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展賦教育在人文....人文之子五 學習的理由

    你認為讀書考試的目的是?孩子說:「這樣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賺大錢。」,看到稚氣的臉說出這樣的答案,讓為了教育如此努力的我們,但整體社會只為了成績,內心頓時覺得無比的悲哀。
    「吃過飯了嗎?」 問了剛從台南場結束後趕過來的逸帆。「還沒有耶。」 七點了,最後一場公開巡迴演出的(學習的理由),即將要在高雄夢時代廣場影城演出,我從宜蘭趕來,給孩子們加油。
    連續三天,從北到南,學習的理由工作團隊,南北奔波,將拍攝七年,準備將近一年的影片,全省巡迴上映,讓更多師生、家長,看到教育的本質、矛盾以及困頓之處。幾位人文在學或已畢業的同學,組成一個工作團隊,完成這件壯舉。
    轉身想去買個簡餐給逸帆,剛一起來給孩子鼓勵高雄的梁先生,才為工作人員點了茶水,大家忙碌非常,連一杯水都沒有。逸帆已匆匆進入戲院,為將開演前做準備。望著他疲憊的身影,我眼淚掉了下來,這頓晚餐,又是九點以後了。
    不被擊倒的熱情
    想起昨天在宜蘭場演出後所舉行的座談,有觀眾問逸帆:「你現在在做什麼?」逸帆沉默了許久回答:「當街友。」
    為了演出,這段時日,逸帆沒日沒夜,宜蘭台北各地奔跑聯絡,爸爸忙學校教師研習、師資培訓,媽媽帶學生到歐洲行動學習,沒有人可以照顧他。
    餓了,隨便到7-11買個麵包簡餐果腹,累了,找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躺一下,經常工作到半夜三更。回宜蘭,頭城靈山寺的師父收容他,給他寺院清靜的環境工作、休息。半夜騎著一輛,隨時會熄火的破摩托車回到山上,怕打擾師父安眠,翻牆到大寮休息。
    要把一部紀錄片,到院線戲院上映,真的不是想像中的容易!從籌劃到進行、募款,千百樣繁雜的事務,就落在這群十幾二十歲孩子的身上,但他們卻突破重重困境,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除了原先規畫五縣市五場次的演出,增加到了將近十場次,還不斷接到邀約、包場,到各地放映演出,讓更多師生家長,能觀賞到這部影片。片中敘述的,是一群孩子,接受基測的過程和結果。
    教育部次長陳良基在電影放映前,接見了拍片團隊之後,如是說:「楊逸帆用心記錄一段段學習故事,故事主角用生命控訴,教育為什麼變成框住所有潛能、興趣、創意的枷鎖?他認為,我們的教育系統真的該加油,希望關心台灣教育的朋友們,看看這些現場實況,一起來為教育改變盡點力。」
    台大葉丙成教授也說:「這部紀錄片讓人深思,看到片中孩子準備基測過程中,逐漸迷失自我,等基測考完後,那些基測前自學的習慣,卻再也回不來。」尤其電影末段,看到兩個小學生被問為什麼要唸書?孩子說:「這樣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賺大錢。」,看到稚氣的臉說出這樣的答案,讓他內心頓時覺得無比的悲哀。」
    電影裡的孩子,都是我在人文擔任副校長時,才讀一、二年級的小朋友,經歷過人文七、八年,自由、開放的學習後,每個人都發展出許多,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突然要面對基測的挑戰,讓他們突然掉入另一個黑暗的深淵,影片就是記錄人文五位同學,所經歷的這些過程。
    「老師,你要不要進去看?」「喔!不用,昨天已經看過,留給需要的人。」看著蜂擁而至的購票觀賞人潮,我知道這一場和前幾場一樣,一定爆滿,有人會買不到票。但真正的原因是:我會哭!第一場已經讓我幾次感動落淚。
    最失敗的教育:只看成績
    為什麼原來有熱情、天賦、才華、快樂的孩子,卻忽然間,人生變黑白?原來是:考試。
    原本該展現年輕生命力的孩子,卻為了面對升學的考試,把所有的生命,奉獻給練習和記憶、背誦,只為了求得高分。
    巡迴放映結束後,逸帆要到美國,就讀和人文類似的行動學習大學,Minerva University。這所學校很特殊,創辦人不到三十八歲,Ben Nelson,他發下豪語,要創辦一所能打敗哈佛的大學。哈佛大學錄取率是百分之四,這所大學錄取率是百分之二,招收全世界優秀的青年學子,逸帆憑著他自學優秀的實力,被錄取了。
    大一在舊金山,接下來的幾個學期,分別在全世界的六個著名城市上課。Ben 大膽解構教育體系,Minerva 是沒有教室概念的,所有知識的學習,是從線上教學以及實際場域。四年到七個國家地區,在現場學習和解決問題,培養真正的知識和力量,改變社會,造福社會。這正是人文,走了十五年,展賦教育理念的實踐。
    看著人文的孩子,長大、蛻變,有自己思考的角度,也願意付出,讓社會、教育更進步,十多年來努力的辛苦,也都有所價值了。逸帆,加油!臨走前,他給我一個深深的擁抱,才驚覺,十五年前那個小孩,已經蛻變成一個「小巨人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