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世記 3 ►
由聖經新譯本加以補充
始祖被引誘而違主命 1在耶和華 神所造野地所有的活物中,蛇是最聰明最狡猾ⓐ的。蛇對女人說:「 神真的說過,你們不可吃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¹嗎?」 2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以吃; 3只有園中那棵樹上的果子, 神曾經說過:『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 4蛇對女人說:「你們決不會死²; 5因為 神知道你們吃那果子的時候,你們的眼睛就明亮ⓑ了;你們會像 神一樣,能知道善惡。」³ 6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又悅人的眼目,而且討人喜愛,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⁴;又給了和她在一起的丈夫⁵,他也吃了。 7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的。於是把無花果樹的葉子⁶編縫起來,為自己做裙子。 8天起涼風的時候,那人和他的妻子聽見耶和華 神在園中行走的聲音,就藏在園子的樹林中,躲避耶和華 神的面⁷。 9耶和華 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裡?」 10他回答:「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就藏了起來。」 11耶和華 神說:「誰告訴你,你是赤身露體呢?難道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嗎?」 12那人說:「你所賜給我、和我在一起的那女人,她把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 13耶和華 神對女人說:「你作了甚麼事呢?」女人說:「那蛇欺哄我,我就吃了。」⁸ 懲罰與應許 14耶和華 神對蛇說:「因為你作了這事,就必在所有的牲畜和田野的活物中受咒詛;你要用肚子行走,一生都吃泥土。 15我要使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⁹,也彼此為仇,他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 16耶和華 神對女人說:「我要大大增加你懷胎的痛苦,你必在痛苦中生產兒女;你要戀慕你的丈夫,他卻要管轄你。」 17耶和華 神又對亞當說:「因為你聽從了你妻子的話,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就必因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生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 18地要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蔬菜; 19你必汗流滿面,才有飯吃,直到你歸回地土,因為你是從地土取出來的;你既然是塵土,就要歸回塵土。」 被逐出伊甸園 20亞當給他的妻子起名叫夏娃,因為她是眾生之母。 21耶和華 神為亞當和他的妻子做了皮衣¹⁰,給他們穿上。 22耶和華 神說:「那人和我們中間的一個相似,能知善惡¹¹;現在恐怕他伸出手來,摘取生命樹上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 23耶和華 神就把他趕出伊甸園,去耕種他自己也是從那裡出來的地土。 24於是把亞當驅逐出去,又派基路伯在伊甸園的東邊,拿著旋轉發火燄的劍,把守到生命樹去的路。 ~~~~~~~~~~
¹蛇說的「不可吃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其實是惡意把人踩下來。因為動物和人可以吃的東西一模一樣,如果人不能吃果子,人就比動物低一等了。雖然夏娃知道蛇說的是錯的,但身為管理動物的管理員,給動物說自己比較差,一定會反駁的。蛇就是利用這一點,只要女人在反駁時,不單單回到管理員身份,而是把自己抬得高於神,蛇就成功了。 ²蛇比女人早造出來,女人從前只想過如何減少犯錯的機會,所以為自己加上「不可摸」。但蛇說「決不會死」是加強自己的權威,把自己提昇到上帝的層次,同時讓女人誤以為自己知道的比較少。而女人也並不全心相信上帝,她沒尋找上帝求證,直接選擇相信蛇。於是,女人把一般樹「好作食物,悅人眼目」的屬性放在知善惡樹,並加上蛇所賦予的「使人有智慧」,毫不猶豫地把果子吃了。 ³在創世記第2章說過,耶和華神Yehovah elohiym的是帶有稱呼主人的意義。而在猶太文化當中,「耶和華」的屬性是代表慈愛,「神」的屬性是代表公義。在2-3章聖經作者一共用了20次耶和華神,唯獨是在蛇與女人的對話當中,作者書寫他們稱呼上帝是缺少了「耶和華」,刻意忽略上帝是慈愛的,只看到「神」的公義、公正、嚴緊、權力。 ⁴神在造世第二天,就已經定好了何為美善何為邪惡。本來一切的權柄是屬於神的,神把命名的權柄交給人,把管理的權柄交給人。
知善惡樹的知在希伯來文名詞為「知識」,動詞「認識」,也可以有「選擇」的意思。所以這樹是代表「選擇何為善惡的權柄」。人本來可以擁有生命樹,擁有永遠的生命,卻想要定義可為美善的權柄。女人本來應該是聽從男人,但蛇利用人的心,她需要抬高自己,不小心就搶了男人的決定權。與此同時,蛇扭曲了神的動機,神不想人類擁有惡,所以不給人類知善惡,蛇卻扭曲成神不希望人有智慧。
抬高自己的心態在於女人心中,她更搶了神的權柄。神曾説:「因為你吃的時候,你必要死。」神已經提醒了神所定的善與惡,園內一切果子都可以吃,一切都是善的,除了善惡樹果子。神決定了吃知善惡樹果子是惡的,但女人搶了神的權柄,自行定義蛇是善的。女人選擇聽從蛇,認為蛇說的神不讓人知善惡才是真相,而神就成了欺騙他們的惡。 ⁵亞當犯了更嚴重的罪,他是與夏娃在一起的,他站在夏娃旁邊,被搶了權柄,並沒選擇禁止夏娃。夏娃是從亞當那邊得知不能食禁果的資訊,但亞當是由耶和華親口說的。但此刻,亞當沒有更正夏娃的錯誤反而選擇聽從了夏娃對他的指示,而非聽從神的教導。所以17節耶和華說「因為你聽從了你妻子的話,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亞當放低了神,愛夏娃多於愛神。最終,亞當得到係懲罰是比蛇或夏娃更多。 ⁶無花果樹的葉子的形狀是奇怪的,只要一天的時間就乾掉變脆破掉。葉汁是有毒的,會黏著人的皮膚發癢,是不適合做衣服的;而人住在耶和華的家,卻躲避神的面,也是不合理的事。伊甸園只提過3種樹,聖經作者是有意標明是無花果樹的葉子的。加上人躲避的動作,人了吃了善惡樹果子後好像變得愚蠢了,這些描述似乎是要與人原先希望吃善惡樹果子得智慧作對比。 ⁷註4已經解釋了無花果樹的葉子是不適合做衣服的,他們有穿衣服卻說自己赤身露體,在猶太思想,他們認為是既有衣服又沒有衣服,是人知道不配得穿成這樣見上帝(如同現今,我們已經有很多衣服穿,但還是會說沒有衣服去見男/女朋友的父母) ⁸神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神是知道人犯罪的,衪主動詢問人在那裏,不是為了尋找人。而是衪給予人機會坦白、悔改。但人卻表示自己聽到聲音就害怕,關係開始決裂了,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最終選擇推卸責任。 ⁹女人的後裔是指耶穌。在聖經當中,只有耶穌是被撒旦傷了腳跟的。在以色列博物館可以發現,耶穌釘十字架並不是我們一直以為的「腳掌疊起釘上」,而是穿過腳跟。腳掌受衝擊下是會碎掉,並不足以承受第一個人重量。
而在約翰福音裏,耶穌稱呼自己的地上的母親為婦人,婦人的原文和女人是相同的。約翰不是說耶穌不敬,而是用寫作手法,告訴我們,耶穌是女人的後裔。而我們有機會回到伊甸園,確實也只能依靠耶穌。 ¹⁰上帝用皮衣製作衣服是是柔軟舒適的,神製作的是美善的,是配得見衪的衣服。上帝在給予人懲罰後卻親手製作禮物,這是給予人類盼望,當上帝再次尋找人時,是有資格配得見上帝的。保羅才會說「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¹¹神說到人能知善惡,就是證明蛇並沒有說謊,只是它把神的動機扭曲了。2章也說過,男人一個人不好。不好是代表男人不夠美善,但不是惡的。神想把人成為美善,就造了女人。但蛇誤導了女人,以為知善惡才是美善。可惜,當人能知善惡,惡也就存在於人之間了。 ⓐ原文עָרוּם(aruwm)一詞多義,可以譯作最聰明,又可以譯作最狡猾。經文作者有意利用這字,是一個中性的表達。如果經文作者想說蛇是邪惡,他可以使用希伯來文(רַע)或(רָשַׁע),這兩個字邪惡去形容更為恰當。
作為聖經讀者,我們當然是知道蛇是最狡猾的。但別忘了,當你代入自己是夏娃時,你所認識的蛇是最聰明的,並沒有令人意識到牠本質上的邪惡。
所以,以上把最聰明最狡猾一同放入經文中。 ⓑ原文確實是如新譯本一樣,譯作「眼睛開了」,但和合本譯作「眼睛明亮了」其實比較好。因為「眼睛開了」會讓讀者以為人一直是閉眼的,直至吃了果子。但「悅人眼目」就證明人一直都能看見,所以開眼並不是指張開眼睛的動作,而是內心擁有惡,就能看見屬於惡的慾望,是知道「自己可以逆上帝的意思,可以不跟隨上帝的標準決定善與惡,可以自己作王,不再稱上帝為主」。 *伊甸園是聖經中係第一個故事。而聖經中係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個循環,由一開始以上帝為首,去到以人為首,犯罪,懲罰,但神還是給予人一線希望去悔改。 **罪的原文有三個,由最輕至最重分別是chatta'ah,'avon和pesha'。
חַטָּאת chatta'ah即是「沒射中紅心」。夏娃應該是幫助亞當,帶他走到善那邊。但夏娃卻帶他走向惡,這才是夏娃真正犯的錯。
עָוֹן 'avon是「扭曲原意,不公正」。蛇沒說扭曲上帝
פֶּשַׁע pesha'是「關係決裂,背叛,離棄上帝,故意違犯上帝的律法」。亞當清楚知道神說不可食知善惡樹的果子,因為愛夏娃故意違法。這才是亞當真正犯的錯。 ***耶和華代表慈愛,神代表公義。學術界認為,如果世界只有公義,世界很快會滅亡;如果世界只有慈愛,世界中充滿罪惡。所以,上帝造世時都混合有公義和慈愛。 ~~~~~~~~~~
符號用法:
¹ ² ³ 並沒有更改新譯本,只有額外的補充資料
ⓐ ⓑ ⓒ 有更改/補充新譯本。 利申:翻譯聖經是很難的,而原文直譯在中文文化上會挺奇怪,加上時代差異,翻譯者的思維與聖經作者的思維不同,也可能與讀者的思維不同。
所以以上並不是指翻譯有問題,各人理解不同也是無法避免的事。儘管每次理解聖經都有所不同,但依然是上帝所保守的。不過,如果能貼近聖經作者的思維,能理解神多一些總比較好吧。
因此,在為自己記下筆記同時有了以上的半釋經。以上的內容儘量只補充/只更改因時代差異而變得難明的部份,同時儘量不加入現代應用。這一切都是怕今天自己所理解的,局限了將來更深入了解神的話語。
當然,有些拉比對聖經的理解實在太同意/太突破自己固有思維,還是忍不住記下來了。只願這些不完全的理解能幫助今天的大家和自己了解神更多,也不會影響將來的我們滿足在此而不再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