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因老和尚略傳EP.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建寺興廟,不辭勞苦。

raw-image
才高氣清,鬥榫合縫。馨香遠聞,名噪一時

正因為師的正直為人,不但名利雙收,漸漸地也受到了宗教團體的重視,也因此而種下入佛因緣,真是「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若非師的敬謹為人,福德善根資糧積聚,相信現在也不過是個名來利往的凡夫俗子。

當初,首先慧眼相見的是道教宮院的負責人,久聞師名,邀約師為其建宮造塔,師秉持其嚴父樂善好施的作風,雖分不清佛道、神道或外道,總是以宮、院、寺、庵均為百姓祈福解厄之地,心存一片虔誠敬奉之意,心不為名利,廣積陰功;積極參與寺院建設。

師蓋廟亦有特色,不但宏觀莊嚴,施工堅實;格調造局亦甚雅緻,看不出源於一位大老粗手筆。且師幫人蓋廟,都分文不取,純屬義務;祇要有人邀約,無論得空與否,總是鼎力相助;也因而深得主事者信賴,進而敦聘他參與道廟內部法務。

由於不斷參與道院建築 漸漸頗得個中三昧、凡殿、台、樓、閣,無不精通嫻熟。由於出入道教法務,也熟知其中人事是非,及應與應革所在;雖無道法,久也知訣竅所在。

師浸淫道院期間,無形中也成為了道教的宣傳人,經常在假日領手下及其眷屬出入其中;師雖很難說出一套什麼高明的道法來,但總以深信因果,忠厚持家勸化同事,要在有形的世界之外,有司善惡懲罰的神明在。村姑鄉婦或許不懂什麼大道化成之理,總是藉著威靈顯赫的神像;然而真實接納的倒是師的精誠為人。

raw-image

師在傳道遊方之中,或許傳不出齋戒沐浴精勤苦修的行人,但這些工人總也為師所感,敬謹為人。
一般工人出外工作,為了方便施工,經常搭宿在工地十天半月;一天辛勤下來,老一輩的都安安分分的在工寮休養生息,年輕者一入暮,都頓覺百無聊賴,不是聚賭喝酒,就是三五成群出外閒逛;較低俗的則嫖妓鬥架,無奇不有;一臨急難,即走極端,監守自盜是司空見慣的。

師手下員工,大多生活規律,還能於冥冥中有個模糊宗教信仰;所以面對面兩個空地,他家失財遭竊屢有所聞,而師的工地一根鋼筋也不曾少。為此,師更深信利人即是利己。私下常對人言:我要留給後代的有三件法寶,一是健康的身體,二是完善的教育,三是深信因果。若能有此三寶,他自己就能幹上大老闆、董事長;否則,就是用錢堆出一位不懂事的董事長,也只不過是花拳繡腿,不管用的。可見師在早期即有不留產於子孫,積德重於積財的思想,實非一般世俗商賈可以比擬。

raw-image

民國五十八年,師三十八歲,接辦彰化縣社頭鄉善德寺,這是師第一次接觸到佛教寺院建築;在這之前所建設的都是一般民俗信仰的道廟,鸞壇之屬。從此之後,師陸續接辦的則都是佛寺,有田中鼓山寺、彰化東山學苑、員林開林寺,水里蓮因寺、彰化中華寺、初鄉淨律寺、員林佛導寺、台中福慧寺、台中清涼寺。總其一生,前後經歷二十個寒暑,先後蓋了不下二十間道院佛寺,三十八歲以前興建的都是俗屋、道觀;三十八歲以後興建的都是佛寺塔廟。

raw-image

依佛法因緣說,師自青年到壯年期間與俗、道緣深;壯年以後則與佛緣熟。

師打從參預道院建設開始,至佛寺建築截止,付出二十年的心血,全屬義務。可見師所積累的福德有多深;更可見得,師所行內外盡然相符,其蔭庇子孫亦非常人可比。二十年的寺院建築,其在台灣建築史上,也應占有一席之地!

raw-image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鈺欣-avatar-img
2022/02/15
菩薩心腸度眾生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0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
Thumbnail
2021/01/10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
Thumbnail
2021/01/10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2021/01/10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2021/01/10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2021/01/10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就像以前有人說,電線桿對著寺院的大門不好,那位住持說: 「我怎麼那麼有福報?寺院大門前,插了一支那麼大的供香,在那裏供佛。」 他就這樣想,反而香火鼎盛,往來信眾絡繹不絕。相反的,你若心想,是一根大柱子擋在那裏,都不能翻身了,那就真的不能翻身。所以,全憑我們這一念心的關係啊!
Thumbnail
就像以前有人說,電線桿對著寺院的大門不好,那位住持說: 「我怎麼那麼有福報?寺院大門前,插了一支那麼大的供香,在那裏供佛。」 他就這樣想,反而香火鼎盛,往來信眾絡繹不絕。相反的,你若心想,是一根大柱子擋在那裏,都不能翻身了,那就真的不能翻身。所以,全憑我們這一念心的關係啊!
Thumbnail
在一個團體裡,生活作息一致,五堂功課及上課、誦戒等一切僧團運作,都與大眾和合,那麼當下就是持戒,也不斷的增長定、慧,如是依法而修,佛教僧才自然如春筍般輩出。過去祖師曾講:末法時代,你能夠安住道場,朝夕都將身心供養三寶,所謂:「將此身心奉塵剎」,每天為三寶、為常住做事,藉事練心,那一定會有成就的。
Thumbnail
在一個團體裡,生活作息一致,五堂功課及上課、誦戒等一切僧團運作,都與大眾和合,那麼當下就是持戒,也不斷的增長定、慧,如是依法而修,佛教僧才自然如春筍般輩出。過去祖師曾講:末法時代,你能夠安住道場,朝夕都將身心供養三寶,所謂:「將此身心奉塵剎」,每天為三寶、為常住做事,藉事練心,那一定會有成就的。
Thumbnail
光量寺從民國七十九年冬,承蒙方丈和尚 照公導師慈悲捐地過戶後,於民國八十年春季,即開始申請建築,直至民國八十三年秋,歷經三四年間,硬體建設稍具規模,皆秉持方丈和尚的冰雪精神理念:「寧坐蒲團饑餓死,不作人間應赴僧。」故創建過程中不做任何法會籌募基金,一切皆在隨緣中完成。
Thumbnail
光量寺從民國七十九年冬,承蒙方丈和尚 照公導師慈悲捐地過戶後,於民國八十年春季,即開始申請建築,直至民國八十三年秋,歷經三四年間,硬體建設稍具規模,皆秉持方丈和尚的冰雪精神理念:「寧坐蒲團饑餓死,不作人間應赴僧。」故創建過程中不做任何法會籌募基金,一切皆在隨緣中完成。
Thumbnail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
Thumbnail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
Thumbnail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直到民國六十九年,師為懺公建造大雄寶殿,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似乎找到個入處。 師既然應允為懺公建築大殿,某日上山勘察,正逢蓮因寺辦「大專齋戒學會」,一群大專生追隨懺公過堂,既莊嚴又肅穆。當下師即恍然有悟:浸淫道觀十數年,未見如是莊嚴清淨儀軌,昔日在道院所做一切儀法,竟無一堪與佛教那過堂的威儀相比
Thumbnail
直到民國六十九年,師為懺公建造大雄寶殿,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似乎找到個入處。 師既然應允為懺公建築大殿,某日上山勘察,正逢蓮因寺辦「大專齋戒學會」,一群大專生追隨懺公過堂,既莊嚴又肅穆。當下師即恍然有悟:浸淫道觀十數年,未見如是莊嚴清淨儀軌,昔日在道院所做一切儀法,竟無一堪與佛教那過堂的威儀相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