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人相處一般最容易感覺到的是什麼?是樣貌?是體味?
這樣說基本上好像也沒有錯,但以心理學來說,互動模式會是在真正要了解一個人之前,一個很重要的關卡,相較來說,脾性似乎更是相處之後會逐漸體現的個人價值。
對於16 人格來說,四種脾性光譜與四種互動模式光譜,建構出16種人格的架構。因為四乘四,相信聰明如大家應該是秒懂的!
除了脾性之外,互動模式也是一個大坑,欸不是,一個重要需要參考的面向。我想這個比起脾性來說,互動模式更為直觀。
像是「他就這尿性,死不愛跟人說話」
「我的天啊,世界上有沒有比他更話澇的人啊!我跟我的人都要當場融化了」
「你這個人怎麼說話就這樣戳啊!誰惹你了?」
===以下歡迎大家TAG 各位朋友,並開啟擂台局===
所以互動模式往往會成為大家各自一套的看人規矩,誰講起來好像都有些道理,但又好像是僅限於每個人的生活圈而已。畢竟,我們終其一生可以遇到的人,認識的很多,相知的很少,親近的也許就更少了(開始痛哭)
互動模式也是一樣,雖是光譜,卻也有類似之處 先前跟
八ㄦ力里長 聊到有趣的地方是,心理學不像是人類圖一般,出生即定論。雖然乍看有種宿命論的感覺,但其實每個定義or 開放的能量中心都有無窮可以探索的地方、通道也是、定義中心與開放中心的閘門都是。
《16 人格識人術》的變數很少:脾性、互動模式與認知功能而已,所以大家在測驗後,看到自己的四個字母之後,往往沒有五分鐘就被其他更有趣的資訊吸走了(痛哭)。
所以,每個人在光譜上,如何呈現,成為了心理學上面最好玩,也是我相信最為困難的第一個地方。
。想要知道自己在光譜如何活躍,歡迎洽詢大威
辣麼,互動模式要怎麼看呢?
這三組光譜,是大威在把許多內容各種超譯(X) 之後發想的詞彙。定義詞彙的過程當中真覺得戒慎恐懼啊!希望大家真的能懂,但又怕定義之後,大家會有其他想像會讓這詞彙走偏。畢竟大家的腦袋還是容易對各種詞彙有著不同的想像。
而這些互動模式會怎麼演化呢?
請大家稍待片刻,時間到了會讓大家知道的~