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熱,亞伯拉罕坐在帳棚口」(創 18:1) 這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只是坐在門口無事納涼,「他舉目觀看,見有三個人在對面站著」(創 18:2),竟然神就親自來拜訪他了!這樸實的描述,再度打破我們對「神奇」與「平常」的界線,原來在基督耶穌降生馬槽之前的幾千年,耶和華這位昔是今是以後永是的神,就已經「成為人形」來拜訪過亞伯拉罕了!這讓他的生命經歷再度攀上了高峰,在神人交通的歷史立下新的里程碑。身為信心的後裔,應當細細考察其中的秘密。
這一段寶貴的經歷,就在茫然度日的 13 年之後,由神發起的眷臨並重溫古老的應許,神的行動突然就這樣加速起來了。有感受到其節奏嗎?沈潛,蟄伏,漫長的等候,忍耐,...,然後在想不到的時刻,就爆發了!生命似乎都遵循此奧妙的規律,期望快速長大嗎?多少次急急忙忙卻無所得,忍受重複單調的澆灌與餵養,直到幾乎忘記了榮耀的盼望,驀然驚見繁茂生命的美果已經累累垂垂,不來則已,一來就接二連三!也像辛苦取火有時,但當熊熊火焰已經燃起,就絕非可輕易澆熄了。「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要奪去」(路加福音 8:18),你看這種事是不是依稀有點相似?這是出於神的信實。神總是有最智慧的安排,啟示祂恆久不變的慈愛,同時光照提醒自恃的人們,應當把軟弱有罪的肉體,釘了十字架,如割禮所豫表的。一旦勇敢憑著信心跨過這關口,有何等寬闊美好的境地在等著。
所以他的「門口納涼」有別於一般人,他是一個認識神是呼召人的,是榮耀的,是全豐全足的,而這樣的啟示使他成為一個奉獻為著神的人,如同祭壇所表徵,一個住帳篷不與世界有連結與瓜葛,更是一個用 13 年歲月去體認經歷到自己肉體之可惡,而順服受割禮的人,甚至蒙神「賜予新名」,代表生命的改變已經達到神的標準了;這樣的人在神面前極有價值!何需忙東忙西?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路加福音 10:42),能與神交通,明白祂的旨意,還有什麼更重要的事!
聖經多處稱亞伯拉罕為「神的朋友」,神樂意啟示他心頭的願望給他,簡單的對話勝過莊嚴儀式中的禱告,家常食物的分享,就是祭司體系大費周章的獻祭,這境界太高了。這樣的經歷啟示在聖經裡絕非徒然的,身為新約恩典時代的子民,有了包羅萬有奇妙之靈,就是所有福份的實際應驗,這些啟示難道不是為我們嗎?我們可以大膽的求,用神的話來求問,在看似凡俗的人間歲月,大小事上都來享受祂的同在,活在交通中。
「他一看見,就從帳棚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說,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離開僕人往前去。讓我拿點水來,你們洗洗腳,在樹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點餅來,你們可以加添心力,然後往前去。你們既到僕人這裏來,理當如此。他們說,就照你說的行罷。」(創 18:2~5) 看似輕鬆的閒暇時光,第一時間他應該不知道來者何人,但是熱情接待的態度和習慣使他蒙福。如果我們真正認識到神的無所不在,和他的樂意與人親近,(從道成肉身,生而為人,已經充分表明出這神聖的原則),我們怎會輕忽接待客旅這種事?我們也不會輕忽日常生活,乃至於人生大小抉擇,都有祂在看著。回到靈裡呼求主名吧,適時遠離紛擾不堪的事務,或有「微小柔細的聲音」(列王記上 19:12),在指引著,在扶持著,鼓勵著,安慰著,不用等到聚會,不用藉助神職人員。
亞伯拉罕還預備了上好的牛犢和奶酪,擺在他們面前,自己在旁邊站著,可說是誠意十足。「你妻子撒拉在哪裡?」(創 18:9) 這一句問話已經說明了一切!他怎麼知道我的妻子是撒拉?原本可能只是猜想,感覺來者可能不是簡單的人物,現在幾乎確定了,他就是一路上應許祝福的那位啊!果然他接著說:「明年這時候...,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個兒子。」(創 18:10)。撒拉在有段距離的帳棚口「心裡暗笑」(創 18:12),因為她自己最清楚月經已經停了,怎能有這樂趣?應該也沒有不敬之意。豈知鑒察人心的耶和華神卻有點嚴肅:「撒拉為什麼笑?」(創 18:13) 嚇得撒拉趕緊矢口否認,但耶和華神卻像跟人鬥嘴一樣回應「不然,你實在笑了。」(創 18:15) 這段過程實在幽默有趣,人性裡的神竟然可以那麼親切!但這一點都無虧損祂神性的榮耀,再度確認堅定應許「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麼?」(創 18:14) 「難成的事」原文意為「太奇妙」,對神而言,永遠沒有太奇妙的事,甚至祂的名就是「奇妙」!(以賽亞書 9:6)
三人就要起身離開了,亞伯拉罕不愧為神的朋友,雖知他們其中的一位是神卻一點不害怕,他的心在神長時間的訓練和成全之下,已經可以以完全無虧的良心去面對神了,他要「送他們一程」(創 18:16)。試煉人心的神不把話一次說完,偏偏要把最重要的事放在最後關頭。懂得把握機會珍惜神的同在的亞伯拉罕,又得了一次祝福,且得知神將要對所多瑪城施行審判,這正是她的姪兒羅得所住的地方啊!
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換亞伯拉罕硬起來了,不斷的向神「討價還價」,直到確認羅得不會在這次審判中一起滅亡為止。這一段太經典也太精彩了!從頭到尾的對話中都沒有提到羅得的名字,但雙方心知肚明都知道對方所在意的事,這樣的討價還價正是「為弟兄代禱」的完美榜樣,就請參閱 (創 18:23~33) 聖經本文的描述吧。在此也可知道,神「非常在意」祂的子民,若有人為他的子民禱告,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神!顯然亞伯拉罕認識神的心意,甚至對神「步步進逼」,而這樣的退讓卻是神的喜悅,代禱的奧義莫過於此。
新約聖經已經有非常多處明言,復活的基督如何親密的與信徒同在,藉著舊約先祖的生活點滴,更鮮活的描繪出經歷的細緻之處,神聖的啟示遙遙呼應,真理重點何等透亮。願讀者也可以領會,亞伯拉罕的經歷是為著全體的神的子民,因著基督的降世與復活,我們是生在亞伯來罕之福的應驗裡,所以也都可以用如此親密的方式來與神交通,神的話就是我們的把握。共勉之。
Newman 2024/8/1
導覽頁:紐曼的思想漫步
參考資料:創世紀生命讀經 50~51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