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別鬧了!》(2022) - 美味卻又古怪的藥膳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媽,別鬧了!》海報
如果要具體形容《媽,別鬧了!》給我的感受,那麼它就是一碗味道不盡理想的藥膳湯。明明請來手藝精湛的廚師細心熬煮,使用的都是最珍貴的藥材,偏偏這湯有時喝起來味道還不錯,有時卻古怪到難以下嚥。直到喝到湯底時,味蕾才能徹底感受到湯的美味。
而《媽,別鬧了!》呢?導演、演員都是金獎陣容,花了重金成本製作,故事題材通俗又新穎(母親追尋第二春,以及動人的親情戲)。但技術面很可觀,劇情編排卻不太理想。照理來說應該是討喜的題材,卻無法讓我時時刻刻都入戲。幸虧結局安排的不錯,後勁十足。
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喜愛《媽,別鬧了!》的人想要開罵了。先別急!整體而言,我是喜歡這部劇的,劇中有相當多讓人感動不已的情節,演員和題材也都是我喜愛的。只是它有許多缺點真的無法忽視,原本可以滿分的劇,最後卻變成只有中上的成績,實在可惜。
以下就來分享《媽,別鬧了!》個人喜愛的部分,以及一些可以再更好的地方。
(文章會有劇情雷,不想被暴雷的人請慎入)

醜話說在前頭,先分享缺點的部分。當然是我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

【過於冗長的劇情】

首先,11集真的太冗長了(個人認為6集~8集足矣)。儘管劇情輕快逗趣,可惜很多時刻都讓我感到拖戲。編劇貪心地想安排多線故事,呈現每個角色人生的不同面向。當然我也喜歡支線的故事,可這些支線與主線並不是那麼的相關,導致整體劇情完全不夠紮實,稍嫌累贅了,如果適度地刪減會更好一點。
全劇最讓我感到不耐的,就是學長與如蓉的愛情支線。大約到中間集數時,我就隱約猜出學長的「真實身分」了。因此最終揭曉學長的故事,其實是如蓉寫的言情小說內容,我也沒有太訝異。之所以不喜學長的支線,並不是諧仿言情小說令我不耐,而是這個支線與主線劇情毫無相關,甚至對角色成長一點幫助都沒有。
反觀若敏與小查的故事,反映了若敏沒有自信、依賴心重的性格。雖然小查在感情上很渣,若敏還是緊抓著這個情感支柱不放,只因小查說所有女人當中最愛她一個。可是學長的支線,與如蓉的角色成長完全沒有關聯啊!就算如蓉是戀愛絕緣體好了,劇情可以安排社會對單身大齡女子的歧視,或是如蓉對心儀的超商店員想表白卻不敢行動,還比較有看頭,也更貼近角色的性格與經歷。
另外,導演雖是金獎陣容,喜劇的節奏掌握還是有待加強。身為一個笑點很低的人,劇中的搞笑片段確實讓我笑出聲,但多數笑點都有種「刻意」、「硬塞」的不自然感。《媽,別鬧了!》可以和上半年的熱門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做對照,很明顯後者對於喜劇的掌握更加流暢,也更自然。

【部分台詞太過文藝】

台灣影劇台詞過於文藝的通病,近年來在網路上已有很多討論,本劇也不例外。劇中出現的眾多「金句」,有些富含人生哲理,有些探討愛情/婚姻觀念,有些純粹是逗趣、引人發噱。這些金句單獨看是很不錯,確實也有部分台詞是讓我忍不住拍手叫好的,但實際運用到劇中,還是有些不自然。尤其本劇是通俗的家庭劇,實在不適合太過文藝的台詞。
若這些「金句」是由角色說出,有了演員的詮釋,多少還自然一些。如果是運用到旁白,就很刻意了。尤其以陳爸(寇世勳飾演)的旁白最為明顯,當然陳爸的心靈雞湯很有哲理,但真的可以不用這麼文謅謅。關於這點,可以參考廣受喜愛的《俗女養成記》,就是把對白中的人生哲理,寫的自然又深刻的優秀範例啊!

【不聰明的業配】

如蓉(賈靜雯)手上拿的是知名品牌的手搖飲
這點或許是我吹毛求疵,畢竟《媽,別鬧了!》並沒有像某些不合邏輯的劇,演到一半突然大辣辣地秀出產品,讓演員開始解說產品功效(我就不明說是哪些劇了)。我懂大部分影劇要適時地業配,好對贊助商有個交代,因此劇中有些產品過於頻繁地出現,甚至三不五時秀出某知名手搖飲的Logo,都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但把產品名稱直接融入台詞裡,例如小查對若敏說:「吃完來一X,我們再來一炮!」,台詞順口歸順口,也很符合小查愛調情的人設,但還是覺得可以不用這麼明顯。說真的,我也愛吃來一X的泡麵,可實在不想看到這麼不聰明的業配啊!既然花心思製作了,應該可以有更好的編排方式。

接下來分享個人喜愛的部份吧!

【精心的製作】

首先,最沒有異議的就是技術面的優秀。色調繽紛絢麗卻不俗豔,攝影優秀,特效有一定水準,道具與美術也可看出用心。例如陳家居住的老舊公寓、巷口溫馨的小吃攤、若敏被當成雜物堆的房間,絕對是許多觀眾熟悉且倍感親切的景象。美術風格儘管華麗繽紛,卻符合角色的性格(玫玫浮誇爛漫的個性),也沒有出現不符合邏輯的景象(像是把陳家佈置成高級公寓)。
演員部分就不用多說了,集合多位金獎影帝影后同台演出,皆有水準以上的表現。至於暌違多年主演戲劇的比莉姐,雖然一些評論認為她只是本色演出,不過換個角度想,或許玫玫這般性格的角色,也只有比莉姐能駕馭的如此自然,總之我是喜歡她的演出的。

【女性群像劇】

儘管演員陣容有吳慷仁及林柏宏兩位男神,但他們在本劇只是陪襯。《媽,別鬧了!》是真真切切的女性群像劇,呈現了現代社會,不同年齡層、不同性格的女性面向。
無論是天真爛漫、渴望愛情的母親玫玫;嚴謹自律、責任心重的長女如蓉;心思敏感、懦弱自卑的小妹若敏。陳家三位女性,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目標及愛情觀,並沒有誰對誰錯,或是誰更優秀、活得更有價值,母女三人各有各的魅力。看著她們在生活中面臨的酸甜苦辣,以及如何應對人生必經的課題(事業、婚姻、死亡),若是身為女性的觀眾,相信都可以在陳家母女身上找到共鳴。
小查(林柏宏)與出軌對象「大食腰姬」(項婕如)
女性配角也沒有落入樣板化的窠臼,這些角色雖作為主角群的陪襯,卻也只是反映了不同的價值觀,同樣是可愛又討喜的女子。例如玫玫的多年好友金香玉,有著與她年齡差距極大的男友,活得瀟灑自在;如蓉的同事兼閨蜜曾凱特,是個情感上奔放、主動的性感肉食女。若是一般戲劇,凱特這類女子大概就是純粹搞笑的丑角,用來襯托主角如蓉是多麼冰清玉潔的好女子。但凱特雖作為如蓉的對照組,卻非一味的醜化,而是不同性格的好友,互相扶持與交流;連小查的出軌對象、吃播主「大食腰姬」,照理來說是不討喜的小三,卻意外地單純又直爽,說到底她也只是愛錯了人罷了。
更何況,看著年過六旬的女子,坦然地面對自己不甘寂寞,勇敢跨出舒適圈追尋第二春;看著一名大齡女子,大聲說出「我就是怪!」,就算不結婚也坦坦蕩蕩、愛著被大眾認為「不入流」言情小說作家身分的自己;看著劇中多數女性大方談論性愛(連長輩也是如此),彷彿性愛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沒必要遮遮掩掩。有了這麼多討喜的元素,真的很難不喜歡上這部劇啊!

【親情、成長與放手】

如蓉與媽媽玫玫(比莉)
全劇最動人的元素,絕對是家人之間真摯的情感。雖然大部分人的母親不像劇中的玫玫那般開明大膽,但三不五時就碎念女兒,抱怨女兒過度控制自己的花費,時常請教一些教過上百遍、卻依舊學不會的3C知識,這不就是現實生活許多母親的縮影嗎?不過愛之深責之切,玫玫對女兒不間斷的碎念及抱怨,全是出自於對女兒的關愛,相信螢幕前許多觀眾的母親也是如此吧!
如蓉與爸爸(寇世勳)
還有讓很多觀眾留下無數眼淚的陳爸爸,對妻子無盡的包容與寵愛,努力理解兩個女兒的想法、無條件支持她們。儘管自認不完美,依然盡心盡力、成為家中最溫暖沉穩的支柱。陳爸爸即使離開人世了,仍心繫於妻女,希望她們能活出另一片天。看著劇中的陳爸爸,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雖然性格沒有那麼完美,卻同樣是沉默又可靠的存在。
劇中透過陳爸爸的驟逝,帶出了另一個主題 - 「告別」與「放手」。家中最重要的支柱離開了,導致母女一直無法走出陰影。玫玫害怕再度失去親人,因此極度渴望找尋另一個伴侶,以便情感上有個依靠;盡責的如蓉扛起一家之主的責任,努力賺錢養家,照顧母親和妹妹,甚至常忍不住干涉她們的生活;敏感的若敏選擇在感情不忠的男友小查身上尋求安全感,付出了所有的感情、資助了大量金錢,只因小查依稀讓她看見了爸爸的影子。
玫玫在澳洲展開新生活
玫玫的網路交友,是一切的轉捩點。玫玫渴望改變,逃離生活的舒適圈,她的勇氣也令女兒們審視自身的情況。如蓉不再強迫自己擔任父親/支柱者的角色,學習適時地尊重家人的選擇。若敏重新振作,斷開了與小查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也不再從酒精裡麻痺自我。最終,三人都重新蛻變、有所成長了!
劇情尾聲,母女三人離開了爸爸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在各處展開新生活。這並不是無情,而是她們決定與過去告別。畢竟「爸爸的家」只是形式,對爸爸的思念是不會隨著時間褪色的。母女之間的感情,也不會因為不住在一起就改變,她們只是選擇了放手,讓彼此追求理想的生活。媽媽不再叨念女兒,姐姐不再干涉家人的生活。離開舊有的家,拋開了既有的身分,讓彼此成為獨立的個體。
若敏(柯佳嬿)與如蓉

整體心得大概就到這邊。《媽,別鬧了!》上線後,大多數觀眾都給予正面評價,可並沒有一面倒的好評,這就代表本劇有些缺點確實是難以忽視的。
當然觀影感受本來就很主觀,儘管《媽,別鬧了!》沒有預期般的精采,至少陪我度過了一段輕鬆時光。況且,看著劇中角色面臨人生課題,所經歷的種種成長,令人感觸良多。《媽,別鬧了!》之於我而言,雖然不夠完美,但追劇過程依然有笑聲有感動。也許,這樣就足夠了。
*文章使用的劇照取自網路、《媽,別鬧了!》粉絲頁及Netflix
愛我所愛,寫我所感。努力分享自己熱愛的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勸服》描述出身地主家庭、27歲仍未婚的「大齡女子」Anne Elliot,多年前曾與海軍軍官Frederick Wentworth相戀,然而雙方門不當戶不對,Anne的家人都極力反對這門親事。最後Anne在親友的勸說下,忍痛放棄愛人,傷心欲絕的Wentworth便選擇遠走他鄉。
Baz Luhrmann睽違多年的電影《貓王艾維斯》(Elvis),講述搖滾樂傳奇人物「貓王」Elvis Presley的生平。雖然貓王活躍的年代離新生代觀眾非常遙遠,但不用擔心會對電影產生隔閡。歌舞本就是Baz Luhrmann的拿手項目,《貓王艾維斯》承襲導演過往作品繽紛絢麗的色調,也將現代流行
柯南第25部劇場版正式上映了!雖然大家都知道,近幾年柯南劇場版的品質可以說是每況愈下,推理越來越薄弱,動作場面越來越唬爛(劇場版這種嚴重違反物理原則的動作場面,俗稱「柯學」XDDD)… (2) 雖然還是有一些很浮誇的動作場面,但瑕不掩瑜,畢竟看看安室或柯南耍帥還是挺不錯的。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Enola Holmes )改編自Nancy Springer撰寫的系列小說,講述福爾摩斯家族么妹Enola的冒險。雖然許多人嫌棄這部電影推理成分不濃,但原著本來就是青少年取向的小說,因此推理只是陪襯,真正主旨是少女的成長。 【母親】 【少女的成長之旅】 【改革】 【男性】
堅信「時刻做好預測和準備,事情就會如你所願」的檜山健太郎,無論是事業或是感情方面都如魚得水。 然而就在生活一切都順利之際,健太郎竟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成為罕見的「順性別孕夫」… 【懷孕的不便】 「我身為男人,壓根沒想過,懷孕會怎麼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節奏。」 【男性特權】 【女性的困境】 【結語】
Netflix的歷史電影《慕尼黑交鋒》(Munich – The Edge of War),以虛構的英、德兩位男主角視角,來看待1938年英、法、義、德四個國家簽屬「慕尼黑協定」的過程。 事隔18年,Ulrich Matthes終於媳婦熬成婆,從宣傳部長升格演元首了,真是可喜可賀(?)
《勸服》描述出身地主家庭、27歲仍未婚的「大齡女子」Anne Elliot,多年前曾與海軍軍官Frederick Wentworth相戀,然而雙方門不當戶不對,Anne的家人都極力反對這門親事。最後Anne在親友的勸說下,忍痛放棄愛人,傷心欲絕的Wentworth便選擇遠走他鄉。
Baz Luhrmann睽違多年的電影《貓王艾維斯》(Elvis),講述搖滾樂傳奇人物「貓王」Elvis Presley的生平。雖然貓王活躍的年代離新生代觀眾非常遙遠,但不用擔心會對電影產生隔閡。歌舞本就是Baz Luhrmann的拿手項目,《貓王艾維斯》承襲導演過往作品繽紛絢麗的色調,也將現代流行
柯南第25部劇場版正式上映了!雖然大家都知道,近幾年柯南劇場版的品質可以說是每況愈下,推理越來越薄弱,動作場面越來越唬爛(劇場版這種嚴重違反物理原則的動作場面,俗稱「柯學」XDDD)… (2) 雖然還是有一些很浮誇的動作場面,但瑕不掩瑜,畢竟看看安室或柯南耍帥還是挺不錯的。
《天才少女福爾摩斯》(Enola Holmes )改編自Nancy Springer撰寫的系列小說,講述福爾摩斯家族么妹Enola的冒險。雖然許多人嫌棄這部電影推理成分不濃,但原著本來就是青少年取向的小說,因此推理只是陪襯,真正主旨是少女的成長。 【母親】 【少女的成長之旅】 【改革】 【男性】
堅信「時刻做好預測和準備,事情就會如你所願」的檜山健太郎,無論是事業或是感情方面都如魚得水。 然而就在生活一切都順利之際,健太郎竟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成為罕見的「順性別孕夫」… 【懷孕的不便】 「我身為男人,壓根沒想過,懷孕會怎麼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節奏。」 【男性特權】 【女性的困境】 【結語】
Netflix的歷史電影《慕尼黑交鋒》(Munich – The Edge of War),以虛構的英、德兩位男主角視角,來看待1938年英、法、義、德四個國家簽屬「慕尼黑協定」的過程。 事隔18年,Ulrich Matthes終於媳婦熬成婆,從宣傳部長升格演元首了,真是可喜可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Netflix 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訂閱用戶和獲利皆大幅提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用戶數增加、定價策略優化和廣告營收快速成長。
把想推薦的作品全部擺在一起──替每一部都選個印象色,用色票和顏色名的方式跟大家回顧一遍!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Netflix 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訂閱用戶和獲利皆大幅提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用戶數增加、定價策略優化和廣告營收快速成長。
把想推薦的作品全部擺在一起──替每一部都選個印象色,用色票和顏色名的方式跟大家回顧一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推薦度:★★★☆超過8小時的電影視集,濃縮成3小時舞臺劇,理論上應該更聚焦,然而舞臺劇《媽,別鬧了!》既想談大女兒的小說創作,也想談熟齡求愛的年齡歧視,又想談父親價值傳承,只覺得主軸不明,雜亂沒有重點。
Thumbnail
兔圈觀看《承歡記》會聯想到《餘生請多指教》的劇情,女主和男主吃豆漿油條,校校曾和顧醫生吃豆漿油條;女主幫男主修燈泡,校校曾幫顧醫生修燈泡;女主去酒吧,校校曾去酒吧;女主母親生病離家出走,女主因擔心而斥責母親,讓人秒回校校父親手術前離家出走,校校因擔心而斥責父親。
Thumbnail
2023年上架的《我的幸福婚約》,開場幾幕就帶出繼妹嘲笑在廚房燒柴臉上沾了煤灰的女主人翁這種灰姑娘式的情節,但反正點開這部動畫,只是因為它的畫風細緻,我也只想看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並沒有多餘的期待,所以,我並不嫌它老哏老套。   女主人翁齋森美世是個被窮養的女孩,雖然生在殷實的異能家族裡,卻因為
Thumbnail
這部戲在預告的時候,就讓我非常的有感觸 可能是我本身就是某某人的太太、媽媽、媳婦, 所以一開始不太敢看這齣戲.........
Thumbnail
這部大熱門劇情關係中的遺憾、工作升遷的挫敗感和糾纏的伴侶關係顯示了現代社會的寫實與不完美。這篇文章討論了每個角色在劇中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並提供了茉莉花原精的植物療癒力。該劇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它貼近生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性與價值。
Thumbnail
在B站裡看到彈友們這樣稱呼編劇覺得很有趣 看劇名很明顯的就知道這不是什麼粉紅泡泡的劇 所以這樣的結局我並不意外 很厲害的是每個角色都很寫實立體 遠香近臭的何媽媽 壓抑又想當個好人的何瑞之 羨慕擁有寵溺眼神愛著的簡慶芬 精疲力盡愛恨相織的照顧者簡慶芬 害怕受傷就
Thumbnail
這個週末韓劇與台劇都讓我很無言。 女王好歹有秀賢。 至於,「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想逆風。 知道編劇想把電視劇本,躍升台灣文學,又想把電視劇提拉到電影層級。 但說實話,簡慶芬的人設,還真討厭,簡單來說就是進擊的綠茶。把綠茶包裝成盡心媽媽、長照孝媳,呈現很多辛苦職業婦女的切角,我合理懷疑這根本是
劇中女兒:「(爸爸) 好浪漫喔!」 劇中母親:「浪費時間而且很慢!」 劇中母親這一句話大概是我學到最經典的一句台詞吧! 這一齣舞台劇實在很有趣,看似在描述一位追求第二春的寡婦的故事,但其實我覺得骨子裡卻是疑似有戀父情結的大女兒個人的內心小劇場延伸出整個舞台。 一切都是從新好父親過
最近,[不善良的我們]正熱烈播放中 因為育兒,需要放輕鬆,所以我也追了 這齣劇很貼近生活,很多重點都有演到,只是如果有觀眾的生活剛好跟他們很類似的話,感受會更加深刻。 裡面女角簡慶芬有時會利用討好別人的方式來獲利好人緣,反觀直率的張怡靜處處碰壁,只因為不愛說好聽的話? 但是到底是什麼規定或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推薦度:★★★☆超過8小時的電影視集,濃縮成3小時舞臺劇,理論上應該更聚焦,然而舞臺劇《媽,別鬧了!》既想談大女兒的小說創作,也想談熟齡求愛的年齡歧視,又想談父親價值傳承,只覺得主軸不明,雜亂沒有重點。
Thumbnail
兔圈觀看《承歡記》會聯想到《餘生請多指教》的劇情,女主和男主吃豆漿油條,校校曾和顧醫生吃豆漿油條;女主幫男主修燈泡,校校曾幫顧醫生修燈泡;女主去酒吧,校校曾去酒吧;女主母親生病離家出走,女主因擔心而斥責母親,讓人秒回校校父親手術前離家出走,校校因擔心而斥責父親。
Thumbnail
2023年上架的《我的幸福婚約》,開場幾幕就帶出繼妹嘲笑在廚房燒柴臉上沾了煤灰的女主人翁這種灰姑娘式的情節,但反正點開這部動畫,只是因為它的畫風細緻,我也只想看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並沒有多餘的期待,所以,我並不嫌它老哏老套。   女主人翁齋森美世是個被窮養的女孩,雖然生在殷實的異能家族裡,卻因為
Thumbnail
這部戲在預告的時候,就讓我非常的有感觸 可能是我本身就是某某人的太太、媽媽、媳婦, 所以一開始不太敢看這齣戲.........
Thumbnail
這部大熱門劇情關係中的遺憾、工作升遷的挫敗感和糾纏的伴侶關係顯示了現代社會的寫實與不完美。這篇文章討論了每個角色在劇中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並提供了茉莉花原精的植物療癒力。該劇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它貼近生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性與價值。
Thumbnail
在B站裡看到彈友們這樣稱呼編劇覺得很有趣 看劇名很明顯的就知道這不是什麼粉紅泡泡的劇 所以這樣的結局我並不意外 很厲害的是每個角色都很寫實立體 遠香近臭的何媽媽 壓抑又想當個好人的何瑞之 羨慕擁有寵溺眼神愛著的簡慶芬 精疲力盡愛恨相織的照顧者簡慶芬 害怕受傷就
Thumbnail
這個週末韓劇與台劇都讓我很無言。 女王好歹有秀賢。 至於,「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想逆風。 知道編劇想把電視劇本,躍升台灣文學,又想把電視劇提拉到電影層級。 但說實話,簡慶芬的人設,還真討厭,簡單來說就是進擊的綠茶。把綠茶包裝成盡心媽媽、長照孝媳,呈現很多辛苦職業婦女的切角,我合理懷疑這根本是
劇中女兒:「(爸爸) 好浪漫喔!」 劇中母親:「浪費時間而且很慢!」 劇中母親這一句話大概是我學到最經典的一句台詞吧! 這一齣舞台劇實在很有趣,看似在描述一位追求第二春的寡婦的故事,但其實我覺得骨子裡卻是疑似有戀父情結的大女兒個人的內心小劇場延伸出整個舞台。 一切都是從新好父親過
最近,[不善良的我們]正熱烈播放中 因為育兒,需要放輕鬆,所以我也追了 這齣劇很貼近生活,很多重點都有演到,只是如果有觀眾的生活剛好跟他們很類似的話,感受會更加深刻。 裡面女角簡慶芬有時會利用討好別人的方式來獲利好人緣,反觀直率的張怡靜處處碰壁,只因為不愛說好聽的話? 但是到底是什麼規定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