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宗教-心靈的依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拜拜很熱鬧

「媽媽,我們家是信佛教的嗎?」孩子填寫學校表格時,這樣問我。

記得,小時候讀書,也填寫過。當時,沒跟媽媽確認,我自認是「佛教」。因為,那時長輩們,都會去廟裡拜拜,廟裡供俸的是釋迦摩尼佛。既然是拜佛,當然就是佛教。見大人拜佛時,口中唸唸有詞,大都求平安、求富貴、求事事如意。

佛誕日,村莊裡人人動員,熱鬧不已。大型的拜拜,有繞境的車隊。我與幾個童伴,會搭上繞境車輛,參與這村莊的年度盛事。繞境途中休息時段,那美味的點心,我最為期待。繞境於我而言,大都像是玩樂一般。

繞境過程會有七爺、八爺。祂們二位又稱謝、范將軍。大人也會說高爺、矮爺。我害怕矮爺,祂外型黑黑的,而且不定向的左衝右衝。高爺,胸前會掛一串餅乾,聽說孩子吃了可以保平安,當年我應該有吃到吧!

長大後,對於佛教,大都停留在拜佛、求佛,還有一年一度的遶境盛事。頂多,多了一些因緣果報的概念。對於佛的種種,一無所知。

聖佛也是人

在某個因緣際會,接觸到了佛陀傳記。我把傳記當故事看。讀後,才知道佛陀非傳說,真有此人。祂小時候名叫「悉達多」。長大後的悉達多,就是佛陀。傳記裡常提到「無我」。無我,字義解讀就是「沒有我」。我傻了,要怎樣沒有我啊! 傻呼呼的我,把「無我」掛心上,但體悟著不了重點。

當我知曉「貧女施燈」的故事,對於「無我」才有比較多的認識。貧女,生活難保,卻難行能行的布施。貧女施燈故事與現代連結,陳樹菊阿嬤就是這種精神典範。阿嬤,日日賣菜,而賣菜的所得,不是用以自身享受,而是捐獻做公益。阿嬤,看待自身,如置身度外。而利益他人,才是阿嬤人生大事。

不執著於利己,而著重利他,是我對於「無我」第一學習。認識到這一點,好像可以與佛當朋友了。當我讀到老子說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令我對賣菜阿嬤的感佩更甚。

阿嬤善行,榮獲慈善英雄人物之名,又獲選為最具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一。阿嬤功成名就,赴美領獎。回台後,她如常賣菜,把領獎光環,拋諸九霄,淡化處理。這份殊榮,就好似沒發生過一樣。阿嬤,利益蒼生,而不居功。這無我境界,令我望塵莫及。道德經無私章裡老子說過:「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這個深奧的道理,在阿嬤身上真實體現。又如金剛經所說 :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來處同源

raw-image


佛陀、老子說過的話,雖然不盡相同。但在我的體會之中,祂們所指的是:人最根源本性、本質。現代有人說這是人的一種本然。不管用甚麼名詞,其義不二。

有段時間,篤信基督的好友,同我分享聖經,她有意邀我一同信耶穌,參與教會活動。但我對於佛比較有感,想更認識佛陀,對於好友邀請予以婉拒。好友說 :「妳不要盲目拜偶像」,我認同她所說,做任何事情不要盲從。也許她說的話,另有他意,但我不想加以揣測。



求解,不想盲從

小時候看大人拿香拜佛,求平安與富貴,其實我心中有諸多不解。假設,只要拿香拜拜,就能獲得想要的,富貴會不會來得太容易。有人拜拜時準備「彭湃」供品,講究儀式,燒很多的紙錢。如果這樣行得通,那世間苦難就不該存在才是。

阿婆曾說:「拜拜要虔誠。」這點我有疑問。

拜拜的虔誠,是對誰?對佛嗎?如果對佛虔誠,那佛陀說過的話,就得信受奉行不是嗎?拜佛時誠心,但將佛所說的放一邊,這樣的誠沒有問題嗎?「拜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做佛」聽到這兩句話,我的疑惑有了解答。

身邊有諸多親友,好抄寫經典,研究經典,藉此學習並體悟,且力求知行合一。我終於找到為什麼要信佛的原因,也明白拜佛的理由。因此,對於阿婆所說的「虔誠」我有新的理解。人拜佛、學佛是為了要增加智慧,來因應人生的艱難。依序漸進才能由「虔誠」而進入「至誠」佛的境界,而佛遠大的目標即是成就人間淨土。

求學時讀論語,為了應付考試,對於論語內容少有感觸。但近幾年再研讀論語,孔子偉大的願景「大同世界」,卻如此深深打動我心。月圓之下,我總會想起孔子。孔子好比我那跨世紀的朋友,與我相逢於月光之下。「有朋至遠方來,不亦說乎?」我是這樣理解。


佛陀、老子、孔子,祂們在世為人時,流傳下來的經典,都值得人們去深入了解與體會。而我少有接觸的聖經,其中必有智慧內涵,身心靈可依循的指標。

有些人為了教派,而有所衝突,甚至互相攻擊傷害。執著於分別你的、我的。這些紛爭,不會是聖佛所思所想。 是人吧!還沒真正理解聖佛的意思,以人心意識為之,而造成世界紛擾不段的局面。

我想,每一個人都不希望被否定與比較、被攻擊或傷害。雖憑一己之力微弱,但卻是人間淨土,實踐大同世界的基礎。更是天國實踐在人間的關鍵。因此,我們不該把自己的力量看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023/04/04
悉貞: 看你的文章, 總會遇到一些美詞,讓我想記下。「月圓之下,我總會想起孔子。孔子好比我那跨世紀的朋友,與我相逢於月光之下。「月圓之下....」「那跨世紀的朋友」 謝謝分享對宗教的看法,各种宗教,都有讓人佩服的人, 喜歡你的觀點分享
悉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6
李英華 英華,謝謝妳經常留言鼓勵我。最近一直感到與孔子距離很靠近,這種靠近不是親近,而是一種相通。雖然,有許多學者專家,對於孔子有許多評論,但我只取對我受用且有感得精華。希望自己能透過學習有所昇華。
喵喵-avatar-img
2024/04/27
跟別人拿香拜拜,是以前的想法,但現在我有不一樣的明白,阿嬤說得對,拜拜要虔誠。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6/22
儒家和釋家(佛家)的理念有些不謀而合的部分,也有大不相同的區隔。儒家強調入世,佛家強調出世。儒家泛愛眾,而親仁;佛家重修行,以佛法渡化有緣人。當然,這二派的學說都希望世間更加美好,人人一心向善,邁向大同無私。只是,人類私欲太重,人性日益毀壞,諸多惡行甚囂塵上,簡直有了佛學中所謂的末世危機的跡象。人人皆可入聖成賢,人人皆有佛性,但菩薩道難行,更罔論修佛之道?人心不古,就算倡議宗教,真的可以力挽狂瀾嗎?
avatar-img
漫游人間的沙龍
68會員
237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漫游人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18
最近看了一部2002年開播的動漫,被網友評為冷門神作的《十二國記》,讓我理解2015年開播的《瑯琊榜》讓我震撼的一段經典台詞,領悟了如果無法一開始就很通透的處理人際,那麼就走一段必經的磨練之路去堅定自己的信念。成長這件事,總是需要時間和契機。
2024/03/18
最近看了一部2002年開播的動漫,被網友評為冷門神作的《十二國記》,讓我理解2015年開播的《瑯琊榜》讓我震撼的一段經典台詞,領悟了如果無法一開始就很通透的處理人際,那麼就走一段必經的磨練之路去堅定自己的信念。成長這件事,總是需要時間和契機。
2024/02/16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2024/02/16
藉由回顧自己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兩個階段,我再次看見自己很喜歡追求"意義"。一旦當下眼前的事被我判為沒有意義,那我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2024/02/09
在認識自己的路上,我依靠最多的是閱讀和人際。
Thumbnail
2024/02/09
在認識自己的路上,我依靠最多的是閱讀和人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拜拜很熱鬧 「媽媽,我們家是信佛教的嗎?」孩子填寫學校表格時,這樣問我。 記得,小時候讀書,也填寫過。當時,沒跟媽媽確認,我自認是「佛教」。因為,那時長輩們,都會去廟裡拜拜,廟裡供俸的是釋迦摩尼佛。既然是拜佛,當然就是佛教。見大人拜佛時,口中唸唸有詞,大都求平安、求富貴、求事事如意。 佛誕日,村莊裡
Thumbnail
拜拜很熱鬧 「媽媽,我們家是信佛教的嗎?」孩子填寫學校表格時,這樣問我。 記得,小時候讀書,也填寫過。當時,沒跟媽媽確認,我自認是「佛教」。因為,那時長輩們,都會去廟裡拜拜,廟裡供俸的是釋迦摩尼佛。既然是拜佛,當然就是佛教。見大人拜佛時,口中唸唸有詞,大都求平安、求富貴、求事事如意。 佛誕日,村莊裡
Thumbnail
8+9=17(義氣) 宗教! 宗教信仰! 全世界,每個地方, 都有屬於自己的宗教。 有在地的,有傳教的。 不過,多半都是父母告訴你的。 我小時候也不知道, 家裡就有尊神像。 幫忙摺金紙,把香插在水果裡面。 拜完就有汽水可以喝,餅乾可以吃。 長大,到了廟裡。 學習如何拜拜,插幾炷香。 學習如何向神明
Thumbnail
8+9=17(義氣) 宗教! 宗教信仰! 全世界,每個地方, 都有屬於自己的宗教。 有在地的,有傳教的。 不過,多半都是父母告訴你的。 我小時候也不知道, 家裡就有尊神像。 幫忙摺金紙,把香插在水果裡面。 拜完就有汽水可以喝,餅乾可以吃。 長大,到了廟裡。 學習如何拜拜,插幾炷香。 學習如何向神明
Thumbnail
各位師兄姐們大家好: 敝人想跟大家分享這幾年來尋求宗教依靠上的一路心得。 從小的求學路算是一路順遂,事業、健康也不算是有太大的問題。很多人都說我的人生很棒了,還有甚麼好不滿意的呢?但是對於原生家庭的種種不圓滿、自己婚姻似乎陷入膠著、親戚自殺身亡、還有看到爺爺老年臥病等死的慘狀,都在我心中埋下一顆問號
Thumbnail
各位師兄姐們大家好: 敝人想跟大家分享這幾年來尋求宗教依靠上的一路心得。 從小的求學路算是一路順遂,事業、健康也不算是有太大的問題。很多人都說我的人生很棒了,還有甚麼好不滿意的呢?但是對於原生家庭的種種不圓滿、自己婚姻似乎陷入膠著、親戚自殺身亡、還有看到爺爺老年臥病等死的慘狀,都在我心中埋下一顆問號
Thumbnail
我於佛光山的因緣,源於2015年與同事前往拜會世界神明聯誼會秘書長,當時我們就坐在佛陀紀念館前的問道館內,暢聊宗教交流。 與佛陀的因緣則就更早了,小時候我時常跟著母親到妙雲蘭若(嘉義的一處佛寺學堂),她去念經,而我則喜歡窩在圖書館內,看橫山光輝老師的《三國志》漫畫。
Thumbnail
我於佛光山的因緣,源於2015年與同事前往拜會世界神明聯誼會秘書長,當時我們就坐在佛陀紀念館前的問道館內,暢聊宗教交流。 與佛陀的因緣則就更早了,小時候我時常跟著母親到妙雲蘭若(嘉義的一處佛寺學堂),她去念經,而我則喜歡窩在圖書館內,看橫山光輝老師的《三國志》漫畫。
Thumbnail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聖嚴法師:「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的想要見化身的佛,時時刻刻都見到的啊!我是,你們每一個人也都是,你們相信嗎?只要從你的身上產生一種佛的精神和佛的力量、佛的慈悲和佛的智慧,你只是身上產生幾分鐘、幾秒鐘,而對另外的、乃至於一個人有用,你就是化身的佛。」 分享二
Thumbnail
以下為同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聖嚴法師:「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的想要見化身的佛,時時刻刻都見到的啊!我是,你們每一個人也都是,你們相信嗎?只要從你的身上產生一種佛的精神和佛的力量、佛的慈悲和佛的智慧,你只是身上產生幾分鐘、幾秒鐘,而對另外的、乃至於一個人有用,你就是化身的佛。」 分享二
Thumbnail
... 確實比之前發出的涼氣多了很多,原本想把前後兩組放在一起做對比,但一放在一起,前組的氣馬上被引,變了跟後組一樣的氣,無法做個對比. 風聲,是來自竹間,風從竹間吹過流轉,於是發出聲音。信徒等一行人,在聽著佛陀教導,佛陀指著竹,說:「竹樹有葉無花,並不以花爭艷,只以淡薄觀世。」。
Thumbnail
... 確實比之前發出的涼氣多了很多,原本想把前後兩組放在一起做對比,但一放在一起,前組的氣馬上被引,變了跟後組一樣的氣,無法做個對比. 風聲,是來自竹間,風從竹間吹過流轉,於是發出聲音。信徒等一行人,在聽著佛陀教導,佛陀指著竹,說:「竹樹有葉無花,並不以花爭艷,只以淡薄觀世。」。
Thumbnail
家庭教育・信正捨邪 (二)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近來身體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兒孫甚多,當以家事號事〔公司行號〕,交與兒輩經理。自己作一箇一事不理之閒人,日夕於清淨心中,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必定可以現得身心安樂,臨終往生西方。 〈續編上冊 致陳彥清居士書〉
Thumbnail
家庭教育・信正捨邪 (二)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近來身體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兒孫甚多,當以家事號事〔公司行號〕,交與兒輩經理。自己作一箇一事不理之閒人,日夕於清淨心中,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必定可以現得身心安樂,臨終往生西方。 〈續編上冊 致陳彥清居士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