫忙提醒。如果有心渡眾,佛菩薩和蔡師兄也會看情況適時給機會。能有如此好的修行道場,全球都難覓。除了感恩和珍惜外,就只有自渡渡他來報恩了。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中曾說到:「『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人投胎轉世,第一消業障,第二修行,這樣人生才不會白來一場。」以上分享,感恩佛菩薩,感恩阿伯,感恩牟尼精舍及精舍師兄姐們。
    (分享完畢)
    華人很喜歡捐錢,覺得捐錢就是做好事、做公益。但一直捐錢真的好嗎?財施當然有財施的果報,可當我們捐錢是為了求福報、搏美名,享受財富、坐擁名利,就落入富貴學道難的陷阱。《六祖壇經》中,梁武帝問達磨祖師:「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磨言:「實無功德。」六祖惠能云:「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上述兩則分享都提到,道場教主或法師要信徒捐獻金錢,因要蓋道場而找功德主募款。蓋道場不是錯,但蓋道場的心態若是有偏差,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道場主事者的初發心可能是想有個自己的地方,方便度化眾生。但度眾生不是靠建築物的美觀外表,而是引導眾生提升心性。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渡眾生是引渡眾生從心性去轉變,不是做表面功夫將廟蓋愈大間就愈好。」
    「功德,是心性與品德的提升;福德,是自己誦經或捐錢救濟鰥寡孤獨,是利益眾生。」
    請注意,捐錢是救濟鰥寡孤獨,而不是讓上師的房子越來越富麗堂皇。
    佈施是六度波羅蜜之首,但若是佈施的單位,主事者已心性偏移,被外道入侵,那信徒就會淪為福報提款機,一直被要求捐獻,後頭就福報耗盡淪陷。許多外道道場對待信徒是有差別等級的,法會牌位小額隨喜的是路人甲,一個牌位奉獻十萬以上的是貴賓。金主就能請動法師配合信徒的種種需求,需要錦上添花時,讓法師和道友們來撐場面。但當金主家裡出問題了,卻怕丟臉,不敢讓道場法師和道友知道,怕被說閒話,大功德主怎麼還會遭遇種種不如意。這到底是誰的問題?上下交相利,外道已入侵。福報輪流抽,潦倒已可期。
    蔡師兄說:「人的心識若不穩定,只要有一些風吹草動就會被影響,也會容易起貪念。」、「修行人,不論在家出家,若還想貪求世間榮華富貴,不想吃苦,那麼墮落應是必然的。」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若要佛教清,戒定慧自生。所以精舍提倡不要亂跑宮廟,在家誦經最好。誦經可以培養定力,日日定課不斷,誦經妙處在轉心,久之可將佛法運用在生活當中。
    「因果債,功德還」雖然可用功德轉換,但建議捐給家扶中心和世界展望會等經佛菩薩認可的單位。精舍道務基金和甘霖善款也帳務分明,一絲一毫不會流入個人口袋,請明察。小編自己也曾圖方便一直捐款用功德轉換,就被蔡師兄當面告誡過,要自己多誦經才能開智慧。
    修行終究要回歸到內心的清淨,這是每個人的內在功課,外在攀緣貪求,了不可得。祝福您福慧雙修、定慧等持。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