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黨派的鹽(馬可福音9:30-5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追求權力與分黨結派的社會

今天的經文是耶穌第二次對門徒說:「自己將被殺,死後三天復活」。

第一次耶穌說這話,彼得無法認同,因此被耶穌責備為「撒但」。

這次,門徒

「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卻又不敢問他。」(可9:32,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門徒不明白也不敢問,可能第一次看見彼得被耶穌責備的原因。

但不明白卻不問,這是學習和溝通的大忌。

教育的基本原則,是針對不明白的問題要勇於提問。基督信仰也一樣,要勇於提問、思考,靈命才會成長。

在學校,我們常被動式或填鴨式學習,欠缺提問力;信仰上也常依賴宗教人員給答案,不願自己思考。

同樣的,在溝通上如果不明白也不敢問,容易誤解對方意思。

社會學家修伯特.奧戈曼(Hubert O’Gorman)說:

「就算是緊密連結的小團體,也經常誤解彼此的價值觀與態度,更廣大更疏離的社會就更不用說。」(《集體錯覺:為什麼我們寧可欺騙自己,也不敢跟別人不一樣?》,陶德.羅斯(Todd Rose),p87)

門徒跟隨耶穌組成的小團體,也經常誤解基督的教導與觀念。

因此,不明白、不敢問,提升腦補機率,增加一些耶穌沒說的教導或觀念。

例如,耶穌提醒門徒堤防法利賽人的酵母,門徒還以為是忘記帶餅(可8:14-16)。

所以,不明白、不敢問,就減少思考、對話的機會,容易偏離信仰的意義及話語的真實性。

神學家畢德生說:

「人的注意力短暫,才剛剛認識神,轉瞬間就失去興趣,滿腦子為自己盤算。自我不斷膨脹,靈命萎縮。」(《復活的操練》,畢德生(Eugene Peterson),p66)

例如,宗教人員追求自我的名聲地位比追求靈命成長更熱衷,因為追求靈命成長只有自己知道,無法被人看見。

因此,宗教人員常面對的試探:「我要如何被看見?我要如何影響他人?」

可能,宗教人員認為名聲地位能使信仰被看見,間接影響他人來跟隨基督信仰的意願。

追求名聲地位沒有錯,但要小心驕傲自大,避免換個位子換個腦袋的危險。

無論宗教信仰、政治黨派,起初成立的目標都是良善的,只是當信仰或政黨壯大時,容易迷失初心。

例如,經文中的門徒不明白也不敢問,迷失跟隨基督的意義,不是追求靈命成長,而是在路上爭論誰最偉大(可9:33-34)。

另外,他們還排擠與他們不同夥的人(可9:38),陷入「權力」與「黨派」的迷失中。

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說:

「肉體之罪是惡的,但至少是一切罪惡裡最小的。所有最糟的樂趣都純粹是靈性的:讓別人甘拜下風,差使他人或讓他人感激你的樂趣...權力與憎恨的樂趣。」(《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屈貝琴譯,台北:校園,2005(初版),p133-134)

肉體的罪是指身體上的享受,例如沈迷美食、3C網路的影片或遊戲等,魯益師認為這都是罪惡裡最小的罪。

最糟的罪是靈性的,是追求權力與憎恨的樂趣。

追求權力的人如成語「人心不足蛇吞象」,永遠無法滿足權力的胃口。

為了追求權力,勢必要成立支持自己的黨派,運用不當將造成黨派之間的憎恨。

法國牧師夏爾.瓦格納(Charles Wagner,1852-1918)提醒:

「比財富的傲慢更危險的是權力的傲慢,自認凌駕於他人的特權。每個組織都存在著權力階層。我們無法避開這條定律,阻止世人有人擁有不平等的權力。但倘若對權力過度熱衷,運用權力的本意便會迷失。」(《簡單,也是一種哲學》,夏爾.瓦格納(Charles Wagner),p172)

我並不反對宗教人員讓自己擁有權力地位,但反對擁有權力地位後迷失自我的宗教人員。

林肯說:

「想測試某人的人格,就給他權力。」(《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擁有權力的人,有多少人能克服權力的誘惑,有多少人會迷失自我?

但權力不會使人馬上改變,而是慢慢的、潛移默化的轉變。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提出不同看法,他認為:

「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有可能,我們本身就是腐敗,只是權力提早讓我們的鍋蓋掀開。

明年我有可能會成為中會議長,如果擁有權力使我改變原來的信念,請務必提醒我,不要只對我說讚美、好聽的話。

其實,在社會或任何群體中,權力與分黨結派是不可避免的事,使用恰當對社會有益。

因此,我們面對的問題不是權力及分黨結派,而是它們所造成的腐敗,這是我們基督信仰要回應的問題。

二、基督徒如何避免權力及黨派的腐敗?

避免權力及黨派腐敗的第一個方法:

居首的要居後,作大眾的僕人。

當門徒爭論誰最偉大,耶穌說:

「誰要居首,誰就得居後,作大眾的僕人。」(可9:35,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管理學有一種領導方式叫「僕人領導學」,領導者原本在金字塔頂端,現在金字塔要成倒V型。

強調領導人要成為服務者,協助員工、同工一起成長,而不是將聚光燈放在自己身上。

簡單來說,能力愈強的人責任愈大,所以願意居首的、作大的,反要成為眾人的僕人。

法國牧師夏爾.瓦格納(Charles Wagner,1852-1918)提醒說:

「我們忘了,掌握權力者的第一要務就是懂得謙卑。」(《簡單,也是一種哲學》,夏爾.瓦格納(Charles Wagner),p174)

謙卑,就是從金字塔頂端下來成為僕人。

當擁有權力的人成為僕人,才不會在權力中腐敗,才能落實真正的公平正義。

例如,耶穌找了一個小孩子站在門徒中間,對他們說:

「為了我而接待這樣一個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可9:37,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小孩子」在當時的社會是低下階層的族群,是最弱勢、微不足道的人。

如果一位偉大或擁有權力的人,願意接待那些弱勢、微不足道的人,至少不會為了私慾來滿足個人或黨派的利益。

避免權力及黨派腐敗第二個方法:

接待那些微不足道的人或團體。

當一個黨派做大,我們容易排擠那些與我不同的團體,或看輕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團體。

有時為了黨派的利益勝過弱勢族群、微不足道團體的利益,將失去公平正義的原則。

例如,門徒禁止那些不同夥的團體,因為他們沒有跟從我們。

例如,台灣政黨生態,只要不跟從某一個政黨,就會被貼標籤、抹紅抹黑。

這種作法是權力不平等的表現,壓迫不同團體的聲音。

因此,耶穌對門徒說:

「不反對我們就是贊同我們。」(可9:40,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告誡門徒即使對方不屬我們的團體,仍要學習傾聽、接納不同的人。

耶穌接著說:

「無論誰使信徒中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離棄我,倒不如用大磨石拴在他的脖子上,把他沉到海底去。」(可9:42,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耶穌強調「使信徒中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離棄我」,這些微不足道的人就是耶穌抱來的「小孩」,門徒禁止的「不同群體」。

如果我們不接待這些人,擁有權力、黨派將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因此耶穌才會用比喻說,無論誰使信徒中微不足道的人離棄我,就丟到海底;如果一隻手犯罪,把它砍掉;一隻腳犯罪,把它砍掉;一隻眼睛犯罪,把它挖出來。(可9:42-48)

耶穌在警戒我們小心使用權力與黨派,因為一不小心會傷害到對方,或讓自己身陷地獄。

避免權力及及黨派腐敗的第三個方法:

要有鹽的作用,彼此和睦相處。

當門徒在路上爭論誰最偉大、禁止不跟從我們的團體、讓最微不足道的人離棄耶穌,耶穌說:

「鹽本是好的,可是它若失掉鹹味,怎能使它再鹹呢?你們要有鹽的作用,彼此和睦相處。」(可9:50,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基督徒如果比喻成鹽,鹽的作用是「彼此和睦共處」。

和睦相處不是只針對自己的族群、黨派或共同利益的團體,而是接納不同的族群與黨派,這才是鹽的作用。

如果沒有和睦共處,我們只會追求黨派的權力、增加團體的利益。

保羅非常清楚黨派追求權力造成的衝突。

當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時,有些猶太人會煽動外邦人,造成信徒彼此厭惡、分裂(徒14:1-4)。

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也提到不可分裂、要團結,不要彼此紛爭說「我是屬保羅的人」、「我是屬亞波羅的人」、「我是屬彼得的」。(林前1:10-13)

像這種分黨結派的負面例子,聖經中或社會中很常見。

總之,基督徒要避免權力及黨派腐敗的三個方法:

  1. 居首的要居後,作大眾的僕人。
  2. 接待那些微不足道的人或團體。
  3. 要有鹽的作用,彼此和睦相處。

當我們追求權力及黨派時,切記不要忘記:擁有權力或地位時,提醒自己是眾人的僕人,要幫助需要幫助的族群,不製造對立。

希望我們能成為社會的鹽,一起榮耀上帝的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馬哥的部落格
10會員
67內容數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小馬哥的部落格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盧雲:「靈性的生命就是一個讓聖靈住在我們裡面的生命,這生命將釋放我們,使我們在軟弱時仍能剛強、被擄中仍能得自由、痛苦中有喜樂、貧困中有富足,在一切都要往上走的世界裡,走在那條向下的救恩之路。」(《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盧雲(Henri Nouwen),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13,p49)
Thumbnail
2025/04/26
盧雲:「靈性的生命就是一個讓聖靈住在我們裡面的生命,這生命將釋放我們,使我們在軟弱時仍能剛強、被擄中仍能得自由、痛苦中有喜樂、貧困中有富足,在一切都要往上走的世界裡,走在那條向下的救恩之路。」(《向下的移動:基督的捨己之路》,盧雲(Henri Nouwen),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13,p49)
Thumbnail
2025/04/19
宋泉盛牧師:「死亡可以是最大的醫治,它可以是最奧秘的慶典。死亡終止舊的生命,而使新的生命得以開始。死亡終結舊的關係,讓新的關係可以進行。死亡為舊的時代劃上句號,讓新的時代能夠啟動。如果這是死亡做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慶祝嗎?」(《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95)
Thumbnail
2025/04/19
宋泉盛牧師:「死亡可以是最大的醫治,它可以是最奧秘的慶典。死亡終止舊的生命,而使新的生命得以開始。死亡終結舊的關係,讓新的關係可以進行。死亡為舊的時代劃上句號,讓新的時代能夠啟動。如果這是死亡做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慶祝嗎?」(《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95)
Thumbnail
2025/04/12
黃彰輝牧師:「一個人的母語是他(她)所以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強制禁止母語,就等同磨滅一個人的人格認同。那幾乎像把人當物品、隨意將它塑造成別人的形狀······」 (《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蔡榮芳,出版社:玉山社,2003,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2025/04/12
黃彰輝牧師:「一個人的母語是他(她)所以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強制禁止母語,就等同磨滅一個人的人格認同。那幾乎像把人當物品、隨意將它塑造成別人的形狀······」 (《從宗教到政治:黃彰輝牧師普世神學的實踐》,蔡榮芳,出版社:玉山社,2003,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我的神啊,我素來倚靠你;求你不要叫我羞愧,不要叫我的仇敵向我誇勝。 (詩篇 25:2)
Thumbnail
我的神啊,我素來倚靠你;求你不要叫我羞愧,不要叫我的仇敵向我誇勝。 (詩篇 25:2)
Thumbnail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 1:7)
Thumbnail
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 1:7)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往往忽略,基督教怎樣看人性 社科小常識:思想派別分歧,往往始於細微的信念差異 應用小撇步:敵我之分從來不明顯,反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往往忽略,基督教怎樣看人性 社科小常識:思想派別分歧,往往始於細微的信念差異 應用小撇步:敵我之分從來不明顯,反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Thumbnail
信仰讓人迷惘不解,或許在教會中聽過順服就會蒙福,可以很籠統的回答,我們要順服神而不是順服人,才不會像影片中的遭遇,問題就來了,你怎麼判斷出是否順服神呢?在封閉信仰的團體中,他們不是認為順服人,而是以為自己在順服神,其中人只是傳話筒,先知就是傳遞神的話語,如果少掉了質疑和思辨,往往很難發覺出問題。
Thumbnail
信仰讓人迷惘不解,或許在教會中聽過順服就會蒙福,可以很籠統的回答,我們要順服神而不是順服人,才不會像影片中的遭遇,問題就來了,你怎麼判斷出是否順服神呢?在封閉信仰的團體中,他們不是認為順服人,而是以為自己在順服神,其中人只是傳話筒,先知就是傳遞神的話語,如果少掉了質疑和思辨,往往很難發覺出問題。
Thumbnail
所以,the point of pointing,指認的意義,是一個方向,那個方向代表了你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事物。聖靈在3:21-22節所呈現出的畫面,就是一個pointing,它是一個pointer。
Thumbnail
所以,the point of pointing,指認的意義,是一個方向,那個方向代表了你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事物。聖靈在3:21-22節所呈現出的畫面,就是一個pointing,它是一個pointer。
Thumbnail
我不認為「尊榮牧者」一說有充分理據,我認為「尊榮牧者」造成極大的潛在危險
Thumbnail
我不認為「尊榮牧者」一說有充分理據,我認為「尊榮牧者」造成極大的潛在危險
Thumbnail
若上帝允許我們面臨試探(犯罪的處境、誘惑),我們當怎麼辦呢? 靠我們裡面的良知嗎? 靠我們裡面的良善嗎? 若是靠自己的要小心,因為是危險的。
Thumbnail
若上帝允許我們面臨試探(犯罪的處境、誘惑),我們當怎麼辦呢? 靠我們裡面的良知嗎? 靠我們裡面的良善嗎? 若是靠自己的要小心,因為是危險的。
Thumbnail
最先聯想到的是約伯記1、2: 耶和華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 耶和華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 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 約伯就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
Thumbnail
最先聯想到的是約伯記1、2: 耶和華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 耶和華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 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 約伯就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